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明閱讀《星洲日報》60年,訂閱《星洲日報》46年,平時做一些剪報記錄要聞,空閒時拿出來翻閱,細細品味過去的點點滴滴,人生一大樂事。
作為《星洲日報》一名老讀者,張俊明每天清晨6時許起床,7時30分左右一定翻閱《星洲日報》一個小時,過後把報紙帶往自己經營的洋貨店,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
收藏重大或與自己有關新聞
閱讀《星洲日報》長達一甲子不是一件易事,張俊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侃侃而談,早上短短一個小時看不完整份報紙,下午有空時再看,他閱讀的新聞包括全國版、東海岸版、娛樂、體育、副刊乃至財經版,重要或與自己有關的新聞就剪輯和收藏下來做記錄。
他指出, 如果不做剪報,時間過去了,有關重大的事件會被遺忘,有了剪報,就可以喚起舊時的記憶。
“《星洲日報》讓我掌握時事走向,增廣見聞,拓展了我的人生觀,它已遠遠不止一份報紙這麼簡單。”
他從文件夾中搜出了《星洲日報》東海岸封面版刊登有關勞勿中華商會兩間店鋪於2009年2月7日凌晨發生沖天大火的新聞,那是當時的大事,轟動一時。
他也翻出了《星洲日報》與勞勿中競華小於2011年聯辦的勞勿嘉年華會的東海岸版中央對開大篇幅報道,當時成功籌獲21萬令吉為該校17間課室安裝數碼教學設備。
孩子受影響開始閱報
在勞勿積羅新村土生土長的張俊明(75歲)小時家裡貧窮,小學畢業後便被迫出來社會謀生,15歲那年他隻身前往適耕莊一間洋貨店工作,當時老闆是訂閱《星洲日報》,因此他每天都能翻閱報紙,哪怕只有一丁點時間。
他於27歲回到勞勿,協助妹夫管理布店一年多後,開創自己的百貨公司,當年他29歲,開始訂閱《星洲日報》,從未間斷。
他的閱報習慣也感染到孩子,在店內管理生意的孩子有空也會翻閱星洲日報,瞭解時事動態。
長得像黃家定常被誤認
值得一提的是,長相酷似前任馬華總會長丹斯里黃家定的張俊明早年常常會被別人誤認是黃家定,鬧出許多笑話。
他當年活躍於鄉團商會,曾經擔任勞勿中華商會第一副會長及彭亨大埔同鄉會副主席,常常受邀前往全國各地出席各種活動及宴會,就連當年的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王春貴也錯認他為黃家定,稱呼他為總會長,令他啼笑皆非。
處於古稀之年的張俊明仍然退而不休,早上在店內管理生意,撥出一部分時間閱報及剪報之餘,黃昏時便穿上手套及工作鞋,前往住家旁的小菜園勞作,為瓜果、蔬菜等農作物鋤草及施肥等,即可勞動身體,又可以收穫新鮮的蔬果,讓全家人享用,一舉兩得,生活過得非常充實。
他每天都把時間安排得滿滿,寄情於工作、閱報、剪報及園藝,過著寫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