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藉过往个案处理经验所得,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社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去营造一个“求助”不再是禁忌,而是应该公开讨论、“去污名化”的社会氛围。
ADVERTISEMENT
多年前第一次接受“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简称MHFA)培训课程后,就和它结下不解之缘,这些年一直断断续续进行MHFA再培训,也让我得以更有效的协助身边同事、学生和社区个案。碰巧上周刚上了两天的MHFA“复习班”,顺藉此文介绍这实用的MHFA“急救法”给大家。
2000年,Betty Kitchener和Tony Jorm两夫妇为了帮助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培训,在澳洲堪培拉开始创立这个“心理健康急救”。目前此计划已经发展成全球运动,并被一共30个国家采用。
我从MHFA培训课程都学了些什么?
MHFA课程里,我们学习识别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和诱因,以便在身边人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时,能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协助,以及推荐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什么是MHFA的ALGEE五步行动法?
这是我们提供支援时的五步行动指南:
A(approach、assess、assist):评估风险(比如自杀、自残),即时提供帮助,必要时采取措施确保当事人心理安全。
L(listen nonjudgmentally):无偏见地、同理的聆听,为对方提供舒适安全空间,无顾虑地表达自己。
G(give support and information):提供支援、安慰和资讯,协助减轻焦虑,让对方知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并提供实用心理健康信息。
E(encourage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help):鼓励对方寻求适当的专业帮助(医生、治疗师或心理顾问)。
E(encourage self-help and other support strategies):鼓励自助和其他解方策略,例如运动锻炼、社交、支持小组等。
通过培训的受训者有什么责任?
通过培训和测试,得到MHFA认证后,我们在日常生活扮演类似“医务辅助人员”(paramedic)角色,为有需要的人(在专业支援到来前)提供重要的初步支援,包括协助非危机时刻状况,例如有自杀念头、抑郁、焦虑症、惊恐发作(panic attack)等。
全球自杀事件有多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逾72万人死于自杀,估计每一宗自杀事件背后,有约20次自杀未遂,这也是全球15-29岁群体的第二大死因。在高收入国,自杀与诸如忧郁症、酗酒等心理状况,以及过往自杀未遂有关联,但许多自杀事件却是在冲动时刻发生的。
为什么会有自杀念头?
MHFA课程提到两大因素:(1)当事人要逃避无法承受的痛苦情绪和思维,以便从中得到解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处境毫无希望,并认为这对别人会更好;(2)渴望向他人表达感受,以改变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详见MHFA指南)
自杀风险因子有哪些?
若有以下情况,自杀风险会较高:精神疾病、健康状况差、残疾、曾有自杀或自残行为、最近经历不好事情(比如人际关系或健康问题)、童年时曾遭身体或性虐待、最近接触过他人的自杀事件。
有哪一些值得关注的“预警讯号”?
疏离亲友、社会隔离、寻找自杀方法、增加酒精或药物使用、出现情绪剧烈变化、感到绝望和觉得生活没意义。
应该问有自杀念头的人有关“自杀”吗?
“回避使用‘自杀’字眼”–这是我们多数人的错误知见。MHFA课程让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去学习相关询问技巧;比如若注意到当事人可能出现“预警讯号”,应该开门见山(或找别人协助),问他是否有自杀想法。适当表达的例子包括:“我很担心你,你有过自杀想法吗?”、“你是否有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等。
应该通知对方父母或亲人吗?
依据MHFA法则,绝不能单独留下有自杀倾向的人。若怀疑(即便不确定)对方有立即付诸自杀想法的风险,应迅速采取行动,让他们知道除了自杀,还有许多应对问题的方法,然后告诉对方亲人,并询问当事人希望获得怎样的专业支援。
有哪一些必备的聆听技巧?
“冷静”、“耐心”,是聆听当事人谈论感受时的重要守则,这意味着我们“同理”和“不批判”,也不对他们的观点或行为表示同意或反对。
因篇幅有限,此文只能够略述一些要点,欲知更多详情或获取MHFA培训,可联络马来西亚MHFA组织。
凭藉过往个案处理经验所得,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社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去营造一个“求助”不再是禁忌,而是应该公开讨论、“去污名化”的社会氛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