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否定外劳为本地经济做出的贡献,但是,红利期过后,最终受益者显然不是我国。

你可知道,我国每10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是外劳,而且还造就了超过1.8兆令吉的外汇经济奇迹?
ADVERTISEMENT
据大马统计局发布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大马人口总数增至3410万人,当中3070万人(90%)是公民,340万人(10%)是非公民。
报告也指出,15至64岁工作年龄人口为2390万人。据数据分析公司CEIC Data的最新数据显示,大马就业人数今年达1666万多人。依我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这1600多万就业者(和有缴税的工商界),养着整个大马,包括340万非公民和估计300多万的非法外劳!
这340万非公民,大都是来我国打工赚钱的劳工,当中也有少数专业人士及高科技工作者。据移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15日我国共录得212万3049名外劳。
我们固然认定大部份外劳都是奉公守法打工赚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放缓,令吉汇率“被严重低估”,以致外劳也发生了内卷,开始抢占本地人的资源与机会。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我国的现状是,不只年轻人不想工作,连大部份成年人、中年人也不想从事肮脏、危险及困难的3D工作。后果大家有目共睹:本地大部份领域需依赖外劳提供生产力。这导致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进展缓慢,也难以推进国家经济转型。
美国总统特朗普誓言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制造业搬回美国本土。美国名嘴马艾(Bill Maher)就拍片质疑这位狂人总统。他说,美国年轻人特别是Gen Z世代,根本就不想工作,而且有调查指57%的Gen Z世代只想当网红。
我不敢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我国的Gen Z时代也一样只想当网红。两年前,UCSI民调研究中心公布调查结果,受访者针对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后的未来规划,有接近一半(49%)不打算继续升学,主因竟想当网红,占其中34%。那些放弃升学又想工作的,却不是去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或靠劳力的工薪族,反而想投身电召车行业(26%)和有意在餐饮业创业(22%)。
众所周知,现在年轻人甚至包括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汽车的,大多是去当外送员、快递骑士、外卖员等,统称零工经济工作者。据人力资源部透露,全国大约有116万名零工经济工作者。根据教育部ePKM的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共有29万6619人(逾35%)选择不继续升学。这将导致零工经济工作者逐年增加,也许直到零工经济发生内卷也不会停止。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都奔向知识经济;21世纪初,全世界又朝向数字经济。这两大经济造就的现代经济发展,促成了年轻人想当网红,中年人想提早退休,退休老年人却想投机赚大钱(结果通常被诈骗)。如此怪现象,大家似乎已麻木。尽管如此,我却认为这不是谁的错,也不是社会的错,而是大势所趋,避也避不开。
我依稀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本地年轻人一窝蜂去大专院校读会计、商业管理;21世纪初,年轻人抢着去读电脑科学、电子工程;21世纪10年代初,年轻人又争着去读IT、App开发。现在,如果继续升学的年轻人,可能会去抢读AI、量子电脑。
我们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再到现在的知识+服务+资讯+人工智能经济,工作性质和职业架构必然也顺势而变。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旧工作已经消失了,又创造了多少从未听过的新职业?
我国的现状是,不只年轻人不想工作,连大部份成年人、中年人也不想从事肮脏、危险及困难的3D工作。后果大家有目共睹:本地大部份领域需依赖外劳提供生产力。这导致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进展缓慢,也难以推进国家经济转型。
当然,没有人会想做单调又低工资的3D工作。眼看网红人人住豪宅、驾豪车,出手阔绰,拍拍业配短片,发发商业赞助帖子,轻轻松松就月入过万、年收百万甚至千万不是梦,还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谁不羡慕?谁不想当网红?
年轻人想当网红有错吗?如果当网红是人们眼中“没前途的行业”,谁的错?我没有答案,也许不会有答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