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0日訊)漁業局總監拿督阿德南說,我國在2023年的觀賞魚進口比出口量還多,造成1640萬令吉的貿易逆差。
他說,為了扭轉這個局勢,該局希望接下來能提高我國觀賞魚的生產量及多樣化所培育的魚種,並開拓更多的外國銷售市場,為我國締造更多收入。
ADVERTISEMENT
他今日出席峇都茅東姑阿都拉曼水族館(AkuaTAR) 翻新後重新開館儀式後,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國在2023年生產了2億4180萬條或價值3億7380萬令吉的觀賞魚,這當中6660萬條觀賞魚出口至中國、新加坡、越南等,創造5280萬令吉的收入。
惟他說,我國在同一年卻從泰國、印尼及中國進口了8480萬條或價值6920萬令吉的觀賞魚,造成了1820萬條或1640萬令吉的貿易逆差。
“目前我國主要是出口金龍魚及熱帶魚,我們接下來放眼在2030年再提高5%的觀賞魚產量,並希望能開拓中國、中東、歐洲等更多國家及地區的銷售市場。”
此外,他讚賞東姑阿都拉曼水族館展出了123種魚種,併成功培育繁殖瀕臨絕跡的海馬。
“這家水族館所培育繁殖的海馬甚至進入第五代,為保護這些珍稀物種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也說,世界上有約9個品種的小丑魚或俗稱的“尼莫魚”(Nemo),東姑阿都拉曼水族館通過精心的培育,成功繁殖了其中3個品種,為公眾提供了更多瞭解和欣賞海洋生物的機會。
出席者有漁業研究所(IPP)高級總監阿茲哈、旅遊、藝術及文化部檳州主任安華、峇都茅東姑阿都拉曼水族館主任卡哈魯丁、檳州漁業局局長扎麗娜。
另一方面,阿德南說,目前西馬的東海岸地區因東北季候風造成雨季,漁民暫停出海,以致市面上的海產量下降了約10%。不過,他也促消費者勿過於擔心,因為西海岸漁民仍能如常出海,並會把魚獲供應到東海岸,再加上也有養殖魚可以應付市場需求。
他說,每年的11月至3月進入東北季候風,但目前北馬一帶如檳城、吉打、玻璃市及霹靂的漁民不受天氣影響,仍能如常出海。
他說,雖然東海岸漁民暫停出海導致當地海魚捕獲量減少,但這些不足可以通過淡水魚獲或養殖魚去彌補,不然也可以調動西海岸的魚獲到東海岸去銷售,這並非是很大的問題。
他指出,政府有提供一些生活津貼給漁民,希望漁民就算決定出海,也應當以個人安危為至上,尤其出海前應當留意天氣預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