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没事叨叨

|
发布: 7:30am 27/11/2024

詹雪梅

没事叨叨

塑料微粒

碳排放量

减塑

詹雪梅

没事叨叨

塑料微粒

碳排放量

减塑

詹雪梅.減塑很難,更要加緊!

減塑很迫切,政府必須加緊擬定有效的策略,引導人民從自己做起。

ADVERTISEMENT

從2022年開始談判的《全球塑膠公約》,終於在本週一於韓國釜山進行最終談判。

歷時兩年7個月,有意促成全球結盟終結塑膠的談判,看來不太容易達成在2040年前實現減少塑膠產量60%的目標。為地球和人類創建一個無塑膠未來的理念很美好,但也很艱難。

我們與塑料親密共存了這麼多年,好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減塑、禁塑?大部人依舊“好端端”地大量使用塑料,尤其是塑袋,卻不知我們已因為多得無法負擔的塑料垃圾,陷入了慘兮兮的境地。

近二三十年來,人們已習慣於將很多塑料品當成即拋式的“必需品”,購物和外帶飲食一旦少了塑料袋,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盒及杯,彷佛就無法完成買賣了。

為了滿足生活方便的需求,塑料品無節制地大量被製造,僅近10年的塑料產量便已超過20世紀100年來的總產量。2018年聯合國在一份報告中估計,自1950年代以來,全球製造了90億噸的塑膠。

估計全球塑膠垃圾將在40年內暴增近2倍,從2019年的3.53億噸,翻倍到2060年的10億噸,然而廢棄塑膠卻只有一成被回收。意思是其餘的都成了垃圾或被掩埋、焚燒或留在環境中,甚至成為有毒廢棄物,毒害環境、大地和所有生物。

目前每年有11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中,這個概念的具體圖像是,每分鐘便有一輛垃圾車將滿滿的塑膠垃圾傾倒入海洋之中。

除了入海流的,和被丟棄在陸地上的可見塑料垃圾,還有一些是不可見的,像是漂浮在我們周遭的幽靈,隨時在不知不覺中附身,侵蝕我們的健康。

塑料微粒能透過各種管道進入我們的體內,或進入食物鏈被魚和動物吞食,再被我們吞入腹中。

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曾有一份報告指出,人類平均每週“攝取”的塑膠量約5克,相當於一張信用卡。

5年後的今天,我們吃掉的信用卡,應該不止這個量了。在不知情下“接納”塑料微粒的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是面對心血管、呼吸系統、腦部及其他身體器官病變的可能。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極端天氣問題就更不用說了。

儘管如此,多數人依然對塑料表現出強烈的依賴和友好,以致減塑運動迄今難見顯著效果。

許多超市工作人員依舊習慣“友善”地提供足夠,甚至過多的塑膠袋,比如冷凍食品必須各別放入一個塑膠袋內,不能和其他包裝食品共袋。鮮果和蔬菜無論有沒有各別包裝袋,也都分類裝入一袋,清潔劑之類的日用品更須另裝一袋,即使只是一小瓶洗碗液或洗髮精。

有時,買件小物品,隨手便可塞進包包裡帶走,可是收銀員,仍會抽出個小塑膠裝入。即使把塑膠袋退回,收銀員也會而熱情地說:“拿走吧,不收錢的。”能多大方提供塑料袋,就被解讀為對顧客有多親切與體貼。

源自西方發達國家的塑料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了我們的未來。西方文明領先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和傷害,但遭受苦果的卻未必是他們。

在美國每人平均約為在中國的兩倍,同時約為最貧窮國家的七倍,然而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這課題上,並沒有相應負上更多的責任。

如果我們依然不提高自我警覺,繼續承接源於西方的對環境不負責任,以及危害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會比西方發達國家承受更多的苦難。

減塑很迫切,政府必須加緊擬定有效的策略,引導人民從自己做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