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白,和其他事件不同,自杀新闻不应该揭露那么多细节。”梅蒂哈说,在处理自杀个案,过于专注新闻细节,把警方给予的资料全盘详细写出,画面、自杀原因等,都有可能构成自杀念头。
ADVERTISEMENT
某天你经过一处,群众围观,警方围起防线。你在脚与脚之间瞥见白布和瘫在一旁哭得快溶掉的泪人,于是随手拿起手机摄下那令你五味杂陈的一幕。打开社交平台,你贴上照片,开始撰文抒发情感,感叹人生苦短,勾起少时课业压力颇大的回忆……
他/她看到了,随手转发,呼应着写下留言,定是现在年轻人承压力太低了,定是现在学校课业太繁重了,定是家长太忙忽略孩子了……
那张照片,还有那当下的悲伤,以及那些后续来自不相关人士的指教,通通留在网络空间里,说不定哪一天又重新翻出。
这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自杀新闻传播。
修订《内容准则》,完善自杀报道指南
“他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白,和其他事件不同,自杀新闻不应该揭露那么多细节。”通讯及多媒体内容论坛(CMCF)首席执行员梅蒂哈(Mediha Mahmood)说,在处理自杀个案,过于专注新闻细节,把警方给予的资料全盘详细写出,画面、自杀原因等,都有可能构成自杀念头。“如果有人曾有自杀想法,读到这些内容,他们很可能尝试。”
接连数起中学生轻生事件发生后,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表示,内容论坛正研究适用于大马的自杀报道指南。对此,梅蒂哈分享进度,这项相对完善的自杀报道指南将纳入新版《内容准则》(Content Code),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开放公众咨询(Public Consultation)后,修正并推介。
把时间拉回2020年,当时修订《内容准则》,内容论坛就收到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回馈——少了自杀报道伦理。于是他们随即加入卫生部订定的《媒体自杀报道指南》(Guideline For Media Reporting on Suicide)。
“但是今年我们发现,不只是报道需要注意,就内容而言,还有戏剧、电影,还有社交媒体。”梅蒂哈说,新版的指南将更全面,概括报道伦理,以及在社交媒体分享自杀相关内容的伦理与责任。制定单位包括卫生部代表、精神科、心理健康工作者及学者,以及媒体成员。
除了新闻事实报道,梅蒂哈提醒,影视虚构故事,但凡触及自杀内容,传递出的资讯务必是“自杀防治”。
“现在,人人都是内容创作者。”梅蒂哈举例,“移动记者”(Mobile Journalist,Mojo)或一般公民,都应参考《内容准则》。内容论坛也不时透过训练、宣导、教育,对象包括民众和学校、大学学生。
最近,内容论坛与通讯部、网络媒体、电讯、科技公司合作展开 “Creators IRL”计划(现实生活中的创作者)。计划为期3个月,旨在培训内容创作者制作应对网络安全和诈骗问题的内容,但培训内容也包含自杀相关内容的伦理。
自媒体时代,如何监管新闻内容?
“不少读者直接在社交媒体标记内容论坛,寻求我们关注不符合伦理的报道,例如展示死者照片、直接点出事发地点等。”梅蒂哈指出,当网络公民有了基本意识,不只是不符合伦理的自杀报道,一些歧视用语,他们也会标签起来,提醒媒体或内容论坛留意。内容论坛随即通知相关媒体,或相熟的记者,请他们修订内容。
目前,内容论坛的成员媒体机构必须遵守《内容准则》,若被阅听众投诉,或被发现违反准则,由各会员媒体代表组成的投诉局会接手检讨相关内容。梅蒂哈指出,若投诉局裁定相关内容违反准则,最高责罚是5万令吉。
“目前没有对任何单位罚过款,因为内容论坛是一个媒体自行监管(self regulate)单位,而不是以惩罚为主。”若是非成员做出过分的内容或报道,就会由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处理。
目前,本地华文媒体都不是内容论坛的会员,对此,梅蒂哈欢迎也鼓励华文媒体加入这个媒体自行监管的组织。
作为自杀新闻的阅听众,看到新闻请不要转发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手握传播能力,该如何运用?拉曼大学中文媒体新闻系讲师苏德洲提醒,看到自杀新闻,不要转发。虽然大数据仍会推送这些资讯,但你我可以选择不转发。
自杀新闻贴文下的留言,常常出现“阿弥陀佛党”,或是留言谴责及归咎死者家属。“留言者永远不会知道死者在想什么啊!”苏德洲认为,这类留言属于“吃瓜”群众。当然,也有比较建设性的留言,呼吁家长多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聊天。
自杀新闻事件底下的留言常常就是骂家长、学校、辅导老师,千错万错就是这些人没有好好保护好个案。而网络生态,人们就是躲在匿名背后,可人们可有想过,这些留言也会刺激到相关人士?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副会长王妤娴建议媒体也要关注死者的亲友、同学,或是在机构里的助人工作者。“因为我们这一群人会被摆在‘为什么没有接住个案’的位子。”
作为自杀事件的家属,想要发表感想,可以怎样做?
透过社交媒体,人人都可以用文字、图片、影片甚至直播来抒发任何事物。那么,自杀事件发生之后,家属适合透过各种管道,高调发表想法吗?
苏德洲认为,家属可能不希望网络上不实资讯流传,才站出来发言。他们可能也有其他用意,例如呼吁民众好好关怀身边的人,多与孩子聊天。但他不支持家属做网络直播。回到原点,自杀相关的资讯,点到为止就好了,既然已经用文字表达,就不需要再做直播了。
辅导资历丰富的王妤娴也说,若所辅导的个案想这么做,她会跟对方确认目的,以及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并且分析过后可能需要承担的后果。
因为即使个案表示做好心理准备,也有可能是当下太想做某件事的决定,面对的实际状况可能超出心理准备。还有,辅导员若答应一起面对,最终必须说到做到。
一起自杀案件若获得广大关注和舆论讨论,流言蜚语乱窜。家属或想透过社群平台澄清,但王妤娴提醒,“为什么你(家属)需要解释呢?那关他们(一般民众)什么事呢?”
分享自身经历,会有什么影响?
还有一个现象,是与案件或当事人不相干的人,看到自杀新闻后想起自己的经历,有感而发在社交媒体上书写。这些帖文其实跟当下新闻事件完全不相关,是个人抒发或发表。然而那么多件个人行为在社交媒体上交叉渲染,可能变成问题。
苏德洲说,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过往经历或听闻的低潮故事,但很少分享他们是怎么走出来的,讲了上半段的经历,下半段就没有了,最终可能只留下负面情绪和资讯。
“我觉得也不能怪他们(网民),不是每一个人都很会写故事写文案。他们其实也没有错,只是他们也没有去思考,真正要分享出去和得到的是什么?”
除了报道自杀,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
媒体和掌握传播能力的你我,若想成为拯救帕帕基诺的仙童,可以怎么做?作为过来人的王妤娴坦言,有自杀念头的人想要的其实是,“希望你是站在理解我的角度去告诉我,可以做些什么。”
“没关系,今天过了明天就会……”“总会过去的……”王妤娴坦言,当时一看到或听到这些很正能量的语录话语,就会很生气。
“我就觉得每一天都很过不去,而你是走过了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那么说,那是因为你走过了。”她提醒,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想,他们担心的也许是,万一走不过呢?
即便经历且走出低潮,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评论一些事情,或者很想激励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先去关心一下到底发生什么事。”有些人面对的困难是生理的、心理的,或者身心灵兼具,理解后再看如何协助。
“如果你现在不想要我帮你,我也认命了, 但我会让你知道我在这边,你需要的时候就过来。”
陷入低潮情绪长达半年,王妤娴几乎是一天天拖着如空壳的身躯度日。直到一次演讲,她发表了一句名言“其实快乐跟痛苦是可以并存的。”有些痛、悲伤、遗憾没办法拿掉,但那并不表示一年365天,或1天24小时里没有一分钟是比较好一点点的。
致感到痛苦的维特或帕帕基诺,我们可以把这个比较好一点的时间,一步步慢慢扩大。
有苦难言,想找人聊聊?可拨打以下辅导热线: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03-4265 7995 |
马来西亚博爱辅导中心:03-7781 0800, 03-7785 5955 |
心灵扶助协会(Befrienders):03-76272929 |
相关报道: 【自杀事件应对/01】报道自杀新闻,新闻媒体应该怎么处理? 【自杀新闻应对/02】看到自杀资讯,你会怎么处理? 【自杀事件应对/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延伸阅读: 自杀事件发生前后 校方能做些什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