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
发布: 7:00pm 03/12/2024

安华

人才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

安华

人才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

劉凱迪.打造公平環境才能挽留人才

如果政府能夠通過有效的對話機制,化解社會各界的顧慮,將“多元”落實為具體的政策成果,那麼挽留的目標將不再遙遠。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國之重器”。再多的武器、再富的國庫,但如果沒有倍出的人才,一切終將敗落的。因此,當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鄭立慷日前表示,首相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積極推動高科技領域的投資,為國家提供優質就業機會,並希望通過這一舉措留住本地人才的講話,畫出了一個令人鼓舞的願景。
 
然而,在實現人才強國目標的道路上,我國當前的政策框架和政治現實,卻成為了最大的挑戰和阻絆。倘若要做到真正挽留人才,我們顯然需要更多更加深刻的政治改革與社會共識。
  
我們都知道,我國多年來一直面對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數據顯示,每年有大量本地高學歷青年選擇出國深造或工作,原因無外乎對公平競爭環境和職業發展的渴求。然而,現有的政策如土著固打製、公共服務領域的種族優待等,雖然其最初目的是為了保護及提拔特定群體,但如今卻在無形中反向成了削弱國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屏障。  
 
特別是當高端崗位分配,若不以能力和競爭為導向,而是受到種族或政策框架的限制時,許多有潛力者自然而然會選擇離開,因為他們無法在本地獲得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這不僅讓本地教育培養的優秀人才流失,對國家整體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也會構成損失。  
 
如今團結政府雖然增加了對獨中的撥款,展現了對多元文化的認可和支持,但要真正實現後續的人才挽留,則還需解決更為根本的問題,那就是糾纏已久的獨中統考文憑。這一議題已爭論多年,但其實只要把政治元素摒棄在外,則還是有解決的可能性。坦白說,如果政府無法擺脫種族枷鎖,繼續將本地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與種族掛鉤,那麼即便外資帶來了更多高科技崗位,本地人才的流失問題依然難以根本解決。  
 
當下我國在高科技領域雖然吸引了鉅額投資,然而這些高科技產業對於技術型和專業型人才的需求,是否能夠依靠本地教育系統和政策框架滿足,仍是未知數。但如果本地的教育政策繼續與人才市場需求脫節,或因政治政策的阻礙,那麼這些投資所帶來的崗位,可能最終流向外籍人士。最終本地員工在高科技產業中,只能處於低附加值的環節,這將與“為本地孩子創造高價值機會”的願景背道而馳。  
 
其實執政者也心裡清楚,要挽留人才的根本,就在於提供一個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無論是土著還是非土著,無論是統考文憑持有者還是其他背景的求職者,都應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然而,這樣的改革必然會觸及某些群體的既得利益,從而引發政治層面的爭議,甚至是影響政權。這也是為什麼歷屆當權者對這類課題總是含糊其辭。
 
現在首相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在經濟領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經濟繁榮是需要政治改革的配合。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資源,而公平與平等是留住人才的基礎。唯有勇敢面對政策改革的挑戰,打破長期以來的種族與政治禁錮。這些都是極為敏感卻又必須面對的議題,如果政府能夠通過有效的對話機制,化解社會各界的顧慮,將“多元”落實為具體的政策成果,那麼挽留人才的目標將不再遙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