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新山寬柔中學向來以卓越的學術、體育及藝術成就享譽全馬。今年,該校在第23屆星洲日報中學生時事問答比賽中,第六度奪得“最佳團體表現學校獎”的殊榮!此獎是根據參賽學校最高分的兩名學生之平均分數來評定。該校的林威和盧芊妤,分別奪得亞軍(答對34題)和季軍(答對32題),成功為校爭光。
寬中不僅在8屆比賽中有6次奪得最佳團體表現學校獎,也三度奪得全國冠軍學校獎。自第17屆起,每屆皆有學生奪獎,成績斐然。寬中師生是如何做到長期保持標青成績的?且來窺探箇中秘訣。
“我校致力於培養能在各行各業有所建樹並改變社會的人才,而這個目標的起點正是關心時事。因此從年初開始,校內就會舉辦時事比賽,再選拔出約10名學生參賽。長此以往,寬中的學生都有一種使命感,只要學校委派,就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黃慧珠校長對於學生們能全面地貫徹寬中精神,特別寬慰。
每年3月,他們即會展開比賽培訓。除了留校,也在每週五晚通過線上會議進行討論。先讓大家看歷屆考題,再分配指定日期,每個同學負責一兩天的報紙,尋找不同的時事議題做詳細筆記,並在訓練時展示。指導老師和學長們會針對新人的筆記做指導和修正,確保他們都能掌握到關鍵點。完成後,再把這些筆記分享給所有參賽學生。分工合作,團結一致,也是他們維持亮眼成績的因素。
“為了全力支持學生參賽,學校在臨近比賽時,會申請公假提供學生培訓的場地。校慶時,時事研究會則舉辦時事展供同學參觀。建言社也在每週四的早上播放《你給我5分鐘,我給你全世界》的節目,向師生們播報近期新聞。此外,校訊社的《寬中人》也定期在校園內採訪,並在刊物內設時事專欄,推動大家對時事的關注和討論。”教務處主任彭子慧補充道。
培養團隊協作與獨立思考
其實,學生們能屢次奪獎,時事校隊的指導老師陳俊愷,絕對功不可沒。從昔日的時事校隊隊員,到成為指導老師,他已帶領學生參加時事問答比賽有10年之久,擅長看見孩子們的優點,讓他們能發揮所長。
“要讓學生愛上時事,我會從他們感興趣的點切入,將新聞和他們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引導他們討論新聞背後的社會真相。這能幫助他們意識到新聞不僅是知識儲備的工具,也是理解我們世界的橋樑。例如,以巴戰爭令石油價格上漲,導致全球面對通貨膨脹和貨物滯留等連鎖反應。”
本身也是數學老師的陳俊愷,時常鼓勵學生不能單單隻讀筆記,而是要真正去翻報紙。因為報紙有彩色、又有圖片,加上有觸感,這樣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刺激,真的會對新聞較有印象。
他透露,時事校隊是臨時組成的團體,此次約有20人。他們皆是各社團的傑出人才,常在課業和社團間忙得焦頭爛額,卻依然善用晚上時間做筆記。
時事問答比賽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練茹芹是第21屆優秀獎和第22屆冠軍得主。她不只是韓語學會的副會長,也是辯論隊員。她說:“我會先看電子報,然後截圖並標記重點。臨近比賽時,我就從上千張截圖中,每天花3至4小時不停地複習,連角落的細節都不放過。這培養了我的毅力和細心,同時還能增廣見聞,讓我有批判性思維去辨識真假新聞,保護自己不受騙。除此之外,我的抗壓和處理事情能力也變強,能從容面對挑戰。就如去年8月19日,我在早上參加完校內辯論決賽,10點又參加時事比賽,很榮幸在兩項比賽都拿了冠軍。”
林威是這次比賽的亞軍,他擅長的領域包括歷史、娛樂、活力副刊、冷知識等;同時他也是校訊《寬中人》的編輯。“每當老師在班上有分享活動時,我就把所學的冷知識告訴同學,他們都覺得新奇。閱報後,我更喜歡瞭解過去的歷史、全球的發展,還能看到很多國家對同一條新聞不同角度的看法。我校訊《寬中人》有個地球村專欄,就是安插國內外時事,讓師生了解事情和發表看法。”
陳威銘今年得了優秀獎,他說參加時事校隊,使他由內向變外向,現在更成為滔滔不絕的辯論手。“時事對我辯論的幫助很大,它讓我能快速找到實際的論據去辯駁。同時,我也會更瞭解不同種族之間的想法。我們可以選擇不接受,但要學習去理解和尊重他們。”
來自高二文商班的葉姵妟,也是單人冰舞國家代表,她在初二就參加時事問答比賽,並在第20屆獲得優秀獎。“之前覺得讀時事是個負擔,為了比賽才必須仔細讀。但後來,我發現這個習慣竟能舒緩我的壓力。尤其是在參加大型的冰舞比賽前,我都會去看電子報,讓自己瞬間進入另一個世界,以穩定心態,不受其他選手的表現所影響。”
獨木不成林,正是這種全體上下的各司其職,全力以赴所致的精神,造就了寬中的出類拔萃。同時,也因為閱報,讓他們個個都能變成關懷社會,能獨立思考的中學生,為如今隨波逐流的社會,樹立了最佳楷模。
相關文章: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讓長者擁抱科技 TAR UMT大學生縮小數字鴻溝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馬來西亞中學生戲聚獎 反映現實呈現青少年成長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馬大燈籠節:文化傳承與新生力量的結晶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 有活動】周若濤×梁馨元:談一首詩的發聲方式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讓韻律操星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