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
发布: 9:00pm 20/11/2024

社论

社交媒体

电子烟

跳楼自杀

从众心理

韦特效应

社论

社交媒体

电子烟

跳楼自杀

从众心理

韦特效应

社论.电子烟与跳楼:必须遏止的社会现象

吸電子煙和自殺行為都存在“從眾心理”,這是青少年群體受到社會、文化、同伴的影響而產生模仿行為。青少年自殺或吸食電子烟的問題不是個體的責任,而是整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挑戰。生命旅程很長,困難只是過程中的考驗;所以我們必須為青少年點亮希望的燈火,幫他們步上正途。

ADVERTISEMENT

近年,我国青少年吸的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前者的问题一直存在,后者则是最近接二连三发生。这两类问题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却揭示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关怀、学校与家庭教育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

”造成的影响

吸电子烟和自杀行为存在“从众心理”。这种心理现象经常表现在青少年群体中,他们受到社会、文化、同伴的影响而产生模仿行为。

吸电子烟的从众心理来自同伴压力与社交需求(因为不吸就没有朋友)、对电子烟风险全然漠视。因为直到今年10月1日,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与吸烟管制法令正式生效,才禁止商家向未成年者销售香烟与电子烟,同时禁止使用香烟产品。但这条法令拖拉的够久。

跳楼自杀的从众心理来自“模仿效应”,譬如媒体对自杀事件钜细靡遗的报道,必然会导致“”(Werther Effect),即模仿性自杀现象。看到他人采取极端行为解决问题,会让青少年认为这是逃避无助困境的可行途径。不只是青少年,前几年韩星接二连三的自杀,都是这种现象。

电子烟与跳楼自杀存在潜在关联。两者具有从众心理的共性,吸电子烟和自杀都可能体现青少年内心的迷失感和对外界评价的敏感性。在缺乏外界关怀加上从众心理影响下,很容易被忧郁和焦虑的情绪挟持;在推波助澜下,感性会取代理性,一旦失去独立思考和应对能力,关键时刻又没人伸出援手,跳楼自杀就成了选项之一。

所以加强心理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支持,帮助青少年认知从众心理的危害,引导他们学会独立应对问题。至于媒体,应更负责地报导自杀事件,避免不必要对细节过分渲染,以减少模仿效应。

现象一:青少年吸电子烟的蔓延

9月,槟城消费人协会对5州1.5万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竟然有8000人吸电子烟,当中2000名女学生更是电子烟成瘾者;让人吃惊的是,另有4000名小学生也加入吸烟一族。

电子烟曾经被标榜为传统香烟的“健康替代品”,但其内含物质及潜在危害不亚于香烟。电子烟成分,包括尼古丁、丙二醇和植物甘油、香精、金属颗粒(如镍、铅和铬)等微粒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包括伤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获得科学证实,所以电子烟早成为全球公众健康领域或组织重要关注点。

我们不要小觑电子烟的危害,尤其是青少年,大脑发育未完全成熟,电子烟的使用将永久性改变大脑的“奖赏系统”(Reward System),从小就追求不健康的即时满足,长大后会增加坏习惯行为(如酒精或毒品)的成瘾风险。

电子烟获取便利,如今即使有法可管,许多商家仍然无视法律规定,将电子烟出售给未成年人。此外,家庭和学校的监管不严,部分青少年可以轻易的从家庭或朋友处获取电子烟,说明监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问题的恶化。

所以政府和社会应加强监管,限制电子烟的推广和销售,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至于公众也应提高警惕,避免因缺乏知识而误认为电子烟无害。

现象二:青少年跳楼自杀的隐忧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少时,什么事都可以强说愁,等到年纪老大,人生多了一淡然与超脱,烦恼的事只不过是“天凉好个秋”。

就说感情与课业,谁都有过恋爱不成连死的心都有;考试不及格想去跳楼。如今回想,这些事可能连人生的标点符号都算不上,所以再困难的事,只要退一步海濶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但青少年很多事想不明白。按理说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与希望。可惜,近年来,青少年自杀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战。为什么正值青春年华却会选择结束生命?有勇气自杀就应该更有勇气活下去。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青少年选择死亡的主因之一。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年龄层已经向下发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很容易陷入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困境;如果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会导致他们对人生绝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5至19岁的青少年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而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诱因之一。

所以情绪管理是重要的课题,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波动频繁的成长期,荷尔蒙变化加剧了他们的敏感性。缺乏成熟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挫折或失败无法有效应对,而将一时的痛苦放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青少年自杀问题不是个体的责任,而是整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挑战。每一次自杀背后,都是一段尚未展开的人生,被迫画上句点。与其等到悲剧发生后悔不当初,不如提前介入,用爱与理解去化解他们的孤独与痛苦。

生命是一段旅程,困难只是过程中的考验。我们必须为青少年点亮希望的灯火,让他们看见生命的无限可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