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发布: 7:00pm 16/11/2024 1962点阅

月饼

陪伴

团圆

中秋

月亮

佳节

异乡

钟楚瑜

明月似镰刀/钟楚瑜(八打灵再也)

作者:钟楚瑜(八打灵再也)

那天,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朋友突然叫我抬头看天上的。我才惊觉,原来又到了满月时节。

月光,自古寄托了多少世人善感的思绪,又沉淀了多少无以昭示的心事。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一名英雄,后羿登上山顶、拉开神弓,一鼓作气射下9个太阳。后羿有一颗仙丹,交给其妻嫦娥保管。嫦娥为了不让仙丹落入歹徒之手,危急之下吞了仙丹,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从此,嫦娥和后羿天地相隔,拜月的习俗也就此在民间传开。

ADVERTISEMENT

我抬头仰望着明月,却发现它好像一把长了牙齿的镰刀,咬得我这个人生疼。我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个时候,我只觉得这首诗简单好背,朗朗上口。只是赏了那么多年的月,却一直不解,何以作者会有此感悟。不承想,等我读懂这首诗,我意外地成了诗中人。我憧憬着大城市的美好,所以选择离乡背井。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努力接受着生活赋予我的各种考验。我不禁想,如果当初我决定留在小县城上班,会开出什么样的果实呢?至少,每逢,我可以在父母身边,也不用烦恼佳节机票昂贵的问题吧。

第一次自己买

朋友问我在发什么呆,我将思绪拉回来。这时,天上的月亮变得又圆又亮。那天之后,我一个人走进西饼屋。这是我独自在外那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自己买月饼。往年,我都没有买月饼的习惯。第一,我渴望月满人,可我只是异乡的异客。第二,中秋节在马来西亚并没列为公共假期。求学时期,我偶尔会和同乡好友一起象征性地庆祝。到社会工作后,工作繁忙加上下班后疲累的身躯,就再也没有力气象征性地庆祝了。月饼的种类繁多,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最终买了个传统的莲蓉月饼,却狼狈地发现自己一个人根本吃不完。月饼很甜,我却尝到了苦涩与孤独的味道。如果是和家人一起吃,就好了。我心想。

幼时,一弯月亮将人聚齐。即使静静不说话,也觉得好生有趣。一方小桌摆在院子里,一盘月饼、一盘花生、一盘苹果橙子和香蕉、几杯酒,再点两只红红的烛,几支淡淡的香,说几句祈祷平安的话语。年幼的我们对这些仪式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嘴馋盘子里的月饼和花生。我嘴里吃着月饼,手里提着灯笼,在院子里嬉戏玩闹,饼渣顺着我的嘴角溜进草丛里。成年人则没有多大的兴趣参与我们小孩子的阵营。他们依偎在树下说着家常,开心地笑着。他们为了什么而笑呢?是因为又一年的家好月圆庆中秋吗?总之,他们是笑着的。所以,为了什么原因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依稀记得,那年下午,我埋头写功课,听着收音机传来的歌词,在我的课本上写下这句话。如果没有长大,这句古诗词便永远会印在我的课本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我心中的愿望。

天地间,似乎唯有这月亮清明又永恒。中秋快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20pm 18/02/2025 526点阅
【有痣青年】这么一个朋友/陈奕君

忍不住期待,接下来这一年会不会是我和旧朋友重启连接的一年呢?从去年底开始,十根手指数不完,我已经和那么那么多的旧朋友、老同学见了面,叙了旧,还安排了未来的联系。

一定是感动的。毕竟,和一个10年没见面也没联系的旧识,在现实生活里慎重地碰面,你不免会忐忑:我们要聊什么呢?

这样的担忧很快就过去了。我和他们从一坐下就停不了话匣子,你来我往,一抛一接如此顺畅,不是那些干巴巴的追忆往日之类话题,而是真诚又坦然地分享近况,以及这些年来的生活感悟、人生体会。丝毫没有尴尬和隔阂。依然是当年那种率直的语言。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对方的信任,也知道对方听得懂自己的话语,不需要稍微费力地猜想对方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或是因为对方的价值观与认知层级而调整自己使用的词汇。

太难得了。我想,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我曾经对交朋友的意义感到迷惑,或许是因为我对人际往来的需求极低,乐意一个人完成许多事,也不懂得配合友情的推拉展演。我需要朋友吗?

没有必要定时定量互相取悦

如果友情必须是人们口中那么黏黏糊糊甜甜腻腻的,所有的生活变动比如搬家啦谈恋爱啦都必须让对方第一个知道,过节或生日一定要送礼聚餐,否则就是不重视对方;不能公然反对朋友的价值观和立场,要无条件支持对方的荒腔走板,每一次见面都要拍照打卡上传社交媒体再来一个标签 #bff——这对我来说,更像是用某种表演在努力说服双方:我们都要把对方当成好朋友噢!

但朋友是这样勉强的关系吗?一定要有这样那样会带来压力的情感索取嘛?现代人喜欢说的那种,情绪价值?

我有几个知心好友其实都定居国外,平常不多联系,也不常交流近况,会挂念,但也不会太挂念,我们每年也不过就是碰面那两三次,又或是约一次到第三方国家的旅行。可是,我们知道对方是可以当婚礼伴娘的关系,也确信若家中有重大变故,彼此都会为对方两肋插刀。

然后,我们这样的朋友,每一次见面都没有拍合照。说起来有趣,我是在去年的圣诞节,浏览了社交媒体上许多的聚餐合照,才赫然发现这件事。于是我怀着一种惊奇,传讯息给前几天才见面的海外好友:我们下一次是不是应该拍张合照?我们这10年来竟然完全没有拍合照欸!

朋友哈哈大笑,传过来一篇文章,篇目〈跟越亲密的朋友见面,发合照贴文的频率越低:你身边也有这种高品质相处的挚友吗?〉——我也忍不住哈哈哈大笑了。

没错,光是聊天都来不及了,从白天聊到深夜还总是意犹未尽,连手机的存在都被遗忘了,当下真的不会记得要拍合照耶。或许我们双方都有一种默契,知道彼此会长久陪伴,是某种生命同行者,因此下意识不觉得需要某种宣示友情的仪式——反正,拍了照,我们也不会贴上社交媒体,只会私下留念。

是的,我需要朋友。不是一起吃饭看电影聊八卦的那种,而是,即使隔着物理上的距离,没有时常联系和日常相处,也不会让我们的友情淡去——当我知道,我的这么一个朋友,怀抱着一些可贵的价值和信念,在远方拼搏,在他们自己的生活里凛然地存在,那样的景象就足以给我一种友情上的支持。

好朋友,没有必要定时定量互相取悦,而是一种相互的选择。这阵子和老朋友们见面之后,我更加笃定了自己多年来选择朋友的眼光,以及看待友情的方式。

我爱我的朋友,是因为他们真实的人格,是因为他们相信的世界。我爱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待我好,而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心。当然,他们也待我好,他们可能也会说,他们爱我,是因为我有很好的心。我们作为朋友,滋养了彼此的心。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