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7:05pm 04/12/2024

李系德

cupak

gantang

幹冬

數學課

朱柏

算術

李系德 | 還記得1幹冬=4朱柏嗎?

幾十年前的課本,還教我們計算量米容器)和)的容量,不知有誰還記得1幹冬等於4朱柏?這些舊容器現在好像沒有人用了。年輕人都不懂幹冬和朱柏是什麼……

Fkxx20241204tlk50
我國舊日量米用的容器,小的叫朱柏,大的叫幹冬。(網絡圖片)

現在華小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名稱叫算術,當時其他科目還有公民、衛生、自然、地理等(後來各別改名為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科學、地方研究)。我們一年級還未開始學馬來文,那部“國語”課本竟然就是華文!(假如現在的極端份子知道曾有此事,也許會翻舊賬吵到拆天!)在更早的年代,還有一科專教小學生寫信的“尺牘”。

ADVERTISEMENT

我們上算術課要死背死記一些計量單位的公式,重量方面,1磅等於16安士,1斤等於16両。那時許冠傑那首〈半斤八兩〉還未誕生,我在班上擔任班長,卻被同學唱一首粵語童謠來逗弄取笑:“班長班長,一斤十二兩,鹹菜炒豬腸!”我沒吃過鹹菜炒豬腸這道小菜,不知炒的是豬大腸還是粉腸?

昔日我們量體重是用磅來計算的,完全沒有接觸過1公斤等於1000克這個概念,如果說體重200磅,就知道是個大肥佬或大肥婆了!計算長度方面,小學時期最熟悉的是:1英尺等於12英寸,3英尺等於1碼。我媽媽去布莊買布做衣服,都是以碼計算的。

後來大馬從英尺和英寸逐漸變成改用公制的公尺和公分,我們看香港電影時,學會形容一個人很囂張狂傲,就說他好“寸”,還有一個特別名詞,叫他“二點五四”,由於1英寸等於2.54公分,所以“二點五四”就代表“寸”!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0:05am 24/04/2025
李系德/两家亲与Bintang RTM华裔歌手

除了以各种“杂巴冷”方言对话为特色的《四喜临门》外,大马电视台70年代后期又制作了姚拓编剧的华语电视剧《两家亲》,男女主角是台湾艺专影剧系毕业的张记福和从台湾嫁来大马的永乐多斯,配搭另一对梁传伟与李伟微,讲述两户邻居两对夫妇的日常生活故事。这几乎是那时RTM唯一的华语戏剧节目了,华裔观众格外珍惜。后来张记福出家为僧,法号空能,永乐多斯则成为大学讲师和儿童文学作家。

RTM华语电视剧《两家亲》主角张记福与永乐多斯。(网络图片)

六七十年代大马黑白电视的中文节目稀少,很多人都看英语剧集,例如以忠心牧羊犬为主角的《灵犬莱西》(Lassie)、描写美国西部垦荒生活的《草原上的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等。有一部爱情伦理肥皂剧《冷暖人间》(Peyton Place),剧情常成为观众热烈讨论的话题;Mia Farrow和Ryan O’Neal都是凭此长剧崭露头角,过后成为电影红星。以外星人来到地球为题材的《外星骄客》(Mork & Mindy),主角Robin Williams投身大银幕后大红大紫,誉称喜剧泰斗。

70年代中期有个广受欢迎的综艺节目《Donny & Marie》,由美国能歌善舞的Donny Osmond和Marie Osmond兄妹担纲演出。他们都长得很好看,歌艺出众,舞姿美妙,被很多青少年和小孩奉为偶像,使这节目收视大旺。

大马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歌唱大赛,发掘出色的本地新歌手,那节目名为《Bintang RTM》,有人译为《天才之星》。在1976年荣获冠军的参赛者苏迪曼(Sudirman),后来成为我国数一数二的天王巨星(我总觉得他的样子有点像甘国亮)。他1989年在英国的亚洲音乐节上击败张国荣和齐秦,赢得亚洲区最佳演绎歌手奖,可惜3年后才37岁便英年早逝,死于肺炎。

历届参与角逐的包括我国三大民族,华人观众当然对当中的华裔参赛者最为关注。四十多年前邱宗鼎和颜秋霞都是通过参加《Bintang RTM》歌唱大赛出道,继而才成为歌手。

另一名《Bintang RTM》华裔参赛者是袁玉兰,英文名叫Jennifer Yen,擅唱广东歌,当年成为EMI百代唱片公司旗下歌星,推出的粤语小曲专辑《一枝红玫瑰》颇为受落。后来移居美国,数年前又再与音乐结缘,转而创作基督教歌曲,致力于宣扬福音。

1975年赢得《Bintang RTM》亚军的戚舜琴,在马联唱片出过不少歌辑,其唱片封套上的英文名字是“Chik Soon Come”, “Soon Come”的意思像是“就快来了”,非常有趣!她作为原唱者唱红的一首歌,是田鸣作曲兼填词的〈忘记了〉,后被国内及海外大约五十名歌手翻唱。

戚舜琴过后转投国际唱片机构宝丽金,80年代初我在《新明日报》当编辑编“歌坛”版时,常举办有奖游戏,有次邀得她到来担任抽奖嘉宾,抽出答对的得奖者。她与宝丽金高层兼著名影评人杨剑结婚后,便退隐歌坛,并于2000年初创办佛教杂志《福报》,担任社长,可惜12年后停刊。她和杨剑的儿子杨毅恒如今已成为大马著名新锐导演,即将把黎紫书的小说《告别的年代》拍成电影,堪称一门三杰!

戚舜琴(中)为《新明日报》有奖游戏主持抽奖,左起为娱乐撰稿人何豫樑、宝丽金宣传公关郑利同,右二为作者。(作者提供照片)
相关文章:
李系德/苦等周三 看黑白电视唐人戏
林家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叶蕙/越境的马华作家们
Aki黄淑惠/来~笑一个!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