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訊)馬股第三季財報告終於告一段落,由於馬幣兌美元匯率在這段期間顯著走強13%,分析員認為,這導致上市公司整體淨利被扭曲,撇開這個原因,追蹤的上市公司淨利增幅從上半年18%收窄至4%,不過首9個月正常化淨利升高13%,佔全年目標的75%,估計全年淨利可雙位數增長,近期馬股弱勢無疑是進場良機。
ADVERTISEMENT
馬幣第三季升值13%
銀河證券國際研究主管哲漢今日在報告指出,馬幣兌美元匯率過去幾年都走貶,反而今年第三季期間卻升值13%,從6月底的4.72走高至9月底的4.13水平,而這個顯著的反轉造成第三季財報出現扭曲現象,好壞皆有。
“以營運而言,扭曲的情況偏向負面,這個情況不難理解,那些有海外業務且賺美元的公司自然會更快因馬幣升值受影響,至於有利的外匯成本則需要3至6個月後才能感受到。”
追蹤上市公司
第三季31億未實現外匯收益
他估計,追蹤的上市公司第三季約有31億令吉的未實現外匯收益,當中最為顯著是亞通(AXIATA,6888,主板電訊媒體組)、雲頂(GENTING,3182,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雲頂大馬(GENM,4715,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國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公用事業組)、楊忠禮機構(YTL,4677,主板公用事業組)、楊忠禮電力(YTLPOWR,6742,主板公用事業組)、IOI集團(IOICORP,1961,主板種植組)及馬電訊(TM,4863,主板電訊媒體組)。
“最大筆的未實現外匯虧損來自國油化學(PCHEM,5183,主板工業產品服務組),約11億令吉。科技、手套公司及怡保工程(IJM,3336,主板建築組)也遭遇外匯虧損,另外有那些賺取外匯的公司及領域在第三季約有5億2200萬令吉外匯虧損,這些都有納入合理化淨利計算。”
因此哲漢披露,撇開上述31億令吉的未實現外匯收益、其他個別項目及前期高基數效應,追蹤的上市公司淨利第三季增長4%,比較上半年為18%,因為第三季的比較基數偏高;營業額則表現亮眼,按年升高6%,勝過前期4.5%增幅。
“今年首9個月,正常化後的淨利增長13%,佔我們財報季前預測全年目標的75%。”
至於領域表現,他點出,追蹤的18個領域中僅5個錄得合理化後淨利雙位數增長,比起次季有11個,另外第三季有8個領域淨利按年走跌,比較次季則為5個。
“因此我們認為,數家大型資本公司或趁這個巨大外匯收益提前佈置特定開銷,舉例國能就額外部署4億8200萬令吉成本,平緩11億令吉的外匯收益。”
銀河證券國際指出,成功在第三季錄得淨利雙位數增長的領域有建築、金融、油氣服務、工業產品、產業及科技,有趣的是比如吉隆坡甲洞(KLK,2445,主板種植組)及砂種植(SWKPLNT,5135,主板種植組)等種植公司,和包括雲頂大馬、德信控股(DXN,5318,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PWROOT公司(PWROOT,7237,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等非必需消費領域,卻是顯著拖低全年預期的兩個領域。
“隨著第三季財報季開始,我們就下修今、明兩年的整體淨利預測,分別調低1%,主要是受到國油化學介於21至66%的淨利預估調降影響。此外,我們也調低運輸和非必需消費領域,同時調高產業及財團預測。經過這一輪調整,我們預期今年仍可取得14%淨利增長,明年則增長11%,還是優於前兩年的個位數表現。”
富時綜指和富時100指數失色
另一方面,哲漢披露,過去3年連續走跌的富時綜指及富時100指數,今年首8個月分別升高15%及16%,但這波升勢9月起開始失色,今年首11個月分別僅上升10%和13%。
“縱然2025年財政預算案表明將延續昌明經濟改革及增長元素、淨利雙位數增長、馬幣匯率前景穩健、內需加速增長等利好,但無助緩和富時綜指及富時100指數過去3個月弱勢。”
因此他認為,雖然股價自去年底穩定擴張,但馬股估值續保持在歷史區間的低位水平,甚至跟不上盈利軌跡改善的步伐。
“馬股進來的弱勢表現,在我們看來是買進的絕佳機會,尤其本益比(P/E)明年潛在擴張,而我們的20大首選股以2025年本益比的12.8倍交易,還給出2年18%的淨利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及4.1%回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