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畢業後的長假期,Grace陳貞妏機緣巧合下參加了一個志工活動,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到有特殊需求的孩童。在與孩子們相處的幾個星期裡,她的目光與其中一位自閉症兒童接觸,然而她卻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仿若彼此之間隔著一道看不見的屏障。這種無法溝通的無力感深深觸動了她,也讓她因此萌生了改變人生軌跡的念頭:或許有一天,她可以走進這些孩子內心世界的道路,併為他們找到表達自身需求、與外界溝通的那把鑰匙。
中學畢業後,Grace在大學志願表格上填寫了“言語治療學系”。正是假期中的一場志工經歷,成了一束小小的火苗,在她的心中點燃了成為一名言語治療師的志向。2015年畢業於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的她,主修語言病理學學士。進入職場後,Grace仍孜孜不倦精進自己的專業水平,分別在2020年和2023年於馬來西亞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Malaysia) 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同時,她還在吉隆坡開設了言語治療中心——Grace House Speech Therapy Centre。
在近十年的職業生涯中,Grace觀察到,雖然與國外的情況相比,我國可能在資源和設備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尤其在學術研究中,有關本土個案的研究案例依然不足。不過,她覺得我國言語治療的整體環境正逐步改善,其中包括馬來西亞言語聽覺協會 (MASH)近年來持續推動多元化的活動,並鼓勵業內專業人士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另外,她也留意到許多有孩子的家長對於早期干預治療(early intervention)的意識有所提升。Grace說:“很多家長可能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帶小朋友到中心進行評估了,跟以前比較的話,這是我近期留意到的趨勢。”
創辦雜誌:普及言語治療知識
雖然如此,社會大眾對於言語治療依然存在不少迷思。海量的網絡資訊偶爾也會有出現誤導或落差,這也讓想要進一步尋求協助的人可能會有所疑慮或擔憂。看到這樣的情況,年少時曾經有著文字記者夢的Grace決定,整合自身手頭上的資源,創辦一份年刊雜誌《Grace House Magazine》,希望可以通過文字的力量消除外界對於言語治療的誤解,傳遞正確資訊。
Grace回憶道:“大學時,我曾在本地書店裡尋找關於言語治療的書籍,因為還有許多方面的知識想要了解,但是很多時候幾乎都找不到。工作後,加上我本身有寫日記的習慣,經常會把平時的經驗寫進日記裡,也累積了一定的文字量。所以當時創刊號和第二期雜誌的內容就包括了我的臨床經歷,以及怎麼落實治療方案。而在那之後,我也邀請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同行或其他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心得。”
就這樣,憑著純粹想要普及言語治療相關知識的熱情,這份年度發行的雜誌在今年9月也邁入第6個年頭,並且在國內各大書局上架。在提到發行雜誌後收到的回饋時,Grace表示:“我發現市場其實對這類雜誌是有需求的,而且也有很多家長在閱讀後和我說很喜歡這份雜誌,表示‘很容易吸收’。這是因為我們團隊在編纂內容的時候,會盡量讓原本較為枯燥生澀的內容,以較能讓人‘消化’的方式呈現,像是團隊設計師也在最新一期雜誌中加入了親自畫上的漫畫卡通元素。”
業內同行對Grace自資出版雜誌這件事表示讚許,有者還通過供稿分享專業知識表示支持。此外,在最新出版的雜誌中,她也特別邀請了長期關注國內特殊群體需求的非政府組織為專欄供稿,給讀者提供更全面的視角,讓他們可以更深入瞭解言語治療早期干預方案的重要性,並幫助家長了解可以獲得的實際資源。這些豐富多元的觀點讓這本獨立出版的雜誌內容更具權威性和多樣性,也為有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了寶貴的支持與參考。
成就感驅動的堅持
訪談來到尾聲,當被問及是什麼樣的內在或外在動力,讓Grace能夠持續在言語治療的專業上堅持下去,並且充滿熱忱地進行知識普及的工作,她稍微停頓,想了想便微笑說:“我覺得是一種成就感吧,由很多的‘moment’累積而成的成就感。我記得有一個小朋友在接受評估之後,被鑑定為擁有較為嚴重的語言遲緩情況,5歲了仍未能說出一個單字。他的母親每週從外地舟車勞頓送他到中心去接受療程,後來在經過了接近半年的綜合治療和細心陪伴練習後,這個小朋友有天終於開口說話,說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媽媽’。這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其中一個個案,也一直提醒著我立志成為一名言語治療師、幫助有特別需求的孩童學習表達的初衷。”
相關文章: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讓長者擁抱科技 TAR UMT大學生縮小數字鴻溝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馬來西亞中學生戲聚獎 反映現實呈現青少年成長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馬大燈籠節:文化傳承與新生力量的結晶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 有活動】周若濤×梁馨元:談一首詩的發聲方式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讓韻律操星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