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没事叨叨

|
发布: 7:30am 27/11/2024

詹雪梅

没事叨叨

塑料微粒

碳排放量

减塑

詹雪梅

没事叨叨

塑料微粒

碳排放量

减塑

詹雪梅.减塑很难,更要加紧!

很迫切,政府必须加紧拟定有效的策略,引导人民从自己做起。

ADVERTISEMENT

从2022年开始谈判的《全球塑胶公约》,终于在本周一于韩国釜山进行最终谈判。

历时两年7个月,有意促成全球结盟终结塑胶的谈判,看来不太容易达成在2040年前实现减少塑胶产量60%的目标。为地球和人类创建一个无塑胶未来的理念很美好,但也很艰难。

我们与塑料亲密共存了这么多年,好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减塑、禁塑?大部人依旧“好端端”地大量使用塑料,尤其是塑袋,却不知我们已因为多得无法负担的塑料垃圾,陷入了惨兮兮的境地。

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已习惯于将很多塑料品当成即抛式的“必需品”,购物和外带饮食一旦少了塑料袋,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盒及杯,彷佛就无法完成买卖了。

为了满足生活方便的需求,塑料品无节制地大量被制造,仅近10年的塑料产量便已超过20世纪100年来的总产量。2018年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估计,自195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了90亿吨的塑胶。

估计全球塑胶垃圾将在40年内暴增近2倍,从2019年的3.53亿吨,翻倍到2060年的10亿吨,然而废弃塑胶却只有一成被回收。意思是其余的都成了垃圾或被掩埋、焚烧或留在环境中,甚至成为有毒废弃物,毒害环境、大地和所有生物。

目前每年有1100万吨塑胶垃圾流入海中,这个概念的具体图像是,每分钟便有一辆垃圾车将满满的塑胶垃圾倾倒入海洋之中。

除了入海流的,和被丢弃在陆地上的可见塑料垃圾,还有一些是不可见的,像是漂浮在我们周遭的幽灵,随时在不知不觉中附身,侵蚀我们的健康。

塑料微粒能透过各种管道进入我们的体内,或进入食物链被鱼和动物吞食,再被我们吞入腹中。

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曾有一份报告指出,人类平均每周“摄取”的塑胶量约5克,相当于一张信用卡。

5年后的今天,我们吃掉的信用卡,应该不止这个量了。在不知情下“接纳”塑料微粒的我们,要付出的代价是面对心血管、呼吸系统、脑部及其他身体器官病变的可能。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极端天气问题就更不用说了。

尽管如此,多数人依然对塑料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和友好,以致减塑运动迄今难见显著效果。

许多超市工作人员依旧习惯“友善”地提供足够,甚至过多的塑胶袋,比如冷冻食品必须各别放入一个塑胶袋内,不能和其他包装食品共袋。鲜果和蔬菜无论有没有各别包装袋,也都分类装入一袋,清洁剂之类的日用品更须另装一袋,即使只是一小瓶洗碗液或洗发精。

有时,买件小物品,随手便可塞进包包里带走,可是收银员,仍会抽出个小塑胶装入。即使把塑胶袋退回,收银员也会而热情地说:“拿走吧,不收钱的。”能多大方提供塑料袋,就被解读为对顾客有多亲切与体贴。

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塑料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了我们的未来。西方文明领先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伤害,但遭受苦果的却未必是他们。

在美国每人平均约为在中国的两倍,同时约为最贫穷国家的七倍,然而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这课题上,并没有相应负上更多的责任。

如果我们依然不提高自我警觉,继续承接源于西方的对环境不负责任,以及危害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会比西方发达国家承受更多的苦难。

减塑很迫切,政府必须加紧拟定有效的策略,引导人民从自己做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