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饮食文化,不能仅是“介绍”美食,其中还涉及族群身份认同、在地认同等层面,以及市场经济之流变。既有源流,也有变异和打造的成份。但就中华料理来说,有其同源性,亦有同中有异的在地变化。
ADVERTISEMENT
谈饮食文化,不能仅是“介绍”美食,其中还涉及族群身份认同、在地认同等层面,以及市场经济之流变。既有源流,也有变异和打造的成份。但就中华料理来说,有其同源性,亦有同中有异的在地变化。
就以面粉粿和板面miè来说,前者是用福建话(闽南话)来念的,很显然有其“福建”渊源。至于板面miè,就有趣了。板面miè有正字,叫板面“搣”。古代汉语里还真有这个字,意为“用手拔”。
就现有的理解,板面搣和面粉粿(但这名称应用福建话念才比较有味道)是相近的面食。只是面粉粿是福建人的称法。“知食份子”林金城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写过〈巴生面粉粿〉一文,指出面粉粿是福建闽南人的家常面食。至于板面的叫法,原出自于吉隆坡一档天涯客的板面。林金城说这面档创于1980年代初,而近来〈马拉妹出闸〉的曾智霞有了更精确的考证,记说吉隆坡天涯客开档于1977年。二人记说的开档年份虽有误差,但林、曾二人对天涯客的相同记述讯息是:天涯客的板面源自客家人的刀麻切,而“马拉妹”曾智霞更直言认识档主老板杨振成,并指说杨先生是一名草根服务的“高壮客家大佬”。由此,一些脉络大致清晰了。刀麻切、板面和板面搣的叫法(板面是较规则的切条,板面搣是不规则的撕捏拔开),都与客家人有关。面粉粿则是福建人的称法。
在这里还想补充一点,叫板面或板面搣(两种是不同的形状),主要还是中马的叫法。出了中马和彭亨州,尤其来到柔佛福建人比较多的地区,不管什么人经营,或许还是多以面粉粿称之,可窥其涵化现象。但近期以来,板面一词又有“普及”全马之趋势,亦可窥“客家”饮食之崛起和打造。
简言之,不只是刀麻切是客家人的,板面和板面搣一词应该也是客家人创的。但板面搣这种原本不规则手拔的“手工面”做法,跟福建人的面粉粿很像。再来,不管是面粉粿还是板面搣,其实应就是与中国北方的面疙瘩同出一系,是中国很传统的家常面食。只是在大马,我们的面粉粿或板面搣有其在地化的元素参合,除了是用江鱼仔熬煮的汤底,本地一般会以苋菜或树仔菜当配菜,有其家常的大马在地乡土味。还有,客家系的板面或板面搣的辣椒酱,几乎是家家有特色,有时反而是客家板面系的灵魂。我有时是冲着那个辣椒酱才去吃他们家的“客家”板面的。中国原乡客家山区原本不嗜辣,但硬颈客家下南洋,其汗水与辣味结合了,不得不说那是一种精彩的在地演变。
当然,对于现今市场化和机器化的板面或面粉粿,我是有意见的。因它已失去了过去那种靠手工刀切或用手搓捏“搣”出不规则的口感,也因而那最精髓的“面粉味”也消失了。剩下的是咸咸的酱油拌面,有咸味没了面味。建议点汤的,乾拌很多时候是在吃酱料而已。很是遗憾。但如果店家还是用手工“搣”的,那就不同了。我喜欢。
这里再补充一下刀麻切。客家板面一说源自刀麻切。但比较贴切应该写成刀嫲切。根据客家大婶的告知,嫲有首领的意思,所以、舌头叫舌嫲、很粗的绳子叫sok(索)嫲、大勺子叫shok嫲,而大刀就叫刀嫲。还有一种解释,嫲与仔带有母子关系,所以同类物品,大的是嫲,小的是仔。例如飘勺叫勺嫲,汤勺叫勺仔。大帽子斗笠叫笠嫲,普通的帽子叫帽仔。粗绳叫索嫲,细绳叫索仔。因而小刀叫刀仔,大刀就叫刀嫲,而在客家大浦话,刀嫲就是菜刀。所以刀嫲切就是用菜刀一刀一刀切出来的面条。而那个面团全程手工,切面条也是全用菜刀切。简言之,就是“纯手工面”了。又听客家朋友说,由于全程都是用手工制作,梅县原乡客家人也叫它“拳头粄”的。所以板面是不是应该写成粄面呢?可以再研究。毕竟客家人的粉食制品多称为粄,而非板。“板”面是什么意思,网上的一些说词可能多是忘文生义。
另,朋友告知,潮州也有这类似的面食,称之为面猴。而“搣”的动作叫“捻”,捻面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