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庆华所著《The Mingqi Pottery Buildings of Han Dynasty China 206BC-AD220 》一书的分类,汉代建筑明器的两个主要类别也是院落和“楼、阁”,并由此组合成各式各样的院落建筑和“楼、阁”。我想,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得峇厘岛的建筑勾起了我对汉代建筑的想像。
出版于2002年的《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一书中就收录了好几件这样的建筑。2010年我还专门到河南博物院看了这些建筑明器。建筑史学者国庆华教授在其两部学术著作中对建筑明器做了专题和比较全面的研究。在出版于2005年的《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 Ideas, Methods, Techniques》一书中的第四章〈From Tower to Pagoda: structural and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国庆华对这种建筑做了介绍,并对其用途做了一些推测。
在阿云寺(Pura Taman Ayun),我又再次遇到“汉代建筑”。这一次是一组建筑,既有亭子(图05),还有“百戏楼”和“迎仙楼”(图06),整齐有序坐落在由围墙和莲花池环绕一周的长方形院落内。阿云寺建于1634年,是Kingdom of Mengwi的王家寺院。这里的亭子大小不一,有4根柱子的小亭子,也有6根柱子和8根柱子的亭子,轻盈而错落有致。“塔楼”(Meru)则按照层数二、三、五、七、九和十一顺序排列。
在回程的飞机上,阅读刚在机场购得,由峇厘岛建筑学者Made Wijaya撰写的《Architecture of Bali》,得知峇厘岛的建筑是由院子和亭子(Bale)这两个基本元素构成,根据功能、建筑类型、材料和装饰等的不同,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住宅,都是如此。
根据国庆华所著《The Mingqi Pottery Buildings of Han Dynasty China 206BC-AD220 》一书的分类,汉代建筑明器的两个主要类别也是院落和“楼、阁”,并由此组合成各式各样的院落建筑和“楼、阁”。我想,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得峇厘岛的建筑勾起了我对汉代建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