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日法新電)在中國經歷了十年來最嚴重的大屠殺之後,分析人士認為,經濟低迷正在加劇社會緊張局勢,使人們更有可能出於憤怒或絕望而實施暴力犯罪。
中國今年經歷了一連串的暴力襲擊,挑戰了中國政府在公共秩序方面引以為傲的聲譽,並促使網上對社會狀況進行反思。
ADVERTISEMENT
官方數據顯示,名男子駕車週一衝入珠海一個體育中心的人群,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傷。
自2022年底結束嚴格的抗疫措施以來,中國一直在努力恢復經濟增長,保持就業,提振信心。此前,中國發生了一連串類似的犯罪。
美國匹策學院政治學研究助理教授劉漢章(音)說:“最近在中國發生的一連串暴力襲擊事件,反映了中國不斷惡化的社會和宏觀經濟狀況。”
她告訴法新社:“儘管這些都是零星事件,但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表明中國有更多人正在遭受他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苦難和絕望。”
近年來,中國經濟困境的跡象成倍增加,從資本外逃和移民到失業率上升、對昂貴的住房和兒童保育的不滿,以及讚美低慾望和躺平文化。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政治學傑出教授、亞洲協會高級研究員王慧玲表示,暴力襲擊是“同一枚硬幣的負面”。
她告訴法新社:“這些都是社會壓抑大量不滿情緒的症狀,有些人選擇放棄,有些人如果他們感到憤怒,就會想要報復。”
她說,這個問題“對中國來說非常新”,並補充說,這個國家可能正“走向另一種類型的社會,一個更醜陋的社會”。
警方表示,初步調查顯示,週一行兇者是一名對離婚財產分割“不滿”的62歲男子。
在其他案件中,今年2月在山東省東部,一名中年男子持刀持槍殺害了至少21人;7月在長沙,一名55歲男子因財產糾紛駕車衝入人群,造成8人死亡。
上個月,一名50歲的男子在北京一所學校持刀砍傷5人;9月,一名37歲男子在上海一家超市持刀捅死3人,致15人受傷;同月,一名44歲的無業漢在深圳用刀刺死了一名日本男學生。
在某些情況下,動機仍不清楚或未公開,而媒體報道不足和廣泛的網絡審查,阻礙了人們對問題潛在社會根源的理解。
但這些襲擊暴露了一個全國性的監控攝像頭系統和數據驅動的警務系統的侷限性,該系統旨在根除公共安全威脅。
美國克拉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斯科金斯表示,最近的襲擊表明,“不存在無所不知、無所不知的警察國家”。
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告訴法新社,“該系統非常擅長觀察已知的威脅,但在處理以前未知或未識別的威脅方面做得很差。”
撰寫《哨兵國家》的她說:“在珠海殺了這麼多人的兇手,在警察眼中並非威脅。”
週一襲擊事件發生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官員防止“極端案件”,而中國外交部重申,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的謀殺率為每10萬人0.46起,而美國為5.7起。
儘管如此,當局還是迅速取締了珠海事件的紀念活動,清場了公共紀念活動並壓制了網上討論。
分析人士表示,審查是政府為阻止暴力模仿和防止官方尷尬而採取的本能反應。
倫敦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表示:“中國政府的一貫做法是保密。”
皮策學院的劉漢章稱,暴力事件是北京應對經濟放緩的“棘手挑戰”。
她告訴法新社,中國通常通過加強公共安全和監控系統來應對社會不穩定。
但她分析稱,由於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財政困境”,這隻會給枯竭的國庫帶來更大的壓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