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新加坡《海峡时报》率先披露,马新两国将携手合作,申请将“Chingay”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双边在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回合联合申遗工作坊,两国各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Chingay”——即新加坡的妆艺大游行、槟城的大旗鼓游行及新山的柔佛古庙众神出游,三方皆派出代表出席讨论。兼受国家文化局及新山中华公会之委任,我有幸参与其中,为联合申遗脑力激荡,也从中更直观地了解彼此对于“Chingay”认知的异同。
说到认知,尽管将以“Chingay”为名目联合申遗,新槟柔三地对于“Chingay”原来是什么、后来演变成什么,三方皆有出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最新一期馆刊《BiblioAsia》有专文讨论此事,里面提到“Chingay”一词或最早源于“装艺”或“妆艺”(福建话tsng gē),乃指在一场游行中,由抬着打扮成各式角色的孩童组成的流动展演,如中国宁波的“抬阁”、香港长洲太平清醮时的“飘色”,亦是同类。(阅读全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