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在她仍然懵懂腼腆的6岁那年,偶然被幼儿园老师拉去“临时充数”,跟随着大队练习跳舞,从中发现跳舞带给她的快乐,自此也敦促着她一直在寻找这份快乐。
五年级那年,机会来了,在得知一位老师在找学生跳舞时,她鼓起勇气向老师自荐。此后,六年级教师节的舞蹈节目成了她的期待。14岁时,她误打误撞加入直凉华侨国民型华文中学何丽玲老师开办的舞蹈学会。
在舞蹈学会沉浸多年,她深刻体会到兼顾学业与兴趣的重要性,唯有自强,才能维持她所热爱的舞蹈。于是在她的努力下,顺利完成国立大学教育系学士学位。
作为大学文艺团唯一的华人舞者,她发现多元文化的精彩,倾向于文化艺术交融的璀璨,大学4年内获得全校最佳大学生领袖奖(文化级)和在舞蹈比赛中荣获最佳马来传统舞蹈女演员,同时有机会远赴越南、伦敦、爱尔兰和菲律宾等国参与文化交流盛会。
“有梦想就应当尝试与追求,唯有认真努力过,将来才不会懊悔!”
在踏入社会后的一年与舞蹈绝缘,令她怅然若失,基于没有舞蹈专业文凭,她不敢也没信心开设舞蹈工作室。为免将来懊悔,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独自到马来西亚国家文化艺术遗产学院(ASWARA)面试,黄结游老师给了她不少建议。
当时26岁芳龄的她,与一群只有18至20岁出头的同学一起上课,她的成绩出类拔萃,也获得院校优秀生榜,在该学院3年全面性的舞蹈教育制度下蜕变成蝶。虽然毕业后卡在疫情大关,无法展翅高飞,但也让她有机会反思如何发挥所长。
家人支持是最大后盾
在黄结游老师和黄慈颖学姐的提点及讲师的帮助下,她最终成功申请到中国北京舞蹈学院的硕士课程,同时也获得“外国人一带一路奖学金”。当时为住宿费、生活费等杂费发愁的她,原本觉得希望破灭了,哭了几天,父亲一句话当头棒喝:“只要认定了,就努力完成,无论过程多么坎坷,只为目标前进”。
家人的爱与支持是最大的后盾,随即她以各种兼职来筹钱。基于3年课程的前大半因疫情需留马通过在线上课,她兼职ASWARA舞蹈系助教及好几所舞蹈机构的舞蹈教师。
工作之余,她积极完成北舞硕士社会实践的学分,参加舞蹈比赛、表演和生活营,有时一边线上听课,一边忙着化妆准备演出。在这过程中,她学到不求回报,所以会免费授课,为儿童之家的孩子上舞蹈课。
奖学金被削减感无助
2023年2月末,带着澎湃的心,她终于来到了北京舞蹈学院开始如实的舞蹈研究生生涯,靠着之前兼职的收入及家人每个月数百令吉的帮补,省吃俭用,顺利度过一个学期。
在她最后一学年,由于政策变化,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数额被削减一半,她很想找个兼职却又不能触犯外国留学生禁止兼职的法律,无助的她忍着泪水向家人求助。
“当下,我觉得自己自私,若不是我一味追求舞蹈梦,家人也不会为了我劳累,需要筹集学费。”
所幸开学时有几位新生选择弃权,多出的奖学金数额就顺给余下几位学生,刚好她也在其内,全额奖学金总算保住了。这样的经历,让她成长不少。
为马多元文化感骄傲
在读期间,她通过中外文化交流营等活动展示大马多元种族的文化,呈献过马来传统舞蹈“迎浪”(Inang)和印度婆罗多古典舞。跨国度、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让她体验丰富的异国文化风采,也为大马不同文化的独特与融合感到骄傲。
她也感谢导师郭磊教授提升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建立“真、善、美”的根基。毕业后,她被中国湛江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聘为舞蹈系专任教师,展开新的篇章。
“虽然我的舞蹈生涯起步很晚,但是我没放弃寻找,希望我与跳舞的缘分能够持续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