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与过去截然不同。教育部必须与时俱进,以全新的思维应对这一代学生所面临的挑战,而非用简单的方式敷衍了事。
ADVERTISEMENT
10月1日,坤成中学一名13岁初一女学生,坠楼身亡。
事件不只震惊坤成全校,和吉隆坡各独中,可能因为女死者在寻死前有在社媒发布视频,因此坠楼悲剧也在当晚引发社媒的疯传和哗然。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事发后表示,有关坤中女生坠楼案,教育部已接获校方所提呈的完整报告,事件将交由警方调查,而在调查报告正式出炉前,教育部将不给予任何的评论。教育部将随时为家属、校方及学生提供辅导咨询及必要援助。
可是至目前,坠楼悲剧已一个多月了,警方调查报告完成了吗?如果完成了,黄家和针对坤中坠楼案的回应是什么?还是,黄家和不小心淡忘了这件事?
11月7日,芙蓉中华中学一名16岁高一男学生,坠楼身亡。
同样的,全校震惊,网络疯传。校方和芙蓉警方都有回应,教育部没发表什么。不难让人把两起坠楼案联想在一起,一些网民质疑当今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
11月18日。槟城恒毅中学一名14岁初二女生,坠楼身亡。再一次,线上线下震惊哗然。
槟城教育局在事发后表示,已要求校方提交完整报告。掌管槟城卫生委员会的行政议员魏子森指出,槟州卫生局已安排心理辅导团队为该校师生提供适时的辅导及必要的援助。
坤中、芙中和恒中,都是国内备受推崇的优秀学府,尤其在华社中享有盛名。
这些年轻生命,都是一记记的警钟。然而,短短两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三起学生坠楼事件,无论是否彼此相关,都已足够成为警钟,值得社会正视和深思。
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指出,接连发生的3宗中学生坠楼案件,不禁怀疑我们是否正在面临“自杀传染”的现象。因此,通讯与多媒体内容论坛正在制定自杀报道指南,预计明年推出。
只是,社媒的疯传源于新闻报道吗?当然,媒体若能以更负责任的方式处理自杀新闻报道,对社会无疑有益。但,对于有效缓解当今学生面对的情绪压力问题,仅靠规范报道方式显然远远不够。
教育部在面对学生自杀问题时,往往通过派出辅导员来应对。这些辅导员是否足够专业?是否能够洞察个别学生所面临的困境?
当今时代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与过去截然不同。教育部必须与时俱进,以全新的思维应对这一代学生所面临的挑战,而非用简单的方式敷衍了事。
然而,做个样子,轻率应对问题的,何止教育部官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真正让人气愤的是,教育部为何是在小事上表现积极,反倒是在教育改革等更迫切需要去做的事不但拖泥带水,也欠缺敏感呢?
马来西亚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自然爱它(当然我更爱我的家乡砂拉越),可是当教育部突然一纸通令,告诉我们爱国是需要通过一枚5公分长,2.5公分宽的“辉煌条纹”扣章来表现,我和许多人一样,不但懵了,也心生疑窦。
从前,没有被指示佩戴扣章的我们,是不爱国,还是爱得不够深、不够透彻?此时我想起,自入学起,印在课业练习本背页的“国家原则”—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遵从法治、培养德行,我以为我们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也只要在生活中贯彻这5项原则就是爱国的最基本体现,但当突然冒出了这枚宣扬爱国的扣章,我不得不套一句网络流行语—原来是我肤浅了。
爱,原来不但需要说出口,还得透过挂在胸前的一枚小小扣章,这才叫着爱国啊!爱国是高尚的情操,是神圣不可侵犯,是不能被亵渎,所有与爱国有关的一切,理当是谨而慎之。但这枚本来是要体现新生代人人都爱国的扣章,却像是神秘似的被藏着掖着。从2月14日内阁通过,到3月26日对外公布,再到4月21日即将落实,间中仿佛只有供应商是生意触觉最敏锐的,消息一公布,社交媒体已经是涌现大量招生意的帖文。而原本消息应当是最灵通的媒体,这回反而被教育部滴水不漏的保密措施给“摆了一道”了。
如果说,家长和学生是被这突兀的宣布而措手不及也骂声四起,商家们则是虽然满怀错愕中却依然感激涕零,谢谢教育部在经商环境既低迷又竞争激烈的当儿,为他们注入一股经济的活水。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教育部说明,不但是中小学,和政府有关的院校,学生一律都得佩戴这枚“爱国”扣章。扣章上印的是马来西亚国旗,基本上只要是马来西亚人,没有人会不认识它吧?那么,一枚扣章是要如何激起新生代去思考何谓爱国呢?教育部没有确切说明,我只能随意揣测,也许是这份爱太深沉,深沉得需要借助映入彼此眼帘的一枚扣章去激发大家去思考,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这政策将在4月21日全面落实,既不是新学年开课,又不是什么有特殊含义的日子,为何不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和说明,也无法等到明年1月才正式落实。从2月14日的内阁通过,到未满2个月的落实日,我们不禁要问,有必要这么仓促落实吗?
教育部看来也不明白,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免费提供多少枚、也不是从校服到运动服再到制服都得佩戴,也不是低年级班的学生佩戴是否有安全隐患等,真正让人气愤的是,教育部为何是在小事上表现积极,反倒是在教育改革等更迫切需要去做的事不但拖泥带水,也欠缺敏感呢?
有道是“免费的东西其实是最贵的”,表面上每个学生都会获得2枚免费的扣章,绝没有需要家长买单,增加经济负担这回事。但别忘了,这仔细计算下来,放眼全国各地需要发出多少枚免费的扣章?至少以数百万枚计算的扣章总结下来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是教育部买单吗?不,这笔不菲的费用是靠全体纳税人来承担!
比扣章更重要,也更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有太多。如果说学生需要被教育爱国,那么有一些心态上需要重新被教育的老师更需要被关注,别告诉我脱口而出叫学生回中国去的老师只是个案、副校长被控非礼小学生也只是个人的问题,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在品德上有问题,如果纵容这类人继续在杏坛立足,我们能不为下一代的心理素质而忧心吗?
要真正认识马来西亚,热爱我们的国土,就从还原历史做起吧。我说的马来西亚是必须真正涵盖东马,打开历史课本,关于东马的历史太少,在长期资料不全的教育洗脑之下,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东马是组成马来西亚的重要一部分,更不知道1963年建国契约的重要性。当一些西马人语带埋怨为何只能入境砂沙30天却不知这就是东马享有的移民自主权。这些基本知识的匮乏更迫切需要让一代又一代的大马人所了解,难道这些还不比一枚扣章来得重要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