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元首的大度与包容为我们展现了未来的方向:只有在互相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多元社会。
ADVERTISEMENT
大马应该以多元文化和族群和谐为治国的根本,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与过气政客的言论,引发了族群之间的包容性、同理心与相互尊重的精神是否流失的担忧!
包括前首相马哈迪对吉隆坡中英文招牌的批评、吉兰丹州禁止在酒店内饮酒、夜市售卖猪肉属违法行为,一再显示某些政党和官员对多元文化缺乏包容与尊重,中英文招牌与非穆斯林在酒店中饮酒,似乎成了洪水猛兽。
就在此时,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邀请首相安华到华人餐厅用膳,展现了马来统治者对族群包容与尊重的态度,并以实际行动为全民树立良好榜样。
3个事件的剖析与挑战
我们就以最近发生的3个事件做分析,说明族群之间包容与反思的必要。
首先,是来自马哈迪对中文招牌的批评,他认为商场太多中文招牌仿佛置身中国,这一番话引发广泛的争议。
大马华人早就了解国内的招牌标准规范,不致于触法;但来自中国的业者,只是把中文招牌当成识别的工具,与文化认同无关。但敦马有意无意模糊焦点,让人产生满街中文招牌是华人有意为之的误解。
其次,吉兰丹州酒店禁酒,也有争议;对华人而言,婚宴上饮酒承载着华人千年传统文化,实在不应该以宗教敏感为由,而被喊停。掌权及执法者应该学会在宗教信仰与多元文化之间取得平衡。
再者,夜市禁止贩卖猪肉的规定,虽然是为了尊重宗教敏感性,但以往都相安无事,只是有人投诉才挑起事端,这也反映社会逐渐失去包容性。政策可以更有弹性,在夜市特定区域划分“非清真区”以解决问题。族群的包容与尊重不应该是单向的,否则会加剧矛盾。
反思:国家元首的包容与大度
与某些极端政客引发的争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元首的包容与大度。元首日前邀请首相到华人餐厅进餐;元首还多次在公共场合展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支持,包括出席华人庙宇的传统活动。
元首的行动释放重要信号:政策法律应该对多元文化予以公平对待,政治领袖可以扮演具建设性的角色,而不是排斥,应该宽容以待之。
政客经常利用族群议题制造对立,元首用行动表明,包容与尊重是领袖的责任,更是促进族群和谐的关键。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并非削弱另外一方的文化认同,而是共同创造互相尊重的社会空间与思维。
族群包容性为什么会弱化?根源来自于政策缺乏多元考量、政治人物刻意操纵族群议题、公民教育不足,大马教育体系对多元文化的重视程度有限。但凡对其他族群文化的无知,就容易导致误解与偏见。
多元社会的三大基石:
同理心、包容心与尊重
在多元社会中,族群之间的和谐并非自然而然产生,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算今天的美国,依旧存在种族歧视,白人、黑人、拉丁裔、亚裔。特朗普“议程47”(施政方针)就明确强调“捍卫美国传统文化,防止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当特朗普对族群课题存在“傲慢与偏见”,我们不妨引以为镜。同理心、包容心与尊重是多元社会穏定的基石。
其一,同理心:设身处地,理解他人。当一方能够体会另一方的文化需求,矛盾便能大幅减少。例如,酒店禁酒令背后的宗教需求与婚宴饮酒的文化传统,并非完全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双方如何寻求妥协点。
其二,包容心:异中求同,共同进步。包容不是对单一族群妥协,而是尊重多样性的同时,找出共同利益的基础。政策制定者应有更宏观的视野,必须超越单一族群的利益考量,确保每一个族群的声音都被听到。
其三,尊重:平等对待,拒绝偏见。大马的每个族群都应该在文化、经济、教育、生活习惯和政治上享有平等的地位。对于非穆斯林的文化传统,政府官员应以尊重为原则,以同理心对待。
促进族群和谐是大马前进的方向,包括将多元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政策制定过程必须透明协商;提倡跨族群的公共活动,以拉近族群之间距离;领袖应以身作则,当国家元首为全国政治人物树立了榜样,他们应延续这种精神以行动促进包容,而非在敏感议题上挑起族群情绪。
多元文化对大马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无价的资产。当我们能够超越分歧,以同理心、包容心与尊重为基础相互对待,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繁荣。国家元首的大度与包容为我们展现了未来的方向:只有在互相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多元社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