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30/12/2024

自杀

星洲日报

媒体

郭清江

报道

新闻

轻生

苏德洲

帕帕基诺

维特

【自杀事件应对/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黄冰冰、本报资料中心

看来,事件分篇,明显是为了流量。“媒体要流量,就会产生竞争,竞争就会变成血淋淋的东西。”

他曾任记者,现为拉曼大学中文媒体系讲师。经验谈,英文、马来文新闻媒体处理自杀新闻的手法完全不一样,往往交代5W1H(注*)就好,隔天也不会再跟进;反观华文媒体,几乎是一直追不停。

ADVERTISEMENT

媒体竞争一定是血淋淋的吗?苏德洲强调,竞争不一定要是血淋淋的!

【自杀事件簿/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新闻系课堂上,苏德洲谈到自杀新闻写作,自然引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自杀预防:供媒体工作者参考》。可他总会给学生打预防针,来到新闻界,可能与课堂所学的新闻操守有些冲突。“一,就是跟报馆反映;二,就是被同化而已。”

他观察到,很多新闻工作者最终都跟着媒体机构追逐流量。尽管也有自杀防范、教育或疏导困扰等内容,也受到大数据演算影响,难以推送到读者跟前。

难道英文和马来文媒体就没有竞争,流量就不重要吗?“是重要的,只是他们点到为止,不需要再跟进、炒作。”苏德洲点出,华文媒体几乎每天跟进,还会公开遗书、下标题煽动。

他举例分析,近来多起中学生坠楼案,都写出原因“学业压力”,这容易让人把学业压力和自杀连结起来。另一已经让人联想在一起的例子就是,“财务问题”与“槟城大桥”。他指出,很多人行车经过槟城大桥感叹看不到风景,“围栏越建越高,其实就是要防止自杀行为。”

苏德洲理解很多媒体编采主管的思考——别的媒体已经报道了,所以我们也要报道;又或者,不报道的话,社交媒体也在流传。他认为,“还是要回到根本,你继续跟进的话会引起怎样的效果?”

也有媒体人认为,正是因为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太多,媒体才应出于厘清跟进报道自杀新闻。对此,他反问,即便立意良善,但又有多少人能拿捏好尺度?

在班上与学生讨论自杀新闻时,学生向他反映,看了这些新闻觉得世界很黑暗,为什么一直发生自杀行为。刚过去的10月、11月份,媒体不断投喂读者很多自杀资讯,也让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指示通讯及多媒体内容论坛(CMCF)拟定自杀案件的报道指南。“这就表示媒体的报道已经很严重了。”苏德洲说。

【自杀事件簿/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苏德洲观察到,尽管新闻系上学了自杀新闻报道伦理,但来到业界,很多人最终都跟着媒体机构追逐流量。
媒体决定读者知情度,做好5W1H才是重要

人们怎么阅读或接收自杀新闻?苏德洲观察,有些人真心抱着好奇心,心想“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当然,也有一部分阅听众当作剧情追踪来看。

那么,媒体应该怎么报道自杀案件?苏德洲认为,5W1H就够了。“读者要知情到什么程度,是由媒体来决定。”但据他观察,媒体的说辞往往是“读者要看”和“有流量”。

然而,如果媒体有资料就写,一直投喂阅听众,阅听众的胃口也会一直被养大,报道始终不会有界限。他发觉,现在媒体人站在前线时,似乎就是有资讯就一直写,就算是自杀事件,也忽略思考到什么时候应该停止。

过去传统媒体只有报纸、电视和广播电台,发展至今,同一则新闻还会在网站、社交媒体和内容农场重复、交叉传送。那么作为接收的阅听众,能如何应对?

苏德洲说,“我会直接在脸书设置,不要再看到这个新闻。”他认为,最后是要回到“认知”,就是人们要懂得筛选资讯和看待资讯背后的意义。

【自杀事件簿/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郭清江不否认,自杀新闻的处理仍有未尽之处,社媒使用者和社会大众需要一起努力影响网络平台,大家一起进步。
媒体的双面刃──该不该报道?如何拿捏力度?

世华媒体(马)集团总编辑兼总编辑坦承,前一阵子数起中学生坠楼新闻报道不尽完善,内部提醒做得还不够。他解释,从底层记者到决策层级的同事还有点“患得患失”,担心不报道这些案件好像没有尽到媒体“告知”的责任。

自杀事件报道与否,报道到什么程度,一直存在争论。总有人说,就算不报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此外,网络充斥铺天盖地的相关资讯,新闻媒体不跟进会否让人揣测,内有隐情?

那报道的目的为何?郭清江的答案是,“让人们知道有自杀事件,让社会多点关怀,人们多点警惕。”

该不该报道自杀案件,他认为不能一刀切。新闻媒体应该按标准作业流程做,不突出自杀新闻,不写出原因、方式、不用死者和现场照片,不造成家人二度伤害。

郭清江强调,报道自杀事件,还需依不同个案,拿捏报道尺寸。有时有必要跟进,因为现今网络太多流言蜚语,还需新闻媒体求证、报道澄清。读者还是相信专业新闻媒体,而非道听途说的资讯。

【自杀事件簿/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刚入行成为记者时,郭清江曾被派去采访一起企图轻生事件,成功劝阻当事人。
【自杀事件簿/03】华文媒体竞争激烈,一定要用血淋淋来赚取流量吗?
2011年,一天两起自杀案件,郭清江主张在封面正中央大篇幅地刊登朱德庸的漫画《我从11楼跳下去》。

发挥媒体正能量,做我们该做的事

相对马来文和英文媒体,本地华文媒体向来比较重视社会新闻。“为了竞争报份,这些耸动的社会新闻常常是封面头条和第二版。”郭清江话说从前,报纸都会刊登自杀新闻的死法、照片、遗书。若死者是名人,引起的效应更大,跟进追踪的报道铺天盖地。“那时候没有人会提到‘必须节制’。”

时至今日,社会慢慢改变,大众对新闻媒体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新闻处理得不好或带来二度伤害,读者也会申诉斥责。郭清江说,世卫组织有一套《预防自杀:媒体专业人员资源》,许多国际媒体机构都设有报道准则,星洲日报也应该开始做该做的事。

刚入行成为记者时,他曾被派去采访一起企图事件。初出茅庐,根本不知道什么社会责任,他只是在现场不断与对方聊天,慢慢让对方打消了念头。回到报馆写稿,主管下标题“本报记者飞车救人”,并在导言强调正面内容,“这名遭受生活煞煎的厌世者在本报记者苦口婆心的劝告下,才哭丧着脸打消自杀之念。”

“你看到吗,当时只是个人小小的力量帮到他,然后媒体透过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自杀新闻,它的影响力又不同了。”这个经历对当时初出茅庐的郭清江而言相当震撼。慢慢升任主管后,往回看让他发现每个人都有影响力,更何况是媒体。

2011年,一天两起自杀案件,他主张在封面正中央大篇幅地刊登朱德庸的漫画《我从11楼跳下去》,并下标题“其实你很不错,别自杀”。2016年他成为总编辑后,也把社会新闻版改为宣扬正面资讯的“暖势力”专版。

星洲日报除了报纸,也在网络、社交媒体,多管道传递新闻。郭清江不否认,自杀新闻的处理仍有未尽之处。“这需要时间,我们一起努力。”他认为,除了新闻媒体,社媒使用者和社会大众需要一起努力影响网络平台,大家一起进步。

注*:5W1H为新闻要素,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处、Why为何,以及How如何。
相关报道:
【自杀事件应对/01】报道自杀新闻,新闻媒体应该怎么处理?
【自杀新闻应对/02】看到自杀资讯,你会怎么处理? 
【自杀事件应对/04】自杀防治,媒体与个人如何担起守护生命的责任?
延伸阅读:
自杀事件发生前后 校方能做些什么?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