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草稿築跡

|
发布: 11:40pm 28/12/2024

建筑

美国

纽约

草稿筑迹

逃生梯

老友记

王茜

草稿筑迹/从公共安全到城市美学,纽约逃生梯的前世今生

文:王茜(草稿特约编辑)

熟悉美剧《》的人,一定会记得剧中Monica的公寓,米黄色,外立面上悬挂着铁铸的。这个一晃而过的外景镜头,足以让老友记粉丝魂牵梦萦。该公寓的取景地位于曼哈顿西村(West Village),贝德福德街90号。

漫步在纽约街头,随处可见老式公寓与外露消防逃生梯的搭配,这种被时代淘汰的设计,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ADVERTISEMENT

草稿筑迹/从公共安全到城市美学,纽约逃生梯的前世今生
纽约唐人街的店屋外墙相联,空间密集,楼房立面上是密密麻麻的逃生梯。

建筑,作为物质载体,让我们穿越时光,回望过去时代的巨变,以及逝去的风土人情。而被时光遗留下来的纽约老式公寓,浓缩了这座城市的记忆,也记录了的移民历史。

从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提供的资料来看,这种逃生梯的设计最初被用于廉租公寓,又称唐楼(tenement buildings)。19世纪中,大量移民涌入纽约,由于经济拮据,便纷纷选择租金低廉的唐楼。

草稿筑迹/从公共安全到城市美学,纽约逃生梯的前世今生
曼哈顿中城的莱辛顿大道,地处繁华的中心地带,消防逃生梯在纽约街头随处可见。
逃生梯的缘起

1860年,一间位于六层廉租公寓的面包店起火,这幢公寓容纳了24户家庭,火灾导致很多人受伤或死亡,引起了当时纽约政府的重视。两个月之后,纽约市通过法律,要求超过8户的住宅楼必须拥有室外逃生梯。于是这种悬挂在公寓外、呈Z形的金属装置便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乍看起来,这种简易的装置粗暴解决了城市需求,既不用破坏原有建筑结构,也不会占用室内空间,但留下了一些安全隐患。而后的几十年,并未真正解决消防逃生的难题。1911年,三角衬衫公司发生火灾,由于高温灼烧和无法承载重量,消防梯很快变形并倒塌,146名工人在火灾中丧生。1968年,纽约市又发布新规,禁止新建房屋修建室外逃生梯,取而代之的是洒水装置和室内防火逃生通道。

草稿筑迹/从公共安全到城市美学,纽约逃生梯的前世今生
曼哈顿街道两旁的轻工业风红砖建筑,与黑色铁铸逃生梯成为最经典的搭配,亦属于纽约美学的标志特征。

随着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告别了这种老式的消防逃生梯。但悬挂着逃生梯的红砖建筑却一跃成为纽约的城市美学之一,这个看上去有些笨重的金属装置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发挥出更多功能。住户将延伸出的部分变为阳台,在6平方英尺的露天空间喝茶、闲坐、看书。一些艺术家还会用油漆在金属上涂鸦,变成装置艺术。还有的人打造出一个私密的小花园,绿植完全覆盖了逃生梯。

作为纽约文化符号的逃生梯,更是频频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希区考克在电影《后窗》中,搭建出1910年左右的格林威治村,红砖建筑上嵌着铁制逃生梯,空间既开放又逼仄,满足了人们“窥视”的欲望。由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电影《西城故事》(1961),更是将《罗密欧与茱丽叶》的阳台场景搬到纽约的老旧逃生梯上。

草稿筑迹/从公共安全到城市美学,纽约逃生梯的前世今生
纽约老式公寓通常四到六层楼高,裸露在外的铁制逃生梯,虽快速解决了城市需求,但也留下了一些安全隐患。
化身历史保护建筑

老旧的铁制逃生梯也面临着生锈、氧化,亟待维护,且成本过高,同时也伴随着不安全因素,例如逃生梯坍塌,在是否将其淘汰的问题上,争议不断。这些加设逃生梯的铸铁建筑大部分都位于纽约苏活区(SoHo),通常四到六层楼高,有着被时光打磨过的粗粝感。1969年,纽约市政府宣称改造苏活区。1973年,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将这个区域划为“SoHo铸铁建筑历史区”。由于逃生梯多建于1800年代和1900年代初,这个时期的建筑被划为“历史保护建筑”,逃生梯也因此摆脱了被淘汰的命运。

在逃生梯制造的折叠空间里,我们会讶异过去与现在是如此紧密相连,更可摸索出纽约的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形态变迁。逃生梯的功能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满足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生存空间的需求。

延伸阅读:
草稿筑迹/从空间设计到地方营造的一口设计
草稿筑迹/阳台──大楼迎接外界的半开放式空间
草稿筑迹/公厕:到底是谁的责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