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們00後要求很高。”一個面試官聽了我的薪資要求後如是說道。聽見這句調侃,內心其實有些不愉快,畢竟這句調侃大有質疑我能力,認為我好高騖遠或是自視甚高的潛在含義。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出於好意的間接提醒,讓我知道我的薪資期望和市場或公司的標準脫節了。但無論哪一種,都是在說:你的要求不切實際。
ADVERTISEMENT
依稀記得實習還沒結束,家裡就詢問我是否找到了工作,又或是問我實習的公司有沒讓我轉正。家人的關心自然是善意的,不過這些善意多多少少還是讓我感受到了一點壓力,不再擁有學生這層身分後,我很難心安理得地一直待在家裡。與此同時還會有一些同儕壓力,許多朋友畢業後都迅速找到了知名公司的職位,起薪也都很可觀。我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業發展,然而待業期間還是會不自覺地與他們比較,覺得自己落後或者不如別人。
畢業生妥協接受低薪
一些公司會通過求職網站向我發來面試邀請,許多朋友或是家人知道後都建議我去面試。雖然我內心深知這些都不是我屬意的工作,也不符合我的職業規劃,去面試了也是浪費彼此的時間,但當時還沒得到任何錄用通知的我在心理壓力下還是接受了部分公司的面試邀請,也便有了被面試官調侃薪資要求太高的經歷。
幸運的是兩個多月後,我成功找到了一份算是符合自身期待的工作。儘管待業期僅有兩個多月,可我仍然深刻體會到,若待業時間過長,確實會讓人不自覺地開始懷疑自我。讀大學時就聽過很多人說現在的文憑不值錢,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又或是囑咐畢業生剛出社會要求不要太高,先慢慢累積經驗,之後有能力再向老闆要求更高的薪資。我不能說這些話是錯的,畢竟現實的例子要多少有多少。然而,盲目貶低應屆畢業生的價值和能力對就業市場來說真的是健康的嗎?我對此感到懷疑。
在當前的勞動力市場中,求職者和僱主之間的權力關係本就失衡。僱主掌握著更多的市場信息和資源,在談判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這種背景下,長期鼓勵應屆畢業生妥協、接受低薪,不僅會壓低人才的價值,更會形成一種“低期望-低迴報”的惡性循環。“我要讓老闆知道便宜沒好貨”的網絡流行語,正反映了社會對低薪現象的普遍不滿。
我可以理解職場的現實是複雜而多維的,薪資水平不僅取決於個人能力,還受到市場供需、企業預算以及行業發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然而,如果當初我輕易降低了自己的要求,或許就無法得到現在的職位。儘管如此,我並非主張大家都不要降低期望。每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是獨特的,我的情況並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職業規劃需要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價值審慎評估,並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不久前,我和我的華文老師聊起各自的近況時自我調侃了一句:“我現在算是失業人士。”
老師回應我:“不是失業,是待業。”
“失業”和“待業”有著微妙的區別。失業似乎意味著無所作為,待業則意味著正在積極尋找機會,這個過程是充滿希望與可能的。祝福所有還在求職的朋友面對任何環境都能保持耐心與信念,最終找到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機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