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在她仍然懵懂靦腆的6歲那年,偶然被幼兒園老師拉去“臨時充數”,跟隨著大隊練習跳舞,從中發現跳舞帶給她的快樂,自此也敦促著她一直在尋找這份快樂。
五年級那年,機會來了,在得知一位老師在找學生跳舞時,她鼓起勇氣向老師自薦。此後,六年級教師節的舞蹈節目成了她的期待。14歲時,她誤打誤撞加入直涼華僑國民型華文中學何麗玲老師開辦的舞蹈學會。
在舞蹈學會沉浸多年,她深刻體會到兼顧學業與興趣的重要性,唯有自強,才能維持她所熱愛的舞蹈。於是在她的努力下,順利完成國立大學教育系學士學位。
作為大學文藝團唯一的華人舞者,她發現多元文化的精彩,傾向於文化藝術交融的璀璨,大學4年內獲得全校最佳大學生領袖獎(文化級)和在舞蹈比賽中榮獲最佳馬來傳統舞蹈女演員,同時有機會遠赴越南、倫敦、愛爾蘭和菲律賓等國參與文化交流盛會。
“有夢想就應當嘗試與追求,唯有認真努力過,將來才不會懊悔!”
在踏入社會後的一年與舞蹈絕緣,令她悵然若失,基於沒有舞蹈專業文憑,她不敢也沒信心開設舞蹈工作室。為免將來懊悔,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獨自到馬來西亞國家文化藝術遺產學院(ASWARA)面試,黃結遊老師給了她不少建議。
當時26歲芳齡的她,與一群只有18至20歲出頭的同學一起上課,她的成績出類拔萃,也獲得院校優秀生榜,在該學院3年全面性的舞蹈教育制度下蛻變成蝶。雖然畢業後卡在疫情大關,無法展翅高飛,但也讓她有機會反思如何發揮所長。
家人支持是最大後盾
在黃結遊老師和黃慈穎學姐的提點及講師的幫助下,她最終成功申請到中國北京舞蹈學院的碩士課程,同時也獲得“外國人一帶一路獎學金”。當時為住宿費、生活費等雜費發愁的她,原本覺得希望破滅了,哭了幾天,父親一句話當頭棒喝:“只要認定了,就努力完成,無論過程多麼坎坷,只為目標前進”。
家人的愛與支持是最大的後盾,隨即她以各種兼職來籌錢。基於3年課程的前大半因疫情需留馬通過在線上課,她兼職ASWARA舞蹈系助教及好幾所舞蹈機構的舞蹈教師。
工作之餘,她積極完成北舞碩士社會實踐的學分,參加舞蹈比賽、表演和生活營,有時一邊線上聽課,一邊忙著化妝準備演出。在這過程中,她學到不求回報,所以會免費授課,為兒童之家的孩子上舞蹈課。
獎學金被削減感無助
2023年2月末,帶著澎湃的心,她終於來到了北京舞蹈學院開始如實的舞蹈研究生生涯,靠著之前兼職的收入及家人每個月數百令吉的幫補,省吃儉用,順利度過一個學期。
在她最後一學年,由於政策變化,外國留學生的獎學金數額被削減一半,她很想找個兼職卻又不能觸犯外國留學生禁止兼職的法律,無助的她忍著淚水向家人求助。
“當下,我覺得自己自私,若不是我一味追求舞蹈夢,家人也不會為了我勞累,需要籌集學費。”
所幸開學時有幾位新生選擇棄權,多出的獎學金數額就順給餘下幾位學生,剛好她也在其內,全額獎學金總算保住了。這樣的經歷,讓她成長不少。
為馬多元文化感驕傲
在讀期間,她通過中外文化交流營等活動展示大馬多元種族的文化,呈獻過馬來傳統舞蹈“迎浪”(Inang)和印度婆羅多古典舞。跨國度、跨文化和跨語言的交流,讓她體驗豐富的異國文化風采,也為大馬不同文化的獨特與融合感到驕傲。
她也感謝導師郭磊教授提升學生汲取知識的能力,為學生建立“真、善、美”的根基。畢業後,她被中國湛江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聘為舞蹈系專任教師,展開新的篇章。
“雖然我的舞蹈生涯起步很晚,但是我沒放棄尋找,希望我與跳舞的緣分能夠持續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