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生活讓人渴望返璞歸真,從自然中找回寧靜。無論是李子柒的視頻、《THE ZEN DIARY》的山林哲思,還是《森林裡的資本主義者》的“準野生菜園”等,這些作品都探討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如果你也想從土地與食物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妨一起先“慢讀”以下文章……
ADVERTISEMENT
你聽過李子柒嗎?相信身處中文圈又有觀看YouTube的朋友們,或多或少聽過這個名字。
在眾多以中文為媒介語的YouTuber中,當前擁有2060萬粉絲關注的李子柒,可謂是頂流中的頂流。畢竟停更三年多,期間還能漲粉500萬,如此驚人記錄目前也唯她一人辦到。
2024年11月中旬,李子柒突然連更3支影片,讓期待已久的粉絲開心不已。這位以鄉村為背景,記錄親身製作傳統美食和手藝的中國視頻博主,主打的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寧靜氛圍,契合了時下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念想。
現代人習慣快捷便利的生活步調,但間接也推動高效競爭力,這往往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於是這類慢節奏視頻影像或書籍,便成為人們緩解壓力的管道。
◢讀了讓人齒頰生香
出自以上動機,我在今年日本線上電影節(JFF ONLINE 2024)提供的影片清單裡,選擇觀看以隱居山林為主軸的《THE ZEN DIARY》。這部由中江裕司執導並擔任編劇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飲食散文集《時光裡的醍醐味》。
書裡記錄作者居住在山林小屋的一年,以時令為序,採摘田裡或山裡不同的當季蔬果作為一日三餐。像是4月採摘嫩野蕨拌芝麻、5月上桌筍子煮海帶芽、6月是品嚐梅乾卷紫蘇葉的好時節……讀了後不禁讓人齒頰生香。
順帶一提,電影版對照散文集,高度還原了書本里的架構形式,即以12個月份二十四節氣,劃成12個章節。每個章節又收錄了不同時令美食的採集製作。
水上勉在散文裡提及小時候曾在京都禪寺修行,那時學習“精進料理”讓他領略到一個道理——真正的美味無關食材貴賤。
只要尊重土地的法則,對從自然孕育出的一切食材,抱著嚴謹態度去處理,將其變得雅緻,便能得到一份醍醐味十足的美妙佳餚。
讀到此不禁感嘆,現代人已經習慣到大型超市或連鎖商店,採購已處理包裝好的食材,甚至有些人的三餐是透過手機的外賣程式下單獲取。人們透過食物與自然環境的鏈接,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悄悄切斷。大部分人所喜愛的快餐食品,熱量是最大優勢,營養則不被重視。速食產品都被加工至無法看出原型模樣。我有時被食品標籤上的一堆化學名詞弄得昏頭轉向,偶爾還會產生“這還算是食物嗎?”的疑問。
◢資本與田園,尋找平衡
但要完全遠離城市迴歸山野,又是過於理想的主張。韓國作家樸慧胤就試圖在資本社會與隱居田園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她把自己一家四口居住在美國西雅圖鄉下村莊長達7年的生活實踐與觀察,撰寫成一本書——《森林裡的資本主義者:在現代社會邊緣,尋找簡單完整的人生》。
書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便是她講述自己為何放棄開設有機農場的心路歷程。樸慧胤認為,即便是有機農場,也是把一般生態環境下的多樣生物個體,減少到自己想食用的少數幾種,而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在違背自然。
但真正有趣的部分,是促成她直接放棄傳統農耕的原因,並非害怕破壞環境,而是對鹿、兔子、蛞蝓等動物的“恨意”。
不管採取怎樣的措施,都無法阻擋野生動物來啃食自家農作。即便種植足夠多到讓它們分食的數量也沒用,因為動物總是巧妙啃食最嫩的葉芽,這也導致作物失去生長的機會。
要是把每棵作物都圍上鐵網,或許還是能將損失降低,但這樣懷著對動物的憎恨與維護食物的目的去鬥爭,作者覺得還不如回城市抱著溫和心態,繼續過著為錢打拼的生活。
於是樸慧胤決定不再一邊耕作一邊討厭鹿,而是像鹿一樣過生活。她與先生研究了野生植物採集的知識,不再執著耕種能出售的農產品,而是打理出一個“準野生狀態”的菜園,以採集的方式提供自家日常所需。
所謂“野生狀態菜園”的情況便是,該播種或種苗時就勤奮耕作,不在意菜園被啃食或遭遇旱季,挑能吃的來吃。但作者本身還是有采用小撇步,即種植一些動物不碰的紫蘇、香草植物、小番茄和南瓜等,確保自家餐桌上的食材庫存。
不論是想要如水上勉一般遁入深山採集野菜,又或是像樸慧胤一家人搬到美國偏遠鄉區的老房子享有最低限度的資本社會福利,對一般人而言,都很難有勇氣和魄力去實踐。但在馬來西亞,我們還是有更為折衷及接地氣的方案,來讓野菜上桌。
◢不用上山,巴剎就有野菜
2024年10月剛發行的第45期《城視報PENANG CITY EYE》,就介紹了不需深入山林也能獲取本地野菜的途徑——巴剎。
除了介紹好幾種不同的野菜,這期的雜誌也採訪了兩位對食用野菜頗有心得的本地人,他們分別是撰寫《From Malay Garden To Table: Familiar Fragrances, Favoured Flavours》的檳城理科大學榮譽退休教授Wazir博士,與原食堂(Original Food Kitchen)創辦人郭添愛(Theresa)。
Wazir教授家裡種植了各類食材和花樹,每當佳節來臨,家裡的庭院便是餐桌上食材的採集地。對Wazir教授來說,野菜不僅僅是食材,同時也是出現在馬來半島童瑤裡的意向符號。這些出現在歌謠裡的自然界象徵,展現的是人與自然的深厚聯繫。
相較於其他族群,馬來人的餐桌上會更常見到本地野菜蹤跡。作為馬來傳統美食的兩大代表——Ulam(生食菜)與Kerabu(本地沙拉),已深植在馬來社群的飲食文化與生活裡。Ulam的種類繁多,從大眾所知的嫩黃瓜、厚實的棕櫚芯,到具備藥用價值的嫩芽如:Sekuntut(雞屎藤葉)、Mengkudu(檄樹)、Siam Mengkudu(黃檄樹)、Tenggek Burung、Daun Gajus(腰果樹嫩葉)等。
對比Ulam,Kerabu的風味更為複雜多層次。被譽為馬來西亞式沙拉的Kerabu,結合時令水果、蔬菜和肉類,以及加入醋、魚露、椰糖、青檸皮等調味料,依據不同地區文化差異的做法,呈現豐富多元的鮮美滋味。常見的Kerabu食材則不只是來自山野,也有來自大海的饋贈,像是Latok(一種海藻,也被稱為海葡萄)和Kappaphycus(又名海燕窩或珊瑚藻)。其他較為稀有的馬來野菜,像是Cemumar、Daun Mengkudu 和Peria Pantai,這些野菜據說偶爾可在被稱為野菜寶庫的威省巴剎尋獲。除了馬來人聚集的巴剎外,也有少數家庭會在自家周圍種植少量野菜自給自足。
對華裔來說,本地娘惹菜或許會是口味更加貼切的選擇。在亞依淡(Air Itam)巴剎,就能找到娘惹料理需要的山姥葉(Daun Kukuk)、叻沙葉(Daun Kesom)、黃姜葉(Daun Kunyit)和沙姜葉(Cekor)。另外還有馬來廚房必備的木薯葉(Pucuk Ubi)、香蕉花(Jantung Pisang)、芭古菜(Pucuk Paku)、黃花藺(Paku Rawan)、帝皇烏藍(Ulam Raja)及水芹菜(Daun Selom)。
馬來西亞身處赤道,常年多雨炎熱的氣候,實則為這片土地孕育出許多具有清熱祛溼功效的野菜,而可食用的野菜更有過百種。但一般人對於野菜的認知淡薄,也因為大型超市並沒售賣本地野菜,導致本地人對野菜的需求減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野菜將淪落成無人問津的路邊野草。
有鑑於此,Theresa創辦了原食堂,希望人們能透過品嚐食物最純粹的味道,領悟“身土不二”原則,並將其融入日常飲食。
“身土不二”這個詞語,最初出自南宋僧人智圓的《維摩經略疏垂裕記》,指的是“肉身”與“土地”是無法分開,息息相關的並存狀態。“身”意指至今為止行為的結果,而“土”則意指身處的環境。後來的“身土不二”經過延伸,成為了支持當地生產食物的一個口號概念,即自己生長的土地所產出的食物最適合自己的體質。
我們其實可以多去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親自品嚐各類在地野菜的滋味,透過舌尖來感受,屬於馬來西亞的多元飲食文化的美妙之處。
相關文章: 【讀家說書】“兩千冊的奇蹟”?關於出版這件事…… 【讀家說書】黃美錦 / 停車位不夠,就建多一點? 【讀家說書】黃美錦 / 每個人心中都有阿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