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紛紛擾擾,一個多元族群社區的凝聚力建立愈顯重要,而社區營造最關鍵因素就是人的參與,思考如何讓社區群眾“動”起來!
劉端嬪和顏嘉慧的“小人兒~芙蓉走透透!”親子活動讓孩子們跳脫課本內容,來到基督教堂、印度廟、清真寺、錫克廟探索,與友族對話,從中建立多元價值觀;來自霹靂森脈族的羅尼熱愛攝影,在活化部落居民的同時也與族人一起尋找原住民丟失的身分認同。
ADVERTISEMENT
參與親子活動 跳脫課本內容
“小人兒~芙蓉走透透!”親子活動2022年在森美蘭芙蓉萌芽,初衷是發掘花城各類生活面貌、探尋和體驗當地歷史文化、接觸與認識各族宗教和走進自然環境中學習。
顏嘉慧在幼兒園教書,劉端嬪則是一位兒童繪畫老師。趁著週末,一人導覽一人技術協助,從博物院、文化館到各民族宗教場所都是小人兒學習樂園,譬如屠妖節參觀芙蓉最大間的印度廟、聖誕節就去基督教堂、端午節就縫製粽子形狀的手工香包,體驗不同文化特色。
“我們也辦了兩次齋戒月參觀芙蓉達城清真寺的活動,讓小朋友瞭解齋戒、文化與習俗,還有品嚐傳統馬來美食和糕點。”在森美蘭馬來西亞華人穆斯林協會導覽下,親子們一起體驗穆斯林洗禮、祈禱、朝拜方向和《可蘭經》的知識。
小孩對多元文化接受度更大
“其實小孩的(多元文化)接受度更大,不太會有抗拒情緒,反而大人在清真寺裡會有很多顧慮和顧忌。”顏嘉慧說,清真寺人員拿出幾本《古蘭經》介紹時,大人沒有打開,因為印象中總覺得這對穆斯林是很神聖的,要慎重,反觀小朋友們早已滿滿好奇心地翻閱看看裡面藏什麼奧秘。
“只要保持禮貌,其實穆斯林並不介意。”
劉端嬪觀察到,陪同孩子的家長同樣對活動內容感新奇,甚至顯得更多興趣,這種樂於瞭解他族文化的態度都將影響孩子們如何看待多元社會。
“身為馬來西亞,我們全年都在慶祝民族節日,你不覺得我們很幸運嗎?”
設計活動精心策劃小遊戲
今年4月初,其中一人在臉書推廣小人兒活動時寫道,在華人農曆新年和開齋節之後,將帶小朋友們到芙蓉百年錫克廟(Gurdwara Sahib)認識錫克教和感受光明節的熱鬧,並與旁遮普人(Punjabi)共進午餐。
她們設計的每場活動都會精心策劃一個小遊戲或任務,如變身小記者採訪、畫畫填色、烹飪等,而參加錫克教光明節則是人物素描。
“錫克教的人物特徵突出,我們讓小人兒去觀察身邊的錫克人,然後畫出來。”劉端嬪說,小朋友會先隨機抽卡,比如抽到錫克奶奶、錫克男孩,在現場尋找到符合卡片描述的人後開始作畫。
“他們會跑去觀察錫克人的鼻子、眼睛、服裝打扮,除了觀察力,也鼓勵他們對四周感興趣,會想要去了解和細心觀察某一個人和某一物,而不是成天對著電話屏幕。”
小人兒走透透拓視野
人們常說 Tak kenal maka tak cinta(如果不瞭解就不會喜歡上),而小人兒走透透就是從最基本的各族生活方式,認識一支民族。
對顏嘉慧而言,這是一個讓孩子打開視野的機會:“我想要讓他們對世界產生好奇,會有想要去學習和探索的動力。”而當孩子從小對多元社會有多一分認識,長大後就會少一分偏見。
“孩子們會覺得原來旁錫克人很好相處,以後碰到就不會陌生,不會害怕被大人口中的‘孟加里(Mangali)’抓走,因為我們只是信仰不同,不同膚色不代表是壞人。”
劉端嬪也看到這些孩子的變化,打開心懷接收新事物、新的異族食物都是漸漸從一些不習慣到理解,然後相互包容的過程。
“生活上我們需要跟異族相處,孩子長大後在多元社群中的接受度和包容度就會比較容易接納與融入,在多元社會的生存能力也會提高。”
用影像藝術凝聚原住民社區
搬到吉隆坡前,森脈族羅尼在部落裡度過7年兒童歲月,跟著叔叔和爺爺上山下山,學習社旺(sewang)文化、傳統制藥和節慶時演奏的根鼓琅,這些與族人腳踩大地的共同記憶早已刻印在羅尼的骨子裡。
“到了城市以後我感受不到這種文化,只有放學或放假時爸爸會帶我們去河邊抓魚,去森林找食物。”
羅尼開始翻找博物館和圖書館文獻中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文化記載,直到成為攝影師,許多珍貴文化依舊沒被突出、不被記錄、難被傳承。
接著他發現老朋友們羞於承認是原住民,甚至輕視自己,間接導致多數以耆老口傳的部落文化和原住民智慧流失。越來越多原住民有機會受教育的同時,對族內文化的傳承卻在褪色。
“長輩們不太主動傳授手藝或文化給年輕人,後輩需要自發性地邊看邊做邊學,這跟上課老師教的學習方式很大不同。”羅尼成長於傳統轉變至現代化的時代,如今教小孩玩鼻笛(pensol)還得先叫他們坐下,再給出清楚指示,“換作以前我問長輩太多問題可能會被罵!”
他感嘆,許多父母為了生計變得更加忙碌,沒時間好好給孩子講故事,等於失去了聆聽口傳歷史的機會。
“我逐漸意識到這件事很重要,無論是找回文化,還是原住民的身分和尊嚴。”他下定決心回到部落,回饋原住民社區,第一步便是從他最熟悉的攝影開始。
撇開刻板印象 原住民也很酷
羅尼鏡頭下的原住民人像作品,最想撇開的就是外人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我們不邋遢,不是未開化,頭髮不一定是卷的,原住民也可以很酷。
他把原住民最美的瞬間定格,背景的樹林、河流、岩石壁是生活日常。“不少原住民看了照片會驚歎,沒想到他們可以很好看,從而變得更有自信併為族人身分感到自豪。”
2018年,羅尼和朋友成立了霹靂原住民文化藝術協會(PKKOAP)推廣原住民藝術、文化、風俗、服裝和樂器,連年舉辦從線上到線下的原住民傳統服裝比賽,從一開始200人參與到2021年的2700名參賽者,是羅尼4年來成功號召到的最大動員。
第一年的比賽由羅尼自掏腰包300令吉,後來一些原住民透過個人捐助支持,數額不大但積少成多,外界也來尋求合作,愈來愈多人加入進來舉辦這個能讓提高其能見度的活動。
“保留原住民傳統,我們不能全指望或責怪別人。”他清楚知道,要凝聚部落村民和社區營造的關鍵,就是自己人必須先“動”起來。
《Selamat Tibak》紀念原住民團結
“Selamat tibak ngkek semuak!(歡迎大家光臨)”
原住民歌手Endang Saliman的洪亮歌聲在山河間悠揚,無論你是誰、來自哪裡都歡迎認識森脈族,一個全世界唯獨大馬有的原住民族,在霹靂人口最多逾3萬人。
這首森脈語歌曲《Selamat Tibak》是羅尼、李淑瑩和音樂製作人U Wang合力推動完成的音樂,90%由原住民樂器配樂,歌詞是關於紀念收割胡麻稻後的豐收節“Senukak pai”及在社區生活中強大的土著祖先的團結精神。
其中一幕是在怡保旅遊區拍攝的快閃表演,李淑瑩剛開始還擔心怡保的民眾和遊客或對原住民難有共鳴,但沒想到效果意外的好。
“有人來看,有人給反應,最後一幕是各族一起跳舞,那刻我覺得原來音樂沒有國界,沒有區分聽懂或聽不懂,而是大家會被這首歌感動,然後想去跳舞,想跟原住民連接。”
對部落來說,這是一個不可思議且很需要勇氣的作品。恩鐺:“我不敢相信我能帶著朋友組成一支團隊,我很開心也很自豪,朋友們都很勇敢。
“各位原住民年輕人們,如果今天我跟朋友能做到,為何你們不一起來?堅持我們的傳統和身分,往前邁進,讓外面的人知道我們的存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