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发布: 7:00am 09/12/2024

残障

生命

自主权

勇气

身体

电动轮椅

陈均龙

廖春莲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报道:本刊 李淑仪 摄影:本报 陈世伟、受访者提供

如同所谓“健全”的,那些不算“健全”的身体,也有各种样子。

自幼住在村里,方圆只有自己属人士;26岁寄宿残障中心培训就职,那是生平第一次看见好多障友围聚,率先冒出的感想是:好奇怪。“看到他们走路奇奇怪怪,动作奇奇怪怪,我自己也有点怕。”

ADVERTISEMENT

同样坐在轮椅上的,在旁抿嘴点头,予以认同。

因此,他们不会不清楚,当观看的主客体对调,自己的身体或许也是别人眼里的奇怪模样。奇怪归奇怪,与它相处久了,他们会慢慢发现这幅身躯也有奇妙的能力。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陈均龙(左起)与廖春莲如今在非营利机构双福升维发展协会工作。

凝视有时是一种无形的剥夺。

出生时脑缺氧导致痉挛,影响运动神经线,廖春莲从此无力行走,5岁才能坐得稳,6岁起以爬行的姿势在家里移动。她特别喜欢坐在家门口,观看屋外景象,“经过的人会看我,常常有人开摩托走前去了,又会倒回来看看,我会想这个人为何那么奇怪。”

母亲也会防备。每次出门,总叮嘱女儿换上长裤,穿好鞋子,牢实包裹双腿。“我的脚长得很怪,一个大一个小。其实我更喜欢穿短裤,很方便。”廖春莲今年52岁了,每逢过年回家,母亲仍会出言管束,“她担心我的脚给人看。”不过是在五六年前,春莲才摆脱牵制。

“我不理了,现在自己出门,就穿短裤,也不穿鞋,去巴刹买菜,”当然会引来注目,“有时安娣会讲:怎么穿那么短,拿块布盖住啦;我笑笑就好,不在意了。”访谈当天,她也自在不穿鞋。“我觉得要做回自己啊。”

自在做自己的路程,陈均龙也走得曲折。

18岁那年,趁着农历新年与朋友出游,途中遇到车祸,伤及颈椎第五节,原本跑跳自如的他从此瘫痪,手指无法活动,胸部以下的身体失去知觉,生活起居不得不依赖家人照料。“当时整个人崩溃了。”

住院休养一年,眼看同房病人来来去去,“我看我伤得最重。”医生曾担心他想不开,安排他接受心理辅导,“很失落很绝望,但还没绝望到要结束,慢慢也看开了。”医院里能够轻易见到相似遭遇的人,出院后,“身边都是正常人了,只有我是坐轮椅的。朋友来探望我,我会很自卑,躲在房间不敢见人。”

好不容易鼓起,与家人外出用餐,怎料才刚下车,“有个阿姨看我很奇怪,站在那里一直看,”直到陈均龙落座,点餐,吃毕,上车,“她还是站在那边看着我。”回家后,他跟母亲说,以后不再出去了,“不要给人家看。”

这一躲,就是16年。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问及最喜欢身体哪个部分,廖春莲回答,她最喜欢自己的笑容。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廖春莲曾在2003年到日本去参加残障领袖课程,此后也曾踏足台湾、泰国,“感恩自己当年做的决定,走出去接触不同事物。”

生命应该精彩,要什么自己争取

躲在家里,陈均龙只能躺卧床上,任由家人使用起吊装置将他搬挪,帮忙着衣洗澡。16年里没敢外出,自卑与胆怯将他圈在窄小的世界。

廖春莲则相对轻松,“小时候很厉害的,我可以爬爬爬,扶着两张椅子跳上桌子吃饭,能够自己来。”母亲有意锻炼她独立生活,端好水桶让她自行清洗校鞋、打扫房间。但她依然不能想去哪就去哪。

求学时,她每天5点起床,早早准备好等在家门口,有时等到妈妈骑脚车前来载送,“挺危险的”;有时等到妈妈在早市收档后,与友人开着罗里回来接她;有时等到9点,谁也没出现,“我就知道今天不用上学了。”等待的过程,身后还有婆婆叨念,女孩子家不用读那么多书,“听了不高兴,因为我很喜欢读书。”

亲戚同样不理解,“他们会讲,为什么我不学走路,我懒惰走路……但我不是不想走路,是没力走路,越大越没力。”

移动受限,似乎也意味着人生追求的困囿。

求职路上不会太顺利。有次到德士call台应征,对方见她坐轮椅前来,唤她离开。后来到医药中心担任客服,院方贴心派救护车载送她上下班,3个月后遭人投诉滥用救护车,终至工作不保。

面对生命的阻滞,廖春莲可执拗得多。

经由母亲友人转介,她能窝在家里抄写万字谋生,可她不甘心,“我每天翻报纸,看有什么地方可以收留我。”等了6年,她终于寻获机会,从小地方出走,入住残障训练中心,从此衔接更宽广的世界。

为什么不甘心?

“当时觉得,这个村子什么都没有,出门也不方便,不想困在这里终老。我觉得生命不是这样的。”

生命应该是怎样的?

“很精彩,很特别,想要什么自己去争取。”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有了电动轮椅后,陈均龙可以随心所欲的逛,不用一直迁就家人。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在友人陪伴下,陈均龙(中)相隔16年再次勇敢出门,四处游玩。

有了,拿回自己身体的主动权

首次离开家人独自生活,廖春莲形容自己就像停不了的鸟雀,到处乱飞。“我真的经历很多。”她跟随中心团队四处游走,积攒很多前所未有的体验,包括第一次逛夜市,“跟着四五个障友一起,很刺激兴奋。”第一次搭飞机,“他们带我到古晋宣传,去跳舞表演。”第一次出国,“到日本参加残障领袖课程。”生活多姿多彩,如她所愿。

2015年,长期蜷缩在家的陈均龙也终于勇敢出走。

“医生介绍一名瘫痪障友给我认识,这位朋友跟我说:你看我,残障也可以这样,以后由我带你出去。那年,他坐一辆Kenari,带着他的工人、我和我妈妈,4个人就这样出门。”身边有障友陪伴,陈均龙不孤单,更不畏惧陌生人的眼光。“厉害哦,他带我到处去,”去海边吹风,去适耕庄闻稻香,也去残障体育馆打硬地滚球(Boccia)。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廖春莲(左)与母亲、儿子合影。现在有能力请母亲吃饭,她很开心。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廖春莲(坐轮椅者)育有1子,“我常常带他去巴刹,让他习惯别人看我们,让他知道妈妈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

从小习惯任人摆布搬动,什么时候觉得身体真正属于自己?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拥有电动轮椅那一天。

“最大改变是有了电动轮椅,”廖春莲说,“我觉得我就是我了,很自由。”陈均龙解释,使用普通轮椅,唯在平滑道路才能自行推动,“有了电动轮椅,去哪里都可以。”

跟家人出门,也无需太多照顾与妥协。

“五六年前,我终于可以带妈妈出门,印象很深刻。”廖春莲分享,“我跟她说,我带你去shopping,我自己推自己,也可以花自己的钱请她吃饭,特别开心,终于反过来了,可以做自己了。”

“是不是有那种感觉,啊,终于是我带着你,不是你带着我了。”在旁的陈均龙笑说。

他也感同身受,“以前去百货公司,我要看这个,他们说不要,我要看那个,他们也不要。他们推我去哪里我就看什么,他们要买东西我只能等。”有了电动轮椅,“他们会放心让我自己逛,不用一直迁就。”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陈均龙(右)与父母合影。
【身体自主权/ 02】我的身体很奇妙!身有障碍,却困不住想飞的心
手指无力,如何操控滑鼠?陈均龙想出一个简单办法:将滑鼠掉转,用手掌下方点击按键。

最喜欢身体哪个部分?

纵使残障,但只要念头转个弯,这幅身躯依旧能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很多可能。问他们最喜欢身体哪个部分?

陈均龙举起双手,“什么都靠它了,所以要保护好我的手,千万不要给它受伤。”十指虽然无法伸展开合,但它们自会生出办法。“瘫痪早期,手软软的,没有力,拿个水壶也控制不好,我就慢慢研究,怎么去握住它,一点一点捧起来,怎么迁就角度,等到终于可以拿起来,啊,很开心。看起来很普通,但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喜欢玩电脑的他,起初也频频受挫,键盘按不到,滑鼠也抓不着,常常发自己脾气。“所以想办法咯,”手指不能用,还有手掌下方可以施力,于是他将滑鼠转过来,网络世界任他驰骋。“刚开始不习惯,我把滑鼠往上移,荧幕里的鼠标却下去了,摸索过后就简单了。”往后碰见其他瘫痪障友,陈均龙自豪地发现,似乎只有他想出这个点子克服困难。

“虽然有些方面会不方便,但没关系,想一想办法,做到就继续做,做不到那真的没办法。现在会想接受自己了。”

思考一番后,廖春莲回答:“我喜欢我的笑容。”

以前她并不爱笑,总是冷酷待人,“这几年学习笑一笑,去面对人群,变得很八卦。”如今每周两次逛巴刹,她会主动向摊贩问好,“起初有人不理睬,我不死心,每天跟他们讲安哥早安娣早,久了他们会回应你,笑笑跟我打招呼,买菜还能便宜点。”笑容与热情会感染人,“脸皮厚了,什么都可以了,当你愿意跟人交流,会很快乐咯。”

相关报道:
【身体自主权/ 01】演戏是很魔幻的事,身体可以无限冲破极限
【身体自主权/ 03】走进校园传递性教育,守护自己身体的自主权

延伸阅读:
【OKU家居改造/01】这个家处处是障碍,轮椅无“路”可行
【OKU家居改造/02】向有限空间挑战,2方案打造无障碍便利生活
【OKU家居改造/03】无障碍住宅,离他们还有多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50pm 30/03/2025
国会服务法恢复上下议院自主权 宪法专家:确保主席与议长公正
国会服务法恢复上下议院自主权 宪法专家:确保主席与议长公正
旺阿末弗兹:如果国会服务职员的工作合约转变为固定职位,则可以更保障他们的工作福利。(取自大马国际伊斯兰大学网站)

(布城30日讯)宪法专家拿督旺阿末弗兹博士指出,国会最近通过的《2025年国会服务法案》,对于巩固大马国会的自主权与效率象征一个重要的开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恢复国会行政与财政的自主权,使国会上议院主席与下议院议长免受政府行政单位的施恩,进而影响他们主持会议的公正性。

他说,1963年国会服务法令于1992年废除后,国会的行政与财政就一直由政府行政单位管辖,但随着《2025年国会服务法案》在国会通过,国会服务理事会(MPP)获得授权管理财政、委任、升职及行政事务,无需再依赖公共服务局(JPA)。

在大马国际伊斯兰大学(UIAM)任职的旺阿末弗兹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表示,在民主制衡系统下,财政拨款方面的保障有其必要性,政府行政单位不应该直接决定国会上议院主席与下议院议长的薪酬,所以此事项在法令内有所说明。

他表示,此举措使国会上议院主席及下议院议长获得自主权,避免由政府行政单位决定他们的薪酬与福利形成的直接控制与恩惠方式,使他们可以公正且不偏不倚地主持国会会议。

他说,在财政的角度,由于国会需要一笔充足的拨款,所以国会服务职员的升迁获得保障,无需胥视公共服务局的决定。

“随着国会通过国会服务法案,大马与几个共和联邦国家落实了同样的机制,尽管形式不是100%相同,但其目标都是实现国会财政与行政的自主权。”

旺阿末弗兹也说,对于团结政府努力恢复自1992年被废除的国会服务法令,各界应该以正面的态度看待,并期望国会可以加以改善几个涉及财政、职位、服务、设备及自主权的事项,确保国会服务职员在履行工作时保持中立的态度,并提供高素质与廉正的服务。

“如果详细了解此法令,就会发现其功能是更倾向于实现一套没有与公共服务界挂钩的服务机制,并把焦点专注于提供国会服务职员与国会上下议院议长支援单位在职培训与服务素质的提升工作。”

他认为,如果国会服务法案可以接纳国会服务职员的工作合约转变为固定职位,则可以更保障他们的工作福利,使他们放心工作,不必担心合约届满不受续约的压力。

《2025年国会服务法案》是于2025年5月5日在国会下议院通过,之后于5月20日在国会上议院通过。该法案的主要宗旨是设立一个与公共服务分开的国会服务单位,由国会服务理事会(MPP)执行国会服务职员的委任与条款,并管制一切有关国会服务的财政事务,以及拟定与落实国会服务相关的培训与活动。

建设图书馆摘取资料参考

旺阿末弗兹建议国会提供完善的服务与设施,并建设一座图书馆,使国会议员可以透过先进的资讯系统,从图书馆里摘取资料作为工作上的参考,以提升立宪民主系统的素质。

他认为,国会资讯管理与传递资讯的改革有必要进行,并且要与时俱进,确保立法系统的资讯开放与效率。

“不仅仅是国会议员,也要让外界的研究人员与公众可以连接国家立法系统的档案记录与教育资讯。”

他说,我国的国会始于1948年联邦立法大会,肯定有很多文件收藏在国会里,必需获得良好的保管与有系统化的管理,让人们容易获取及作为参考。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