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年來盛行的掃碼點餐,相信很多人對之又愛又恨。反對的聲音,大部分表示掃碼點餐不人性化,失去溫度。例如點餐時無法很好地向餐廳表達自己的訴求,如菜品的辣度、有什麼配料是不想加的;或是部分店家的網絡情況不佳導致難以順利點餐。再者就是覺得掃碼點餐對一些不熟悉在手機上操作的老年人來說是個累贅。
贊成的聲音,則包括覺得掃碼點餐更有效率。對於那些特別繁忙的店家,不需要苦等或依賴服務員就能自行下單。自己要吃的菜自己點,也不會因為與服務員的溝通不良而下錯單。
ADVERTISEMENT
我家中也有老人,去到掃碼點單的餐廳還是需要依靠我們去幫他們下單。我也曾經去過有些餐館由於網絡不好,掃碼點餐不太順利。所以那些反對的聲音我能理解。然而作為一個“I人”,我對掃碼點餐有一定的偏愛。
流行過一段時間的MBTI人格類型測試裡的“I人”與“E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I人”(Introvert)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社交場合可能感到不自在。“E人”(Extrovert)性格外向,善於交際和表達自己,也依賴於外界的反饋。
不需要多餘的溫度
對大部分時候都挺“I”的我來說,可以在家吃就不會在外頭吃,能夠點外賣的就儘量不會去堂食。但有時候我還是希望在假日獨自去外面逛逛,偶爾換個環境換個心境;有時也覺得有些食物打包回家吃少了些滋味。然而有些餐廳,是需要排隊點餐再入坐的。有些餐廳是入座看了菜單後,才招呼服務人員點餐。如果中間還需要加點甜品還是飲料,就需要再傳呼服務人員加點。
我每次一進到餐廳都選那些離入口及人潮最遠,最靠邊及最不輕易被發現的角落坐下。想要點餐時也不會去催喊服務人員,都是先等到跟哪位對上眼後才默默舉起手。如果那間餐廳有服務鈴,對我來說就是個幸運。如果能夠掃碼點餐,更是對我的救贖。我常常處於這種需要外食卻又容易感到各種尷尬與不安的境地。掃碼點餐的確能解除我這樣的困境。
我不需要人情味,不需要多餘的溫度,掃碼點餐幾乎能滿足我所有點餐的需求,我最多隻需要在飯後去掃碼結賬。點餐,等菜上桌,加上中途可能的加單,整套下來我只需要跟送餐上桌的服務人員說謝謝。店內如果用的是那種送餐機器人,在我心目中這家店就是個王炸!我會毫不吝嗇地在各種點評網給出五星好評。
我常去的一間“吃到飽”無限量供應的火鍋店,位於臺灣基隆港旁的好食城。除了剛開始點湯底需要跟服務人員對話,中間要加點肉品都是直接掃碼點餐,主食、醬料及飲料,得在公共自助區領取。而把肉品飲料送上來的,就是送餐機器人。每次機器人把餐點送到我桌子,冷冰冰的機器人帶給我的感受卻是無盡的溫暖。我不會擔心那兩顆閃爍著霓虹的電子眼是不是對我一個人吃火鍋產生疑問,也不會擔心它朝我翻白眼,覺得我點的太多還是吃的太多。
我在日本每次光顧的一間連鎖旋轉壽司店,一開始是機器取號,然後由工作人員領位入坐。過後就是自行在旋轉帶上取用那些已備好的壽司及菜品,也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點餐,並由旋轉帶送來。我就會因為這種都是自助式的點菜送菜方式,下次選擇餐廳時優先考慮這些商店。
還有一次,我在麻坡一間知名咖啡廳的櫃檯點了杯百香果茶芝士奶蓋,最後卻送上了一杯抹茶拿鐵芝士奶蓋。我問服務人員是不是上錯了,那位接我單子的服務員就走過來告知,剛才我點的就是抹茶拿鐵芝士奶蓋,他還再次跟我確認過了。我不討厭抹茶,所以照單全收了。但是我知道自己平常很少喝咖啡,如不是我口誤,就是服務人員聽錯了。那個時候我想,如果是個自助掃碼點餐就好了,就算是服務人員看錯單上錯飲料,至少我下的單是對的,還有跡可循,還我個清白。
當然,我還是尊重每間店自己的經營模式。但我對於願意為現代化、自動化點餐付出努力的店家更報以善意的支持,畢竟這是對“I人”的救贖。同時也希望店家保留傳統的紙質菜單,以提供更靈活的點餐方式,以防哪天系統崩潰,設備沒電;或是遇到無法自助點餐的客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