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必然產生壓力,學會承受壓力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教育部要孩子們快樂地學習,那是好事,但別把孩子養成溫室裡的花朵。
幾個月前,我因公事出差到天津,期間談到了兩國的教育話題。關於同事的描述,我忘得七七八八了,但惟獨記得一件事:中國目前相當注重小學生的內卷情況。所以,中國教育部做出蠻多調整來減輕小學生的學習壓力。
ADVERTISEMENT
幾天後,我們結束了一天的行程,搭著校方的車回酒店。在夜幕低垂的路上,途經一所中學,恰巧碰上學生們的放學時段。看著一個個踏出校門的孩子們,我想起那同事說:初中與高中則沒有調整,仍然是高壓學習。
如此巨大的反差,造就一個適者生存的環境。在中國,判斷是否是精英的標準是成績。
在進入精英大學之前,首先得在低壓轉高壓的過程中沒被淘汰,才能之後奮發。所幸,在這個注重於精英培養的國家裡,14億的人口就是中國的優勢。就算萬中選一,選出來的精英也能輕鬆破萬。
適者生存,在我國也是有這個情況。就我所知,就是大學裡的英文授課。
英文能力好的,在閱讀、聽課、寫作業,以及作業報告上,會事半功倍。而英文能力較差的,連死背都非常吃力,更別說是正常發揮。
對國中生或獨中生來說,大學的第一學期幾乎是在篩選適者。無法適應英文教學環境而退學的學生,是時有所聞。
別問我為什麼不能用國文來報告作業。我教的是工商管理。在商界裡,對接世界的語言,首選仍然是英文。為了逃避適者生存而要求改變規則,並不算解決問題,而是延後問題。
我們的教育部長之前在國會下議院說,教育部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而廢除考試。坦白說,出發點確實是沒錯。撇去坊間流傳的種族優勢陰謀論,廢除考試能直接根絕孩子們的精神問題。但在心理健康上,那不是個好事。
心理健康,不單單只是情緒上的穩定,以及幸福安寧的狀態。在心理學裡,心理健康有兩層含義:基本條件是無心理疾病,例如壓抑、悲觀、憤世、暴食,失眠等各種心理與行為異常。接著是擁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包括一切能夠維持自己的基本心理健康,主動減少問題行為和解決心理困擾的能力。
講得通俗點,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只是活得開心,也懂得保持樂觀。那人不只能感受到開心的事,也能夠調整自己,在沉悶的生活中尋找值得開心的事。
所以,幸福安寧固然重要,能在激流中穩定自己,苦中作樂,那更重要。
教育部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而廢除考試,那只是滿足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沒了考試,那的確能讓很多孩子感受到沒有挫敗感的幸福,以及沒有父母嘮叨的安寧。但別忘了,大學不走這一套。
就以商管系來說,一個學期才十幾個星期,學生不只需要修四至五門課,每門課有好幾個作業。疊加起來,那是個妥妥的壓力。
除此之外,還有各項作業的截止日期,一般上都很接近,因為講師與講師之間很少會互相安排進度以錯開期限。考試的日期也一樣。有些時候,學生得一連幾天考試,或者一天考超過一門課。
會跟我說上大學很輕鬆的學生,不是天才,就是來混吃放牛。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壓力、不安,以及各種負面情緒。就算教育部現在強制大學也得讓大學生活得幸福安寧,那也只是在延後問題。
遲或早,孩子們總得踏入社會,安家立業。到時候,這份長久累積下來的鬆弛感,要怎麼適應企業裡的節奏?
孩子們的抗壓性,得等到那時候才開始訓練?有多少企業會特別關注員工的幸福安寧?在一個適者生存的企業裡,有幾個孩子能熬得過?
學習必然產生壓力,學會承受壓力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教育部要孩子們快樂地學習,那是好事,但別把孩子養成溫室裡的花朵。
一味地幫孩子減少學習壓力不是解決方法,要如何教導孩子適應並處理壓力,培養刻苦耐勞並能在各種壓力狀態中穩定自己的心理素質,才是關鍵。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