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研究报告都无法取代切实的执行,再多的承诺也无法弥补时间的流逝。因此,陆路交通局理应展现出更大的决心和魄力,让随身摄像机计划从“研究阶段”真正迈向“执行阶段”。
我国执法人员随身佩戴摄像机的计划,有关当局已经多次提及,虽然有一些部门已经开始执行,可惜计划仍未能达到全面落实到位。陆路交通局副总监贾兹马尼日前便表示,该部门的这项计划依然停留在初步研究阶段,尚未有明确的落实时间表。对于计划推展缓慢,让人们感慨究竟何时,才能让这个措施从“只闻其声”变为切实行动。
ADVERTISEMENT
众所周知,随身摄像机的推广,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提升执法透明度。执法人员通过佩戴随身摄像机,记录下执法的全过程,不仅为执法行为提供客观证据,也成为公众监督执法的有效渠道,帮助化解公众对执法不当或偏袒行为的疑虑。
对执法者而言,随身摄像机是一面镜子,可以督促自身行为的规范化;对公众而言,这是一道屏障,能够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不公与误解。因此,推广这一技术不应仅是纸上谈兵,而必须成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实际上,早在去年,交通部副部长哈斯比哈比波拉就曾在国会提及这项计划,并表示正对技术、法律、财务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然而一年过去,进展仍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当局似乎过于依赖“研究”的名义来拖延决策,却未能制定清晰的时间表或试点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随身摄像机的技术并非新生事物,其实施的可行性已被多个国家证实。我国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经验,而不必重新从零开始。无限期的“研究”不仅耗费资源,更会让公众对政策落实的信心逐步消磨。
其实当局必须明确时间表,向公众交代研究进度、试点安排及最终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因为透明的规划和公开的信息,能够进一步加强民众对政策的支持。由于近年执法者面对的不信任情绪屡见不鲜,使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计划的意义超越单纯的设备使用,成为建立公众信任的重要契机。然而,信任无法建立在无限期的等待之上。当局必须意识到,拖延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再多的研究报告都无法取代切实的执行,再多的承诺也无法弥补时间的流逝。因此,陆路交通局理应展现出更大的决心和魄力,让随身摄像机计划从“研究阶段”真正迈向“执行阶段”。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