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必須以務實的態度,來設計配套機制,確保措施長期有效,那麼這些防範手段才有可能真正改變我國重型車輛司機的駕駛行為。
針對最近國內重型車輛頻繁肇禍,交通部長陸兆福表示,交通部正探討在重型車輛安裝實時監控系統,及閉路電視攝像頭的建議,以提升駕駛安全。
ADVERTISEMENT
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利用技術手段減少交通事故並非新鮮事。這些措施諸如在高速公路設置超速監測器、為公共交通安裝超速提醒系統,甚至為重型車輛配備類似“黑箱”的行車記錄儀等,都曾經一一的實行過。
毫無疑問,這些措施無不具有良好的初衷,也都曾在初期發揮作用。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措施便逐漸被人們淡化,甚至悄然消失。
因此,問題顯然不在於技術手段本身,而在於執行的力度與持續性。我國如何確保道路安全措施,能夠從短期應急走向長期有效,才是交通部管理隊伍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關鍵。
道路安全技術措施之所以“曇花一現”並非偶然,執行力不足便是其中一個因素。
許多措施在初期依靠強而有力的宣傳和執法,但是隨著公眾關注度降低,執行便逐漸鬆懈,最終導致相關措施形同虛設。而維護成本高昂,也是掣肘之一。
設備的維護和更新需要長期投入,無論是政府還是運輸企業,若缺乏長期規劃,往往難以支撐下去。
對於交通部長陸兆福此次提出的實時監控系統建議,無疑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如果能有效實施,這一技術將為減少人為因素引發的交通事故,提供了重要保障。尤其在監控司機疲勞駕駛、違規行為等方面具備優勢。但與此同時,我們要正視措施長期落實的挑戰。
如前所述,成本問題將是首要挑戰。因為安裝與維護監控設備的費用不菲,特別是對中小型運輸企業而言。如果缺乏合理的分擔機制,措施推行勢必困難重重。
另一方面,即便設備安裝完成,能否長期正常運作仍是問題。
因此,交通部需要建立持續的監督機制,確保系統真正發揮作用,而非僅僅作為“又一次”的應急手段。
實際上技術手段再先進,若缺乏長期執行力,最終只能淪為擺設。交通部在規劃新措施時,需從以往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所以即使實時監控系統,能夠有效提高道路安全,但僅有工具遠遠不夠。
我國道路安全政策的核心問題,始終在於執行和持續性。
有鑑於此,交通部必須以務實的態度,來設計配套機制,確保措施長期有效,那麼這些防範手段才有可能真正改變我國重型車輛司機的駕駛行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