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民主至丧

发布: 8:00am 13/12/2024

吴健南

国行

民主至丧

暴涨

医药保费

吴健南

国行

民主至丧

暴涨

医药保费

吴健南.永远装睡的无牙老虎

在这个关乎千万名投保人基本利益和权益的大课题,首先当局必需展现本身专业和公正的执法权威,严惩擅自的各大保险公司。

ADVERTISEMENT

国家银行日前跟执政党国会后座议员,针对大马医药保费暴涨事件进行汇报时,竟然声称有关保险公司是在绕过批准的情况下擅自调高保费。

我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一众投保人,肯定骂声四起,甚至大跌眼镜。

是的,原本我也以为,国行顶多会在有关汇报会上,维持他们一贯表面的耍太极,因为国行看似保险公司的橡皮胶或公关。然后继续为保险公司的2大借口背书,即是指索偿率提高,以及私人医院在收费上双标,以合理化当局批准保费暴涨。

但国行可能已经发现民意高涨,因此和一众议员开始同声同气。不过,选择了一个表面上最天真,实际上却是最不负责任的立场为自己开脱,硬拗说不曾批准保险公司涨价。

这不禁让我想起,大马许多地方政府的小拿破仑,在修理路洞不力时一贯的傲慢、官僚说辞。明明是到处都是路洞、满目疮痍,竟然还要把责任推诿给市民,责怪他们没有向当局作出投诉,仿佛本身是不食人间烟火、完全不走市内公路的特殊群体。

同样的逻辑,许多大马人因为收到国内16家保险公司陆续发出的保费暴涨通知信函,而感到彷徨无助、怨声载道,乃至被迫要断保。但国行高层如今却摆出仿佛本身与世隔绝、不曾购买任何保单、不曾接获保费暴涨通知的姿态。

我说这不是在民意沸腾时来个反高潮,就是把国内一众投保人当傻瓜。

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保险行业的这摊浑水,远比我们一般人想像的来得深。

国行如今摆出的这个姿态,我将其形容为“永远装睡的无牙老虎”。

就连曾经担任财长和充分了解国行权限的林冠英,在这议题也一针见血地打脸国行:“我做过部长,我懂程序。国行没批的话,保险公司不会起价”。

其实林冠英说得一点也没错,因为《2013金融服务法令》(Financial Services Act)的确赋予大马财长和国行许多巨大的监管和执法权,以管理国内一众保险公司的基本运作。

首先根据有关法令第8-13条文,任何要申请在大马进行保险生意的公司,都必需获得国行的推荐和财长的批准。

其二,根据第155-158条文,国行也有权针对保险公司的各方面运作细节,不时发出非常详细和具体的通令。一旦违反法令,有关保险公司高层将面对最高10年监禁,或5000万令吉罚款,或两者兼施。

其三,国行对旗下保险公司,也有很多的执法权,包括根据第68条文,可委任审计师审核它们的账目;根据第75条文,为他们委任特殊任务的精算师;第81-83条文,要他们提呈保险基金;第162条文,革除它们的董事、首席执行员、资深职员;第167条文,接管该公司;第218-233条文,享有各项犹如警方般的调查权力包括无庭令搜查、逮捕、充公、录取口供等;第247-255条文进行刑事提控;第239条文展开民事诉讼追讨损失等不一而足。

最后,根据第9图表,任何保险公司或代理,不能向保客进行误导性兜售(misrepresentation)举措。

而在管理层结构方面,除了金融或银行事务以外,国行也特别设立了一个副总裁职务,以辅助总裁专司管理大马的保险和伊斯兰保险事务。

所以,在有关法令底下,非常明显和明确的,国行绝对是一个牙齿锐利的凶恶大老虎,为了保护一众大马投保人的公众利益,而肩负起严厉监管旗下保险公司的神圣和重大使命。

在下情上达方面则更不用说了。在我亲手处理的许多保险个案中,向国行作出投诉的可谓多不胜数、文件充足。此外,我们也发起捍卫大马保险消费者权益运动,也曾经于2021年直接跟国行代表对话,以及提呈我们的大马保险改革备忘录。而第一项建议,就是要求当局禁止或控制国内医药保费的上涨幅度,以免沦为某些保险公司威迫客户变相断保的不公举措。

所以在类似的法律框架和民情背景下,国行岂能永远当个装睡的无牙老虎?

反之,在这个关乎千万名投保人基本利益和权益的大课题,首先当局必需展现本身专业和公正的执法权威,严惩擅自暴涨医药保费的各大保险公司。

然后再贯彻透明施政精神,进行精密审查和调查各保险公司的历年账目,究竟有多少百分比被用作风险基金,多少百分比用作公司管理、高层薪酬和利润等用途。包括确认林冠英所指大马保险公司于去年下半年赚利润32亿令吉,今年上半年利润则高达84亿令吉,是否已违反反暴利法令?

更重要也绝对不能忽略的是,大马反贪会也理应立即介入调查国行所谓的不曾批准保险公司起价的罗生门事件,以确保当中没有违法行径。

至于有些国行高层的自我矮化言论,包括暗示若不允许有关保险公司起价,担心它们会撤出大马市场。我的看法是,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无可否认,国内不少保险公司都是跨国公司,但当局是否有确认它们在其它国家的保费涨幅也是这么离谱?所推出的保单配套,是否也那么具有误导或争议性?所赚利润是否也如大马般高?

必需强调的是,大马保客并不奢望享有比其它先进国家更优惠的保险福利,但也绝对不该被某些跨国保险公司施以偏差对待或打压。

一切至少必需跟得上当代普世的保险领域标准和步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5:02pm 22/02/2025
医保费涨不停(六)| 执法漏洞 广告误导 监管缺失 吴健南:保险业问题丛生

“捍卫大马保险消费者权益运动”组织法律顾问吴健南指出,保险的基本原则为“大多数健康人贡献保费以支援少数需要帮助的人”,然而,当前制度因执法漏洞、广告误导及监管缺失,导致许多问题丛生。

吴健南:保险业相关法令被纳入2013年修改为金融服务法令中的一小部分,导致监管重点逐渐转向金融系统的整体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具体监管力度明显减弱。
“成本预算”不透明

一直以来,保险公司通过精算师计算保费涨幅,以涵盖医疗通胀、风险池、管理费用等多项因素,但吴健南指“成本预算”并不透明,投保人索赔时可能会被“1万个理由”拒赔,甚至直接取消保单。

“国行对保险公司的保费涨幅有绝对监督权,但事实上多年来渐行渐远,甚至为保险公司的调价行为背书。”

纳入新法后监管力度减

保险业原本在1996年保险法令下受到严格监管,自2013年修改为金融服务法令后,保险业相关条文被纳入新法令的其中一小部分,监管重点转向金融系统的整体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具体监管力度明显减弱。

他指近年来国行接到保险相关投诉时,多采取冷处理,甚至仅充当传话角色,常年的管控缺失让保险业制度越来越失衡。

国行有权限制保险涨幅

他说,其实国行有权限制保险公司的涨幅,并要求每3年评估涨幅,保障投保人的权益。若国行不愿意采取行动,只要财政部长施压,也能很快解决保费暴涨的风波。

“国行必须优先考虑民众的利益,在批准保险公司调涨时,需严格审核相关数据,以平衡医疗通胀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nonvip_content_start]

保险公司有权减医疗费
保费上涨勿归咎医院

吴健南对于保险公司把保费上涨归咎医院有话说,因根据部分个案,保险公司与旗下指定医院(Panel Hospital)有合约关系,意味在一定程度上可调整医院的收费。

据他所知,一些指定私人医院获得保险公司的担保信(Guarantee Letter)后,会提交账单给保险公司审核,保险公司有绝对权力删减或调低特定项目费用。

吴健南:保险公司在医疗保险涨幅问题上缺乏透明度,涨幅计算方式存疑。
可终止与医院合约

“保险公司甚至可即时终止与医院的合约。医院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接受保险公司的价格调整政策,甚至接受‘双重标准’的定价。”

吴健南问:“保险公司既然有绝对权力删减医疗费,为何将涨医药险的责任推到医院身上?”

盼投保人声音被听见
NAMLIFA要发动签名运动

全国寿险与家庭伊斯兰保险顾问公会(NAMLIFA)将希望寄托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身上。该会计划在全国发动签名运动,向首相提呈备忘录请愿,以期引起政府的重视。

他指出,目前该会正在等待会见安华,发动联署请愿书收集民众对医保费上涨的不满和诉求,为向安华提呈的备忘录提供更强大的民意支持。

克里斯南说,目前已有许多身处前线的保险代理正在协助投保人填签请愿书,尤其是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年长者,以便让所有投保人的声音都被听见,真正了解他们的诉求。

克里斯南透露,该会计划向安华提呈一份备忘录,并在全国发动联署请愿书,以引起政府的重视。(苏思旗摄)
4诉求备忘录呈首相

据了解,全国寿险与家庭伊斯兰保险顾问公会即将向安华提呈的备忘录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呼吁政府成立由财政部、卫生部、国家银行、大马人寿保险公会(LIAM)、保险公司和民众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共同探讨解决医疗保费上涨的方案;

2.要求保险公司公开保费定价机制,增加透明度,同时接受民众监督;

3.促请政府加强对私人医院医药费的监管,以控制医疗成本。

4.促请政府增加对公共医疗系统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民众的医疗需求。

“保险公司说涨价是因为索赔增加,但问题是,他们的计算方式是否透明?医疗成本的涨幅是否合理?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审查。”

他指出,更令人费解的是,私人医院收费双重标准,有保险和无保险的患者收费存在巨大差异。自费的患者往往收费较低,有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远高于市场价,他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区别?

利益相关方迟迟不作为

莎西德兰补充:“28年前,妇女在私人医院生产的费用大约是1500令吉,现在是高达1万5000令吉!医疗技术真的进步了10倍吗?设备成本真的上涨10倍吗?定价机制究竟是怎样的?”

莎西德兰认为,国行临时措施虽然短期内为保险起价带来一定缓解,但却并非长久之计。政府应在制定出可持续的长期措施前,先要求保险公司暂缓保险起价。(苏思旗摄)

克里斯南表示,保险产品的设计应该根据群体风险来计算,但从2021年至今,相关体系似乎未能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他进一步质疑,为何大马人寿保险公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迟迟没有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没医院控告欠款 无理由差别收费

“既然保险公司已经收到医院的担保信,所有程序也已确认,也没有任何私人医院控告保险公司拖欠款项,为什么医院仍然对保客收取更高的费用?”

他也指出,保险产品常常有“欢乐时光”,即在特定时期以低于标准的价格出售保险产品,以吸引保客购买。然而,一旦“欢乐时光”结束,保费将会暴涨,这对投保人来说并不公平。

“如果保客的健康记录良好,你可以离开这个保险组或保险公司,去到另一家。如果健康记录不好,只能向原有的保险组和保险公司继续缴付高额保费。

“很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医疗体系,例如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模式,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然而,马来西亚的医疗政策在哪里?”

沈志勤:未来3年是关键
盼制永续性长期方案

公账会成员沈志勤希望国家银行执行临时措施的3年里,会制定出永续性的长期方案,所以未来3年是关键,决定保费起价上限到哪里,亦或是,没有上限。

沈志勤表示,尽管面对的是私人医院、保险公司等大集团,他很乐观和做好准备,与人民携手打赢这场战役。(赖国华摄)

“如果这3年能够做到立法、改革,让政府监管保险公司,就能够控制保费,否则累计3年没起的保费在一朝飙高,后果不敢想像。”

他强调,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看民众是否愿意和国会议员站一起,向有关当局施压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共同面对盈利数十亿的大公司、大财团,完成马来西亚医药生态系统的改革。

基于国家银行指示保险公司必须控制成本、减少支出,或许会将压力转嫁到私人医院,他认为其实是个好现象,因为双方必须降低成本,避免浪费和支出。如果私人医院、保险公司展开协商,寻求平衡点,对于民众肯定是好的。

至于国行要求保险公司从1月15日开始,向保客提供分摊保费的措施,沈志勤强调,如果尚有保险公司未执行,他将会要求国行介入,对付相关公司。

“根据我们所收到的反馈,保客拨电给保险公司时,一些保险公司声称还未处理好,有的说2月才能重新计算保费,3月开始执行。”

他说,国行宣布临时措施已经2个月了,保险公司说未准备好,实在说不过去。

公帐会安排2场公开听证会及至少9场闭门听证会议,预计在2至3月完成听证议程,7、8月向国会提呈报告和立法建议。

保费离谱飙涨已成全民课题,沈志勤(右)接受星洲日报记者廖芷悠专访时表示,希望人民能够继续和国会议员携手,成为医保改革的一环,共建永续医疗生态系统。(赖国华摄)
找出大马商业模式

“我们并非针对任何人,而是要找出大马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不应该跟随其他国家,而是能够适应本地环境、保险公司、医疗系统的生态模式。”

他促请民众踊跃参与表达看法和建议,让政府制定政策时考虑多方的利益。

这是少见由人民、媒体和国会议员一同参与的课题,而且每一个角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抗强权,抗争不公。

“有老百姓站出来发声,有媒体大肆报道,有国会议员带到国会讨论,在公帐会推动改革,这个课题才得到政府关注,这次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果。”

相关文章:

医保费涨不停(四)| 独家 | 监管存灰色地带 医保改革不能再等

医保费涨不停(五)| 调查:医保费涨负担重 逾半成功索赔 也想断保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