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件晶润温亮的古玉,此刻正静静躺在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辉映出中国玉器发展简史的缩影,等你来细细品阅。
由大马国家美术馆、大马华人文化协会主办,马中友好协会、西泠印社、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马来西亚篆刻协会、东京中央拍卖支持,《璀璨千年——不朽与繁荣之美》古玉展即起开放至2024年12月23日。
ADVERTISEMENT
跟随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张尉、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的介绍,步入跨越数千年的璀璨玉文明。
史前时代:神秘玉石,祭天地的礼器
中国古代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
遥遥天地,先民发现,那些用来加工石器的传统工序,包括磨光、钻孔,碰到玉石便行不成,“由此了解,这个材料和普通石器有别,所以对玉产生一种神秘感,认为它非常珍贵。”
从事古代玉器研究30年的刘云辉娓娓道来。
史前玉文化分野南北两大区域,北区以红山文化为首,距今至少5000年;南方则有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刘云辉指出,红山文化玉器属展览重头戏,原材料多属辽宁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代表玉器有C型龙、J型龙,还有兽面勾云纹佩,在牛河梁出土很多,有两只眼睛在上面,”形状特殊。
同样从事中国古玉研究的张尉介绍,南方良渚文化玉器则多见玉琮、玉璧,是用于祭天神祭地神的礼器。
“在古代,玉稀少珍贵,不是一般人能使用,所以被上层贵族视为身分地位的象征,代表最高身分,所以皇帝用来象征权力的印章叫做玉玺,而非其他材料。”
商代首创掏膛工艺,战国玉龙飞扬流动
来到夏商周三代,玉器主要仍用作礼器,祭祀天地。值得关注的是,张尉说,彼时的治玉技术也见突破。
以商代玉簋为例,“簋是仿青铜器的器材,先秦的‘金’其实是指青铜,青铜和玉都很珍贵,只有上层贵族可以拥有。”簋作为器皿,制作过程涉及掏膛工艺,挖出凹口装放谷物饭食,“玉的硬度很高,挖空要花费很多力气、时间,不像现代工具都是机械动力,古代工具属于人工动力,凿孔估计至少几个月。”
过渡春秋战国,玉器的造型和纹形又有变化。刘云辉介绍,“战国时期流行着各种龙(的造型),有人叫S型龙,线条流畅,飞扬流动,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也是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张尉指出,孔子儒家学说的发展,又为温润坚韧的玉石添裹一层美德的意涵。
“最初是因为美,少数人能占有它,戴在身上表示身分高贵,进入阶级社会后成了地位象征。后来,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凡是君子都要戴玉,象征好品德。”
汉代引入优质玉,打破正面对称形式
汉朝盛世,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内外文化交流,将优美玉质引入中原,加上工具的进步,刘云辉说,“所以汉代精彩的可多了,有韘形佩,有玉带钩,玉容器也很发达,可以装酒装食物。另有圆雕动物玉器,雕的多是汉代流行的神兽,用来辟邪。”
沿着朝代顺行观览,可见汉代玉器雕琢的动物神态更显生动,刘云辉解释,“因为当时的工匠打破早期那种正面对称式的,形式上的藩篱,有的把头做得偏一偏,看来更灵动。”
唐宋玉器商品化,彰显吉祥寓意
迈入唐宋时期,玉器不再只有贵族可以拥戴。张尉说,“此时的玉已经商品化,市场上有专门卖玉的商店,有钱就能买,这在唐宋以前并不允许。”
玉器面向社会大众后,题材、用途也须变得雅俗共赏,迎合老百姓喜好。“比如圆雕动物,夏商时代一般呈片状,带有抽象、变形、夸张的手法;唐宋以后基本都很写实。”
玉器上的图饰也更讲究,张尉用8个字概括: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不管什么图,肯定有意思,而且这个意思肯定表示吉祥。玉器民间化,如果图案没意思,也不吉祥,就没人买。这种吉祥图纹,汉代以前很少见,当时常见的是表现礼仪身分的东西。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包括龙凤是恒久主题,鹿表示官禄,龟象征长寿,这些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展览区末端,摆有一系列乾隆年制的玉佩,玉料白润剔透,雕工也更显精致。张尉说,“这是肯定的规律,来到明清时代,生产力进步了,技术也比以前好。尤其乾隆号称古今中外爱玉第一人,最喜欢收藏玉器,所以这个时期制作的玉器不惜工本,玉质好,工艺好,没有瑕疵。”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特性
玉,从来都是美好的象征,也是美好的载器。中华民族将很多美好愿想都寄情在玉石上。
研究古玉好多年,刘云辉感叹,玉是大自然杰作,材质温润致密,如同中国人的性格,内敛仁厚。“所以中国人对玉有着特殊情感,中国玉文化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现象,饱含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
这次在马展出上百件中国古玉,张尉认为,此次展览还有一层意义,“玉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特性的东西,所有优良品德都凝聚在玉上面。对外作为一种文化,它宣扬着以和为贵、和谐共存的精神”,是华马两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难得机会。
相关文章: 收集植物种子,玩出艺术新花样 走进八零剃头铺 邂逅老Barber理发院 凭高颜值彩绘蛋糕出圈,自学烘焙师Keem红到海外授课 超温暖疗愈的羊毛毡作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