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钦:赴华免签30天 有利深化马中合作


(吉隆坡23日讯)马华副总会长兼对华事务及“一带一路”委员会主席拿督陈德钦说,中国政府宣布扩大免签便利,特别是将马来西亚免签政策从15天延长至30天的举措,不仅是中国为马来西亚做出的又一项重大便利,也为马中建交50周年献上了另一份宝贵的“大礼”。此政策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经贸、旅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他今日在文告中说:“回顾2023年,中国已给予马来西亚免签15天的政策,而今天的延长政策则标志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与升华。随着这一政策落地,我们期待更多的马来西亚人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前往中国,体验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同时也希望更多中国游客能来到马来西亚,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ADVERTISEMENT
陈德钦期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马中两国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此次免签政策的扩大,不仅促进了民间互动,也为两国未来在经济、文化及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25日讯)马华副总会长兼槟州主席拿督陈德钦强烈质疑,2025/2026学年公立大学录取数据,曝露非土著学生录取比例仅约11至12%,而华裔生录取率更可能跌破10%,这不仅是教育公平的严重倒退,更是希盟政府及行动党部长在执政后失职与背叛选民信任的铁证。
他今日发表文告指出,根据大学中心单位线上申请系统的最新数据,公立大学共录取24万9999名学生,其中土著占22万893人,非土著仅2万9106人,这种悬殊的差距,已完全背离我国一贯所倡导的“多元公平”精神。
以往华裔生录取比例20至30%
他披露,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公立大学录取华裔学生的录取比例一般介于20至30%之间,如今却骤降至约一成左右,令人质疑希盟政府是否在高教政策上出现严重偏差。
“令人费解和震惊的是,在希盟与行动党领袖多次承诺会捍卫教育公平、保障华裔学生升学权利之后,现实却是非土著录取比例被压缩至仅一成多,几乎是历年来最低水平。
“若以非土著群体中的华裔比例推算,华裔生被录取的比例恐怕低于10%,若事实属实,这无疑是极不公平且令人无法接受的情况。”
没兑现“公平公正多元”承诺
陈德钦批评,希盟政府执政后,非但没有兑现“公平、公正、多元”的承诺,反而让华裔优秀生的升学道路愈发艰难,尤其是通过大马高级学校文凭成绩申请大学的学生,升学机会更是不断被挤压和边缘化。
苏仪芳:收生严重不公须检讨
对此,马青总秘书苏仪芳也质疑2025/2026学年的公立大学收生制度严重不公,并呼吁政府立即全面检讨现行政策,建立统一、透明及以成绩为本的大学入学制度。
“我国长期存在大学预科班与大马高等教育文凭两套不同入学管道,形成不公平的双轨制度。”
她说,预科班以90%土著及10%非土著的族群配额招生,并以内部评估为主,学生较易被录取进入公立大学;反观大马高级学校文凭学生须面对全国统一考试,加上课外活动积分的劣势,导致很多优秀生在大学中心单位线上系统中竞争处于下风。
“面对有限名额,许多成绩优异的非土著考生最终无奈被排除在公立大学之外。”
她认为国立大学入学制度的差异,严重削弱了高级学校文凭学生的竞争力与公平性。
“此数据与大学入学固打的数据吻合,意味着政府所谓的绩效制,实际上却把固打制隐藏在大学入学的制度上,企图通过鱼目混珠来蒙混过关。”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