特朗普重返白宮,在貿易上,會對貿易伙伴加徵關稅或施壓重新談判;在外交上,他傾向單邊主義,或減少對多邊協議的支持,導致全球環境保護和安全合作受挫;對地緣政治衝突採取強勢姿態,特別是在俄烏戰爭、臺海和以巴衝突課題上的態度引發新的不安。
ADVERTISEMENT
形容特朗普或美國為“全球災難”可能有些過頭,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確實會對全球環境、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這還不包括糾眾打仗、挑撥離間。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詢,簡直罄竹難書。
開始著手破壞《巴黎氣候協定》
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9),11日(週一)在阿塞拜疆舉行;美國“貴為全球碳排放大國”雖然出席大會,但特朗普明年1月上任後肯定退群。
從遞交書面通知到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需要1年的緩衝期,所以說美國會留在巴黎協定直到2026年;不過,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對這個全人類努力減少碳排放的協定毫無作為,最後乾脆退群,這一任就更不必說了。
德國氣象學家羅克斯特倫表示,未來10年是約束碳排放的關鍵期,實在經不起特朗普這樣的瞎折騰。但很無奈,眼見共和黨同時控制參眾兩院,特朗普權力大得可以隻手遮天,是民主世界的獨裁者,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只是小菜一碟。
截至2023年,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400億公噸,中、美、印三者合計排放量超過全球的一半。要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就必須在2030年之前,全球碳排放量較2019年削減43%;這意味著能源、工業、交通等各領域需要加速向可持續和可再生資源轉型,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但特朗普不這麼想!
選舉期間他喊出“大鑽特鑽”(挖石油和天然氣)的口號,將撤除拜登的綠能政策,這不就危及全球減碳的努力?不會,不是有很多國家是巴黎協定的參與者?你們努力就好!
為什麼特朗普非與巴黎協定作對?這是為了選票,這個生意人對選前的承諾,選後一定貫徹到底。除了選票,還有一些理由。
其一,經濟因素:特朗普當年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時,直接指出協定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他說,協定的減碳排放目標會增加美國能源業成本,對石化燃料、煤炭和石油業造成打擊,損害美國製造業和就業機會。
其二,主權意識:特朗普認為巴黎協定限制美國的能源政策決策權,使美國陷入國際條規約束。他認為協定允許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在未來十幾年內繼續增加碳排放,而美國則須立即減排,這對美國不公平(事實不全然如此)。
其三,對氣候變遷懷疑:特朗普及其團隊對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持懷疑態度,並質疑協定的有效性。他們不認為人為因素是氣候變遷的主因,而且過度誇大氣候變遷的威脅。
特朗普不是強調“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優先和偉大,當然要犧牲他國的權益。
老特的政策將打擊全球經貿
特朗普為了美國優先利益,早在第一任期的2018年對中國、歐盟,甚至鄰國加拿大、墨西哥發起貿易戰,增加全球經貿不確定性,許多企業因此受到波及。而關稅壁壘造成貿易障礙,拖延了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中國受創最深。
2018至2023年,中美貿易逆差(即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呈現一定程度的波動,主要受到美中貿易摩擦、全球供應鏈重組等因素影響。2018年,美中貿易逆差達到4192億美元,是歷年高點。
到了拜登上臺,“特規拜隨”;2023年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重組,美中關係持續緊張,貿易逆差顯著減少。截至年中,貿易逆差大致穩定在1500億至1800美元之間,顯示美國已經大幅減少對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
特朗普在大選期間數度恫言,一旦上臺,會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再次提高至60%。對中國的製造業而言,這是惡耗;因為傳統制造業的利潤多在10%以下,那一類企業經得起高關稅的衝擊?
高關稅難道不會增加進口產品成本而引發美國境內通貨膨脹?不會。因為東盟、臺灣、印度、南美都有能力遞補中國留下的產品空缺。所以傷了中國會讓其他發展中國家受益,大馬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我為什麼再三奉勸首相安華可以與中國走的很近,但在公開場合發言應“三思而言”,免得惹禍上身。
產品從中國出口會面對高關稅,那麼中資難道不能到其他國家投資設廠,“洗白後”再輸往美國?這一點美國早已料到,但凡這類產品,不管送到哪裡生產,都必須面對嚴苛的進口關稅,墨西哥已經首當其衝了!
在經貿關係與科技發展上,美國是鐡了心要與中國脫勾,中國老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正逐步應驗。特朗普開了頭,拜登跟得很緊,這回特朗普再回鍋,大勢不妙!
特朗普重返白宮,在貿易上,會對貿易伙伴加徵關稅或施壓重新談判;在外交上,他傾向單邊主義,或減少對多邊協議的支持,導致全球環境保護和安全合作受挫;對地緣政治衝突採取強勢姿態,特別是在俄烏戰爭、臺海和以巴衝突課題上的態度引發新的不安。
特朗普的不穩定言論及政策會加劇盟友間的分歧,使得國際社會更加分裂。靜觀其變吧,特朗普會將全球置於不確定性之中,這是各國面對的共同挑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