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參加療愈繪本課程,通過繪本故事創作,把自己的人生畫出來,把自己不敢說,或不知該如何說出口的感受畫出來,讓他們找回自我價值,療愈自我……
ADVERTISEMENT
每個人都有一個潘多拉盒子,裡面裝著不想讓別人知道,或無法向別人訴說的心事。
活了幾十年的老爸老媽,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在孩子或外人眼中看來,或許並不是什麼大事,他們心裡的話,也許沒有適合的語言可以讓他們表達出來,磕磕碰碰的人生經歷也許永遠不會被人看見與接納。
直到他們參加了療愈繪本課程,通過繪本故事創作,把自己的人生畫出來,把自己不敢說,或不知該如何說出口的感受畫出來,讓他們找回自我價值,療愈自我,把自己的人生歸零,重新出發。
這項由不惑生命學苑開辦的療愈繪本課,今年已經來到第二屆,參加課程的學員除了可以通過繪本創作自我療愈之外,也把他們的作品集結成書發售,讓更多人看到老爸老媽的成果,也為不惑生命學苑籌募老爸老媽教育發展基金。
通過繪本創作,完成自我療愈
藝術療愈創作導師蘇美子,原是一名遊戲治療師,在一次治療個案中,以繪本作為治療媒介,得到很好的效果,於是她就依照成功個案為藍本,讓每個接受治療者創作他們的故事繪本,達到自我療愈。
在成功個案越來越多後,去年她化零為整,為不惑生命學苑開辦首屆療愈繪本課程,讓老爸老媽通過繪本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實踐自我價值。
蘇美子表示,很多人無法通過語言表達情感,但通過圖片就可以達到自我療愈效果,透過圖像化重溫自己的人生過程,從心理學上來說就是在一個生命階段的回顧,把遺憾、悔恨都釋懷,自我價值感也隨之得到提升。
她強調,回顧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檢視自己走過的路,找出糾結點及解開,才能夠重新出發。
“繪本是貼近我們生活的讀物,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智慧,加上課程是團體活動制,可以增加學員的社交能力,也通過分享自我感覺部分得到自我成長,直接或間接減低生活壓力,提高情緒價值與自信心。”
她表示,繪本不侷限於小孩子讀物,成人也非常需要。有研究證明,成人或老人閱讀繪本可以增進大腦的活躍,提高認知,減少大腦退化。加上繪本的藝術創作,通過視像化編碼,也可以增強我們的記憶力。
“今年是我第二年在不惑生命學苑開辦療愈繪本課程,在這8個月課程裡面,學員必須完成自己的人生故事繪本,然後分享內在自我感覺,幫助建立社交圈子,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
蘇美子表示,第二本的繪本創作《逆風飛揚,從心出發》,是10位學員的合集,學員以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繪本題材,重新找回自己。
《逆風飛揚,從心出發》繪本已經在今年的老人日活動上推介,售書所得款項將捐給不惑生命學苑老爸老媽教育發展基金。
蘇美子表示,出版這本繪本的目的除了是為日照中心籌款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這些老爸老媽被看到,社會的接納對他們是很大的鼓勵。
Case 1
鄺雅珍
放下對母親的遺憾及愧疚
退休老師鄺雅珍是其中一位學員,她覺得每一次上課都讓她更瞭解繪本的意義,讓她更想去創作繪本。
她表示,每個人有不同的經歷與看法,甚至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階段想法都會改變,正因為這些不同讓學員之間產生同理心,明白原來每個人的人生機遇都不同。
雖然是退休老師,但畫畫不是她擅長的科目,在蘇美子老師鼓勵下,她也勇敢的創作,解鎖過去她從不敢碰觸的傷疤。
“我母親的離世,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及愧疚,我一直不敢跟別人談起母親。透過這個課程,我終於釋懷了,決定面對傷疤,把它寫出來,紀念母親,也自我療愈。學會放下之後,我沒有忘記她,只是把她放在心裡。”
她形容自己是個瞎操心的人,女兒也遺傳了她的性格,所以除了紀念母親之外,她也希望孩子能夠看到這本繪本,進而懂得珍愛生命,不要操心太多事,把擔心變成祝福,安定化為力量,再反射到自己身上。
“剛開始我一直跟老師說我做不到,故事構想有了,但畫不出來,上色也很困難,最後還是完成了。雖然別人會覺得很粗糙,卻是自己找回自信心的心血作品。”
Case 2
林佩貞
第二次參加,越畫越開心
林佩貞去年參加了第一屆的繪本療愈課程後,今年再接再厲。她覺得自己還有故事想說,所以想再次通過課程發掘內心想說的故事。
對她而言,畫畫是很好的表達方式,用圖加上一些文字就可以說故事,替代言語無法表達的感受。
“我是越畫越開心,在創作過程中我彷彿回到以前當下的那種心情。美子老師總是很細心的聽我們說話,讓我們把過去不開心的事情都釋放出來,我覺得非常療愈,希望也通過我們的繪本帶給別人力量。”
Case 3
林麗理
和家人多了很多交流
林麗理曾經上過蘇美子老師的“遺忘的歷史”課程,通過課程她想起很多小時候的畫面,心靈上得到很大的療愈。
“我喜歡畫畫,但要把自己的故事畫出來就沒有信心。我的故事題目是“沒有籬笆的日子”,把我小時候跟家人住在沒有圍籬的社區的記憶說出來,這是很寶貴的經驗。但因為都是小時候的記憶,很多片段都很模糊。為了完成這份創作,我就一直跟家人溝通,回憶當時各種生活情節。這個過程讓我享受到與家人談話的時光,勾起大家的回憶,不但療愈了我,也療愈了家人。”
她希望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大家看,也通過繪本把這些知識傳給年輕一代,帶給他們一點啟示,不要只是看手機,有機會就放下手機與別人交流,通過人與人的交流學習生活上的技能。
Case 4
王寶雲
完成自我接納與和解
王寶雲是一名退休會計師,當她看到不惑生命學苑第一本繪本時,感到很不可思議,老爸老媽也可以出書,因為在她印象中,只有文人才可以出書,所以當下是非常羨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夠參與 。
終於她等到第二屆的繪本療愈課程。在這個8個月課程裡,其中6個月是聆聽其他學員的故事,剩下的兩個月才是創作期。
“聽別人的故事都覺得很精彩,到自己創作時真是抓頭。直到看到成品,才發現原來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成為故事素材。”
她認為,每個人的每10年都會有一個起起落落,每個人總有難以說出口的話,她以繪本給不同階段的人生做總結,把自己的心裡話畫出來,希望家人看了之後會知道自己的感受。
她坦言,在還沒有上這個課程之前,她一直覺得自己一路走來是沒有問題的,直至她把心中的感受畫出來之後,才終於自我接納與和解,達到了自我療愈。
“我覺得這個課程給了我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看到自己很大改變,我很開心自己的改變。而孩子看了我的繪本及明白我當下的感受後,我們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強。”
Case 5
黃麗珍
回顧自己的小強人生,自己完整了
黃麗珍是一名土木工程師,她在2023年認識不惑生命學苑這個團體之後,本想給家中的長輩報讀課程,豈料最後卻是自己來上課。
她表示,在疫情期間,上過蘇美子老師的網課,所以當知道她開辦繪本療愈課程,也出席過老爸老媽的第一本繪本推介禮上的分享後,她就決定報讀課程。
她也認同其他學員所說的,這是一個很療愈的課程,每個人都有自己悲喜交集的故事,有些心情或感受無法向別人訴說,而這個課程就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讓學員之間可以互相分享故事與感受。
“有些話我們在家人面前也無法說出口,但通過繪本創作卻可以把心裡話畫出來。我寫的故事是‘小強精神’,人生肯定有起伏,就看自己如何平衡。我從出生、求學到結婚,一直因為不同角色而忙碌,也因此迷失自我。當母親在2014年去世後,對我打擊很大,健康甚至出了問題。之後我認識了生命線協會,才重新站起來。”
“因此我把小強(蟑螂)打不死的精神帶入自己的人生,也通過繪本故事回顧自己的人生,看到自我不足,進而自我接納及實現自我價值,我覺得現在的我是完整了自己。”
相關文章: 當關愛化為管控 父母與孩子間的照護關係日益緊張 【生命留書2.0】我在另一個世界等你,如果你願意! 介護學員照護故事分享合集/利用知識克服變老的恐懼 滿足臨終者身心靈需求,讓他們安詳度過最後人生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