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經過4年的努力,雪隆歷史與文化遺產之友協會(PESAWA,簡稱“歷文之友”)於2024年11月22日收到雪蘭莪州鵝嘜縣土地局的通知,根據雪州政府於2024年9月5日發佈的憲報,依據《國家土地法典》第62條,鵝嘜縣Mukim Batu Lot 75114的土地被正式保留為非穆斯林墓地,並指定由歷文之友負責管理。相關新聞請點擊:513墓園列保留地 歷文之友:終放下心頭大石
又一年,513。 每年臨近這一天,書寫513相關內容,都有讀者留言質疑“為什麼又要談起513?”或許我們應該把這個問題倒過來問,“為什麼不談513?”
ADVERTISEMENT
超過半個世紀,513事件像鬼魅籠罩在族群之間。 想要除魅,無疑就得正視它,談論它。 那麼513事件,可以怎麼談?
2023年513事件54週年之際,歷史與文化遺產之友學會(歷文之友,PESAWA)分別舉辦了馬來語、英語和華語的導覽會,帶領參與民眾參訪位於雙溪毛糯的513墓園及附近的麻風病院社區“希望之谷”。其中,馬來語場次是與馬來亞大學歷史系合作,不少馬來青年參與其中。

導覽活動上,他們安排參與者獻花,並講解513事件前後發生的相關事件。其中包括,衝突後國會停擺,國家行動理事會(MAGERAN)成立並接管國家行政運作。
自2017年停車場風波後,雙溪毛糯513墓園成功保留下來,歷文之友每年都會舉辦公祭儀式。該會秘書劉敬透露,2023年特別增設三語導覽會及青年對話會。他們邀請不同族群的年輕人,聚集隆雪華堂,對談有關513事件的看法。
對話會有華語和馬來語場次,據劉敬觀察,這些年輕朋友都深刻認識到513事件是一場悲劇。而對於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們多是知道卻不敢提。
28歲的劉敬是歷文之友年紀最輕的成員,說起以年輕人為主的對話會,他說,“以後要接手這份工作(513事件轉型正義)的就是年輕人。那麼未來的國家主人翁怎麼看待這事情?他們是否已經放下、寬心了呢?還是已經用一種比較平和的心態去看?”唯有當大家都對事件不再有顧忌,不再抱有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才能進一步推動轉型正義,要求政府解密當時檔案資料等。

為過去的受害者發聲
那,什麼又是轉型正義?根據國際轉型正義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ICTJ)官網介紹,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指的是社會如何回應過去大規模且嚴重侵犯人權的問題。轉型正義最關乎的是受害者,方法包括還原真相、財務賠償、司法追究、紀念受害者等。
臺灣於1947年暴發228事件後開啟長達38年56天的長期戒嚴,引發白色恐怖,228事件成為歷史禁忌,直到1990年代後才開始有平反運動。劉敬認為,我國可以借鑑臺灣的作法,因為513事件同樣是國家暴力的悲劇,而少數民族權益在513事件後受到影響,新經濟政策也是這段歷史事件的副產品。
“轉型正義,用白話來說是希望還給受難者和所有不公的事一個公平,不管是賠償,或者國家作為一個單位去道歉。”劉敬說,化作實際工作,歷文之友的短期計劃就是爭取真正保留513墓園,中期計劃是要求政府解密當時的文件,長期就是國家對受難者的道歉及賠償等。
探尋穆斯林遇難者墓園
513事件的討論多集中在華社,而當年華裔死傷也較為慘重。但這不代表沒有其他族裔的死難者,雙溪毛糯513墓園就有2名巫裔和2名印裔死難者的墓碑。其實,在吉隆坡文良港首都花園(Taman Ibu Kota)的穆斯林墓園,也有一小片墓地埋葬了513事件死難者,共立了11座墓碑。


歷文之友主席陳松青表示,他們正聯絡該墓園管理員,尋求安排參訪。負責聯絡的劉敬透露,墓園管理者的態度非常積極,唯還未安排到時間。陳松青說,除了參訪,他們也想向當年的巫裔死難者表達哀思、哀悼,希望引起馬來社會的注意,進一步打開對話。
4月19日,本刊前往首都花園穆斯林墓園,正值開齋節後的Syawal月,可見一些穆斯林前來掃墓。根據513事件口述歷史《在傷口上重生》的地圖記錄,很快便在偌大的墓園找到513事件死難者的11座墓碑。
墓碑群被紅磚圍起,小腿高的圍牆有些崩塌,一些墓碑雜草高得遮住碑文。墓碑設計各異,一些碑文已經脫漆,看不清文字,但隱約看見死亡日期皆在1969年5月13日後幾天。

墓園管理員透露,近年有些許華裔前來考察墓碑,拍照記錄,他們並不阻止。他並不清楚513死難者墓碑的故事,因此不便受訪,需另外安排知情者來分享。唯,他們年紀大了,加上Syawal月比較忙碌,一時無法安排。他沒有回絕本刊邀訪,只是需要時間協調。
政局顧慮無阻追求和解
走過半個世紀,513事件因2018年政權輪替,政治氛圍改變,談論空間得以鬆動。但很快地在2020年後,馬來西亞經歷幾場急促的政變,政局分為希盟、國盟與國陣三股主要勢力。2022年第十五屆全國大選破天荒成立希盟聯手國陣的團結政府,另一邊廂伊黨大勝,結合馬來民族主義與伊斯蘭宗教的“綠潮”逐漸成型。
馬來西亞經歷政治大洗牌,對談論513事件有何影響?陳松青認為,換作10年前還會有政治人物高舉馬來短劍呼喊民族主義的口號。但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後,馬來群體也不再容易被這些話語愚弄,至多可能在鄉區挑起一些情緒。他覺得,馬來年輕一代若沒有特地接觸,很多人可能是“513盲”,對那段歷史毫不知情。至於華社年輕一代對513事件的認知不深,陳松青認為這也是華社長期視之為禁忌,不去談論的結果。
問陳松青,政局變得更為複雜,處理513課題是否多了幾分顧慮?“我覺得我們的顧慮並不太大。”歷文之友要推動的是種族與社會的和解,在這片513死難者墓園上建立的紀念公園絕非紀念仇恨,而是宣揚和平、種族和解的公園。
“最重要的就是,還原當年的歷史,要給死難者一個交代。”

2024年513事件55週年紀念公祭將於5月18日上午9時至10時舉行,環節包括全體默哀、各大宗教代表祈禱及獻花。民眾受促於上午8時30分抵達報到,Waze導航可循https://waze.com/ul/hw284rcu6r。詳情可洽:劉敬 (011-1143 4178)、陳松青(019-388 5309)。
【513事件相關書籍】
01.《May 13: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 the Malaysian Riots of 1969》(柯嘉遜,SUARAM)/華文譯版《513解密文件》
02.《13 Mei 1969 Di Kuala Lumpur》(Abdul Rahman Ibrahim,DBP出版)
03.《13th May 1969: A Historical Survey of Sino-Malays Relations》(Leon Comber,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Ltd. 出版)/馬來文譯版《Peristiwa 13 Mei: Sejarah Perhubungan Melayu-Cina》(IBS Buku出版)
04.《在傷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個人口述敘事》(五一三事件口述歷史小組編,文運出版)/英文譯版《Life After: Oral Histories of The May 13 Incident》
05. 513事件官方報告書《The May 13 Tragedy: A Report》(國家行動理事會於1969年10月9日發布,可在聯邦法院網站下載。https://eprints.kehakiman.gov.my/33002/)
06.《May 13,1969:Racial Riots:A SECURITY PERSPECTIVE》(Dato’ Nordin Yusof,Casamas Resources Sdn Bhd出版)
(原稿上傳於02/05/2024)
相關報道: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吉隆坡21日讯)张吉安改编自513事件幸存者故事的电影《五月雪》,荣获《2024吉隆坡影评人协会颁奖礼》(Anugerah Majlis Pengkritik Filem Kuala Lumpur2024)最佳电影及最佳编剧奖,抱走2奖成为最大赢家。
苏珊兰克斯特封后
《2024吉隆坡影评人协会颁奖礼》共有8个奖项提名,今日公布得奖名单,《五月雪》荣获2项大奖─最佳电影及最佳剧本奖,而陈泽耀(阿哲)在电影《Gold》中扮演残奥羽球金牌得主谢儮好,则为他拿下最佳男主角奖;另外,大马女演员苏珊兰克斯特(Susan Lankester)就凭电影《雨城》击败《五月雪》的万芳,赢得最佳女主角奖。
而入围6项提名的电影《Kahar:Kapla High Council》,最后拿下最佳导演奖;Eman Manan及Sweet Qismina分别凭电影《Takluk:Lahad Datu》和《Babah》获得最佳男、女配角奖,《Takluk:Lahad Datu》的摄影师陈得志同时也获颁最佳摄影奖。
张吉安:电影旅程尚未结束
张吉安稍后在脸书报喜及发表感谢文,他把荣耀献给“513事件”的遇难者和家属,
写道:“感谢《吉隆坡影评人协会颁奖礼AMPFKL》颁赐最佳电影和最佳编剧奖予《五月雪》。身为本土电影人,欣喜马来西亚有个‘吉隆坡影评人协会’,成立于2011年,由国内电影学者、专业影评作者和媒体人组成,评选国内各语言类型作品。”
他同时也透露,2025依然是个马不停蹄的一年,电影旅程尚未结束,《五月雪》接下来受邀于4月4日在美国UCLA大学James Bridges Theater放映和映后讲座,“我们相约在LA!”
《2024吉隆坡影评人协会》得奖名单:
最佳电影:《五月雪》
最佳导演:Razaisyam Rashid《Kahar:Kapla High Council》
最佳男主角:陈泽耀《Gold》
最佳女主角:苏珊兰克斯特《雨城》
最佳男配角:Eman Manan《Takluk:Lahad Datu》
最佳女配角:Sweet Qismina《Babah》
最佳编剧:张吉安《五月雪》
最佳摄影:陈得志《Takluk:Lahad Datu》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