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訊)大馬私人醫生協會聯合會(FPMPAM)主席山姆加納丹說,該會認為衛生部強制普通科診所標明價格公告,是一種無休止又無效的規定,不應用以壓制普通醫療體系。
他建議會員增加最低20令吉的監管合規收費(RCC),以抵消轉嫁給普通科醫生的不合理費用。
ADVERTISEMENT
他在文告中指出,已有數據顯示,醫療費用上漲的原因在於私立醫院的收費,而非支付給專科醫生的費用,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普通科(GP)診所。
普通科醫生諮詢費藥費低
山姆加納丹說,普通科醫生的諮詢費和藥費,在區域內屬最低水平,這一基礎醫療服務為不願使用公共醫療設施的人群提供了可用、可負擔且可及的選擇。
“衛生部的政策,應該是培養並支持普通科醫療體系,以保障患者的福利,而非用無休止且無效的規定來壓制該體系。”
過度監管 診所被迫關閉
他表示,大馬生產力機構報告已明確指出,我國的醫療實踐已經受到過度監管,這種不合理的監管不僅會增加成本、降低普及性,還會危及患者的護理質量,而這項強制標價的規定也不例外。
“目前,我們看到的情況是,衛生部通過一系列‘快速解決方案’試圖緩解政府醫院患者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但這些措施均未能成功。”
山姆加納丹說,普通科醫生的諮詢費用在過去20年中保持不變,衛生部未能更新普通科醫生的收費標準,卻採取錯誤的方式放寬了普通科醫生的收費監管,導致監管真空,這一真空現正被中間商所利用。
“過去,儘管普通科醫生僅佔門診醫療服務提供者的40%,但卻承擔了多達60%的門診負荷。然而,這些‘快速解決方案’帶來的結果卻適得其反,普通科醫生的患者負擔減少,許多普通科診所因過度監管、過度管理以及中間商行業的繁榮而被迫關閉。”
他指出,患者如今湧向公共醫療設施,導致情況比以前更糟,等待時間更長。
中間商獲利 患者被犧牲
“維護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社會契約至關重要,這種契約體現在密切的醫患互動和富有同情心的關懷。然而,如今的情況是,中間商通過各種醫療卡、排除條款、差異化的福利、擔保函以及預評估文件等商業化合同接管體系。”
山姆加納丹指出,這新趨勢優先遵守行政指南,直接或間接增加了成本,同時犧牲患者為中心的個性化醫療服務。
“根據衛生部1986年的一項研究,私人普通科診所每次醫生與患者的接觸費用(每位患者28令吉)遠低於政府診所(每位患者56令吉)。我們相信,若今日重做此類研究,結果仍將相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