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5日讯)殡葬业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家属希望用歌声送往生者最后一程,歌台艺人到灵堂献唱的邀约明显增多,有些艺人一个月能接多达30场演出。
“民歌歌后”林丽影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她2010年出道,如今一周内会有3场邀约到灵堂献唱。
ADVERTISEMENT
“这个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有些歌手几乎每天都排满演出。我听前辈说,灵堂上请歌台艺人献唱的传统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
歌台艺人董仕强则透露,他近期的演出都以丧礼为主。他说,由于男歌星较少,自己曾一天内安排4场灵堂献唱。目前,他一个月能接到的邀约有20至30场。
“早些年演出时,可以选择的歌曲很少,对歌手来说压力不小,还需要适应多种语言的歌曲。”
他指出,家属如今会请流动歌台花车,在送殡途中边唱边行。“如今,人们更能够接受在丧礼上奏乐歌唱,加上很多往生者生前喜欢看歌台,家属才希望用这种热闹的方式送别。如果预算充足,还会请歌星到场表演。”
“美臀歌后”婷婷表示,她10年前刚开始在丧礼上献唱时,一个月最多接8场,疫情之后,邀约几乎翻倍,如今每月可接20多场。
“与七月歌台不同,灵堂演出对服装有严格要求,我们必须穿着端庄,以深色、黑白为主。”
记者也联络上一名从业20余年的乐队女负责人,不愿透露姓名的她表示,乐队几乎每天都有工作,近些年收到的邀约有明显增多。
曲目应家属需求安排
灵堂曲目多元化,歌台艺人应家属需求献唱。
林丽影表示,在灵堂献唱时的曲目选择,一般根据往生者家属的要求安排,其中以福建歌和改编的歌仔戏曲目居多。
她透露,有些家属会要求演唱悲伤的歌曲, 例如《三声无奈》或《雪梅思君》,以表达思念之情;而在一些被视为喜丧的场合,特别是往生者是人瑞时,灵堂上也可能响起《欢喜就好》或《甜蜜蜜》这样的轻松曲目,为告别增添温馨氛围。
“除了福建歌,我们还会唱广东歌、潮州歌、客家歌,甚至英语歌曲,歌手会根据不同籍贯的需求调整曲目。”
董仕强则表示,有些家属会要求演唱歌颂父母的歌曲,又或是往生者生前喜爱的曲目。“还有家属会点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歌曲,如《读书郎》,以此缅怀亲人。”
独特歌台文化 缓解哀伤氛围
到灵堂献唱,林丽影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歌台文化。
“以传统的海南人观念,其实对白事是非常抗拒,总带着一种畏惧的心态。自从入行后, 我接触了各个籍贯的家庭,从中学习到许多不同的习俗, 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她回忆说,刚开始接丧礼演出时,总担心选曲或言辞会触犯家属的忌讳。随着经验的积累,她逐渐了解到,家属是希望通过歌声增添现场的气氛,缓解哀伤的氛围。
谈及心态的转变,林丽影感慨说: “ 曾有一家人告诉我, 他们已经连续哭了好几天,不想再沉浸在悲伤中,希望能听一些舒缓的歌曲。这让我意识到,来到一个素未谋面的家庭,不仅仅是完成一场演出,更像是一种陪伴。我用歌声安慰他们,让这段送别之旅稍显温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