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一些品行不佳的受封人士,因其所作所为,而影响了真正应该被尊敬的受封人士。
马来西亚是全世界少有的君主立宪国家。9位州统治者,以及4位州元首,加上国家元首,差不多每个月在不同地区都有册封仪式,且一连数日。
ADVERTISEMENT
柔佛州苏丹依布拉欣多年前曾经说过:“如今走在街上丢一颗石头,不但会轻易砸到一名‘拿督’,反弹的石头还会再砸中另一名‘拿督’!”
此言是揶揄马来西亚有太多“拿督”。不幸的是,勋衔已经不再是用来衡量品行的标准,因为一些拿督斯里涉嫌打架、运毒、诈骗等等。
笔者首先要说明,很多受封人士皆实至名归。上星期,雪兰莪苏丹册封数十名社会有功人士,而笔者认识其中两位,即世华媒体(马来西亚)集团总编辑兼《星洲日报》总编辑拿督郭清江,以及吉隆坡高庭法官艾芙洛。这两位都是笔者知晓,实至名归,功不可没的有功人士。
笔者第一份工作的直属上司,是一位已过世的丹斯里,也是两袖清风的公务员,贵为丹斯里,他还是自行搭公共交通出行。工作期间,笔者自愿用自己的小轿车当其司机。
但是,每个州属在不同时期,对册封有功人士的定义和准则也不同。今年,某州属州元首册封有功人士,笔者的一位友人也获得勋衔(非拿督)。笔者与之相熟,在恭贺之际询问,为何获得册封。友人答曰,就因认识某政治人物,而以资助一些慈善基金达到对社会的贡献,因而获颁勋衔。
一种米养百种人,有些拿督、拿督斯里,因本身实际对社会的贡献而获得册封,本身谦虚,乐善好施,舍己为人,并不喜欢他人称呼其衔头;有些则是仗着自己获得衔头,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在停车或就餐时特意欺负服务员以抬高身分,表现出高傲、自满等等。
在马来上层社会的社交圈子中,有这么一段话,若你不知对方是谁,就只管用“拿督”来称呼,那么就不会那么容易得罪人。得罪人的概率,就是如果对方是拿督斯里或丹斯里,那么知道后改口即可。
这也反映勋衔已经不再如过往般,是评价一位有功人士的人品和贡献的唯一标准。数十年前,若遇到一位拿督,因审核甚严而导致获得拿督勋衔者非常少,而可以评断其人品的高尚,以及对社会贡献巨大;如今,默默无闻的小商人,都可以被册封。相信读者都会问,他捐了多少钱给慈善机构?
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一些品行不佳的受封人士,因其所作所为,而影响了真正应该被尊敬的受封人士。
笔者了解,很多州属已经收紧其册封的标准,如必须是真正通过审核,比普通人作出非一般的贡献、必须超过某岁数、需要有人担保等等。这让笔者深感欣慰。
但是,目前国内还有一些笔者认为品行不佳的受封人士。笔者不希望无故开罪任何人,因此在一些场合,笔者都会采用马来同胞的那一套,并追加一句:请问您是拿督,还是拿督斯里?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