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
发布: 8:00am 04/12/2024

社论

法米

网络霸凌

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修正案一读

零欺凌政策

社论

法米

网络霸凌

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修正案一读

零欺凌政策

社論.修法嚴懲網絡霸凌,對未成年加害者呢?

政府修法嚴懲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霸凌行為,我們樂觀其成。然而,針對參與霸凌的未成年人,父母應負起教育與監管的責任,同時透過法律規範、學校教育及社會支持,讓孩子遠離網絡霸凌的加害與受害。

ADVERTISEMENT

本週一,通訊部長在國會下議院提呈1998年通訊及多媒體法令修正案一讀,針對該法令第233條文作出重大修訂。修正法案建議將危害18歲以下兒童的犯罪行為,包括威脅、恐嚇、冒犯及意圖騷擾等,定義為“可逮捕罪行”,罪成者將面臨不超過5年的監禁、最高50萬令吉的罰款,或兩者兼施。

根據2024年益普索(IPSOS)的調查,大馬在全球網絡霸凌問題上排名第5;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數據顯示,大馬在亞洲網絡霸凌的嚴重程度僅次於印度,排名第2。這些數據表明,網絡霸凌問題已惡化至需要“重典治亂”的地步。

今天,大馬的網絡霸凌現象趨嚴重化。輕則,評論文章被“鍵盤俠”扭曲,甚至以粗俗語言羞辱作者;重則,霸凌者迫使成年受害者選擇自殺。針對未成年人,利用網絡威脅、恐嚇或騷擾的案例層出不窮,這類惡劣行為只有透過嚴格法律才能有效打擊。

然而,針對未成年人作為加害者時,該如何平衡懲罰與教育?這是一個更復雜的挑戰。

未成年的加害者誰來監管?

網絡霸凌(Cyberbullying)在全球範圍內已成為嚴重的社會課題,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通訊部希望透過提高罰則以遏制針對18歲以下少年的網絡霸凌,但修法後是否能有效處理未成年加害者,仍存在爭議。

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霸凌已經有法律支撐;但未成年人的行為由誰監管?父母是否應為其子女的行為負責,目前缺乏明確法律規範。

我國現行法律主要通過通訊與多媒體法處理網絡不當行為,若未成年子女使用父母的設備發佈違法內容,父母可能間接受牽連。2001年兒童法令則強調父母的監管義務,若孩子涉違法行為,父母可能面臨法律指責。

但上述法律更多聚焦於行為結果,而非事前預防,缺乏針對未成年人網絡行為的具體規範。

各方責任與國際經驗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行為影響深遠。大馬許多家庭採取嚴格管教模式,但部分父母對網絡行為的監控和教育明顯不足。一些家長甚至不理解網絡霸凌的嚴重性,忽視了孩子可能成為加害者或受害者的風險。

另一方面,教育部已推出《》(Zero Bullying Policy),旨在促進校園反霸凌意識,並推動網絡安全教育。然而,這一政策的落實程度仍需觀察。同時,社交媒體平臺的管理力度低,也增加了家長和學校干預的難度。

國際經驗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在美國,部分州如威斯康辛州,父母可能因監管失職而被追究法律責任。當未成年人持續進行網絡霸凌行為時,父母不僅需承擔精神賠償責任,還可能面臨法律制裁。這種做法既懲罰了監管不力的父母,也給受害者提供了補償。

德國強調父母的連帶責任,法律規定父母需確保子女在使用網絡時遵守相關法律,否則可能被要求承擔賠償責任。這種模式強化了父母在預防霸凌中的角色。

在日本與韓國,法院通常會要求涉及網絡霸凌案件的父母接受輔導課程,幫助他們改善教育方式,從根源上減少霸凌行為。

應對策略與建議

為更有效地應對未成年人網絡霸凌,以下幾點建議值得推動:

其一,制定專門法律與父母責任規範,借鑑德國和美國經驗,應引入專門反網絡霸凌法律,明確父母的監管責任。同時對首次違規的未成年加害者,應以教育和輔導取代懲罰,避免其因犯罪標籤受到持續負面影響。

其二,推廣數字素養教育;政府應在中小學推動數字素養教育,幫助學生理解網絡行為的影響,並提高自律能力。此外,可設立家長培訓計劃,教導他們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網絡使用。

其三,增強社會支持與舉報機制:設立專門舉報渠道,讓受害者和家長能迅速尋求幫助。同時推動多方合作,讓學校、非政府組織和社交平臺共同建立更完善的干預和預防機制。

其四,引入技術手段監管:鼓勵技術企業開發專門工具,用於監控未成年人網絡行為,協助父母及學校識別潛在問題。

其五,加強公共宣傳;推動反霸凌公眾運動,強化全社會對網絡霸凌的關注與認識,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打擊霸凌的參與者。

在大馬,未成年人網絡霸凌問題並非僅靠嚴刑峻法便能解決。家庭、學校及社會應共同合作,形成一套多層次的預防和干預體系。

父母的確需要承擔教育和監管責任,但不能僅將矛頭指向家庭教育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提升教育水平及社會支持,讓每個孩子遠離網絡霸凌的侵害,同時幫助父母更好地履行數字時代的監護職責。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