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之行让我意识到,虽然前方挑战重重,但只要目标明确、行动坚决,大马完全可以成为区域科学外交的枢纽,为全球科学治理贡献亚洲智慧与力量。
ADVERTISEMENT
日前,我有幸受邀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来自各国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一起出席世界科学论坛。今年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转型时代的科学与政策接口”。在全球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经济不确定性等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科学外交扮演了桥梁的角色,连接科学知识与政策实践,推动国际合作。身为国际政府科学咨询网络(INGSA)的亚洲主席,我借出席论坛的机会为亚洲国家的科学外交力量争取国际支持。
我的其中一个任务是争取各国支持INGSA在吉隆坡设立东盟科学外交培训中心,以顺应大马在2025年担任东盟主席国的契机。这不仅是对大马科学外交能力的提升,更深化整个区域科学合作。科学外交能力建设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以及科技伦理等全球性议题时,科学知识与政策执行之间的鸿沟愈发明显。设立科学外交培训中心的初衷在于弥补这一鸿沟,通过系统的培训与资源共享,为亚洲国家培养一批既精通科学知识,又熟悉国际政策规则的跨界人才。这不仅符合国家利益,也顺应了全球科学治理的趋势。
以东盟为例,各成员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科学资源的共享和跨国合作的能力亟需加强。如果吉隆坡能够成为科学外交能力建设的核心枢纽,这将为区域内的科学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菲律宾和越南在气候变化的应对上有实际需求,而大马可以通过这个中心输出技术与经验,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治理模式,从而实现双向互惠。此次布达佩斯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亚洲在全球科学治理中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因此,这个中心的设立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此次论坛上,我深刻体会到跨区域合作的复杂性以及争取多边支持的难度。以争取中国、印度、印尼与日本的支持为例,这四大国家在科技水平、政策优先事项以及国际角色定位上各有侧重,如何找到共同利益的交汇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例如,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强国,可能更多关注如何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保持主导地位,而印度则更加注重科技合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的潜力。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对区域合作的兴趣浓厚,但资源有限;日本虽然科技发达,但对东盟事务的兴趣多集中于经贸合作。
面对这些分歧,区域合作的非常重要,在当下并全球转型时代,单一国家难以独立应对所有挑战。通过科学外交,我们可以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框架,例如联合研究项目、跨国数据共享平台等,以提升区域科技整体竞争力。此外,我还与INGSA非洲主席一起探讨了全球原住民青年气候变化峰会的合作模式,希望借此为非洲与亚洲的科学外交提供借鉴。
通过此次论坛,我更加明确了马来西亚在科学外交中的潜力和定位。科学外交不仅是技术与知识的共享,更是一种建立信任与合作的艺术。在全球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超越国界的限制,将科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共同语言。布达佩斯之行让我意识到,虽然前方挑战重重,但只要目标明确、行动坚决,大马完全可以成为区域科学外交的枢纽,为全球科学治理贡献亚洲智慧与力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