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活力名家

|

豪古一派

|
发布: 8:00am 03/12/2024

林家豪

茶室

茶楼

叹早茶

一盅两件

茶寮

二厘馆

地踎馆

茶居

小凤饼

水滚茶靓

林家豪/嘆早茶與一盅兩件

作者:林家豪

廣東人飲茶文化的最高境界,在於“嘆早茶”中的“嘆”(享受)字。批發市場剛交易結束的買手、手臂夾著報紙緩緩走來的買辦、提著鳥籠姍姍來遲的少爺,與那些匆匆吃完、填飽肚子趕著去工作的人不同,他們氣定神閒,優哉遊哉地開始嘆早茶……

鴨嘴水煲和茶盅,曾幾何時是上茶樓的標配。

上一期,我們瞭解了整個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及基本發展脈絡。從唐朝的煮茶與煎茶,到宋朝的點茶,再到明朝以後流行至今的沏茶,我們飲茶的歷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那廣東人現今的飲茶文化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一切都得從一種叫“”的形式說起。

ADVERTISEMENT

在古代,普羅大眾大多都不住在城內,而是住在城外的農村及郊區。如果要做買賣,就必須把東西運到城裡,路途相當遙遠。所以在郊外進城路上,大多設有茶寮,為一般老百姓提供一個可以喝杯茶,暫時休息的地方。這類茶寮的設備都很簡陋,有的甚至連椅子都沒有,只是供趕路人站著喝兩碗茶解解渴緩一緩,收費非常便宜。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廣州周邊郊區就曾經湧現大量的茶寮。

由於茶寮大受歡迎,後來就漸漸演變成“二釐館”,又稱“地踎館”(蹲在地上喝茶的場所)。這類二釐館的服務對象以苦力及三行(建築工人)為主,大多設在碼頭、果欄、魚欄、菜欄等食品批發市場。二釐館一般只做早市和午市,為勞動人民提供簡單的茶水及飽腹廉價的食物,如油條、鬆糕、芋頭糕等,主打一個“大件夾抵吃”(分量大且性價比高)。這種場館的茶水不太講究,每人僅收二釐錢,所以被叫做二釐館。

二釐是什麼意思呢?在1935年之前,廣東和香港的主要結算貨幣是白銀,最初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後來清政府為了方便廣州一帶與外國人交易,避免外國銀幣氾濫,就開始發行龍洋。一枚龍洋標準重量為七錢二分,以九成銀鑄成。後來香港開埠,使用的錢幣時就以七錢二分重作為一元。一元是七錢二分,那一毫(十仙)就是七分二釐。所以在二釐館,一個鬥零(五仙)就可以請18個人喝茶。當然,那個年代的收入和開銷金額很低,比如上世紀30年代香港人的月收入基本都只有五塊到十塊,但當時的一塊錢就能夠買到二三十斤白米。

早期的港幣五仙(1866-1933)重三分六釐,俗稱“鬥零”。

隨著對外貿易的繁榮,從廣州西關地區開始就漸漸出現一種升級版喝茶場所,被稱為“”。茶居大多是一層樓或兩層樓的建築,習慣性以“某某居”命名。這類茶居的消費者主要還是平民百姓,早上大多會供應豉汁排骨飯、鳳爪飯這一類能吃飽的盅頭飯;午市則提供各式碟頭飯;芽菜炒河粉這類則是全天供應。由於茶居價廉物美,又有基本的膳食環境,所以深受歡迎。一些商人看見有利可圖,於是就開始打造各式各樣的茶樓。

盅頭飯,有飯又有菜,實惠又美味。

顧名思義,茶樓首先是一座樓,基本都是3層或4層。茶樓與茶居最大的不同,就是茶樓每一層樓的茶位收費不同。底層的地廳最便宜;樓上雅座則收費較高;公子哥兒則追求最好的茶和服務,要上最高樓,收費自然也最高。“有錢樓上樓,冇錢地下踎”,一座茶樓可以同時滿足不同階層人士前來消費。

廣州歷史最悠久的茶樓是成珠樓(1746年),是小鳳餅(雞仔餅)的發源地,可惜早在2000年結業。目前廣州過百年的老字號茶樓僅剩3家,分別是榮華樓(1876)、陶陶居(1880)及蓮香樓(1889)。香港最早的茶樓是1846年開業的三元樓及杏花樓,可惜早已結業。

成珠樓結業後,老員工自立門戶,繼續傳承小鳳餅的故事。
目前僅剩廣州榮華樓及澳門大龍鳳茶樓保留粵劇茶座,可以一邊睇摺子戲一邊飲茶。

有錢人除了上茶樓外,還有更高端的就是“”。此茶室非本地的咖啡店茶室,這類廣東茶室一般裝潢講究,環境宜人,茶室內的裝飾可以體現東主與茶客的品味。人家茶樓服務員託著點心或推著點心車叫賣的時候,茶室就早已備有點心譜供貴客選擇,現點現做,所有點心不回籠、不翻蒸,所以茶位費自然也是最高。

香港中環的陸羽茶室,就是這類傳統高檔茶室的代表。

廣東人飲茶文化的最高境界,在於“嘆早茶”中的“嘆”(享受)字。批發市場剛交易結束的買手、手臂夾著報紙緩緩走來的買辦、提著鳥籠姍姍來遲的少爺,與那些匆匆吃完、填飽肚子趕著去工作的人不同,他們氣定神閒,優哉遊哉地開始嘆早茶,一盅兩件就是最好的總結。

以前的茶樓可供茶客掛鳥籠,如今近乎絕跡。

嘆早茶,以飲茶為主,吃點心為輔。一盅兩件,一盅茶兩件點心,不過飽又正好不會餓肚子等午餐,聊天聽曲或逗鳥下棋,慢悠悠地耗一兩個小時。為何要上茶樓茶室?因為當時的茶樓茶室講究“水滾茶靚”。

所謂“水滾”講究“雙滾”,就是先把燒開的水裝進大水煲,然後在大廳內用炭爐保持在接近沸騰的狀態。客人一坐下選好茶,茶博士就會在茶盅放入適量茶葉,拿起大水煲先注入少許熱水開茶,並迅速倒掉稍微焗一兩分鐘,再注滿熱水。稍候片刻後,茶客就能從茶盅將茶湯倒入杯中慢慢享用。

而“茶靚”是指傳統茶樓茶室會聘請專門的校茶師傅維持茶葉的品質。校茶師傅是茶樓的茶葉買手,每買進一批茶葉,都會先將茶葉分類分批分年份,然後將不同批次的茶葉混合,調配出耐泡且色香味穩定的茶葉,那樣才能長時期留住茶客,同時為東家控制成本。

現代生活節奏飛快,不妨偶爾放慢下來,約家人好友飲茶,嘆一盅兩件,好好感受生活。

你飲咗茶未?

相關文章:
林家豪/得閒飲茶
阿薊/大部分華人都沒吃過的tempoyak(發酵榴槤醬)
陳靜宜/東海岸人的Warung
張麗珠/亞才老師與印度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