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是一本空白的書,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作者。用我們的目標和行動為這本書寫上一個精彩的故事,用我們的堅持和努力為它增添深度。無論最終呈現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都將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成就。
ADVERTISEMENT
午夜時分,窗外的煙花劈啪作響,雖不至於震耳欲聾,卻彷彿宣告了地球繞著太陽完成一圈公轉的旅程,新的一年也正式啟航。
每當此刻,我們總會回首與過去的自己“碰面”,在重新定義與規劃中尋找生命的新起點。不論過去的一年充滿挑戰還是收穫滿滿,新的一年始終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給我們機會重新審視自我、調整方向,以更堅定的步伐迎接未來。
在踏上新旅程之前,天哥認為回顧和總結過去一年,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反思我們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有提升的空間,從而讓自己在未來的一年繼續保持著自我成長與進步。
唯根據天哥之前無意間閱讀過,由市研公司彙編美國斯克蘭頓大學(University of Scranton)的一份研究,發現很多人其實都會在每一年為自己制定一個新的計劃,但是卻僅僅只維持了三分鐘的熱度,並且也只有8%的人能夠真正達到自己的新年計劃。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何成功率只有8%?難道大部分人真的那麼不濟?其實天哥認為,真正的問題是很多人都想要在新的一年做個全新的自己,所以往往會設定一些難以實現的目標。
例如一個大胖子想說今年要每個星期去跑步多少次,不再吃油膩的食物,或者一個經常熬夜的人說新的一年要早睡早起,但問題是這些習慣都已經刻在骨子裡了,而改變都是日積月累的,要立馬改變幾乎不可能,這也是為何大部分的人都無法達成自己的新目標。
那麼天哥自己又如何?去年2024年的目標是否達標呢?
天哥去年設定了6個目標,包括要幫助自己的基金團隊成員達到目標、幫助自己的顧客達到目標、幫助自己達到目標,以及控制自己的貸款比例、個人投資組合和投資回報等。排除最後一環的投資回報需要視行情好壞而無法達標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還是達標的;即便沒達標的部分,都有確保其保持進步。如果要天哥給自己打分數的話,天哥會給自己80分,意指還有進步空間,但也算挺高分的。
其實嘛,總結不僅僅是列出得失,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從成功中汲取經驗,從失敗中找到教訓,才能讓我們在新的一年更好地避免重蹈覆轍。俗話說:“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航向的船,只會隨波逐流。” 設定目標是讓我們保持動力和方向感的關鍵。
那麼,應該怎麼去設定目標,才能達到更高的效益呢?
一個有效的目標,需要符合S.M.A.R.T.原則。而這個原則總共包含5個重要的元素:
具體(Specific)
目標越明確,越容易實現。例如【我要減肥】【我要發達】,這就是個不具體的目標,畢竟要減多少公斤?如何減?發達的定義是什麼?變相就是設了等於沒設,那麼最後失敗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可衡量(Measurable)
目標必須是可量化的,以上述例子,要減多少公斤,要每個星期做運動多少次,要存到或者賺到多少錢,如何存等,設定可以量化的標準,方便跟蹤進展。
可實現(Achievable)
目標需要現實的,例如我要禁食一個月減重,或者我每個月收入5千,我要每個月存5千等,都是不現實的。
相關性(Relevant)
目標要與你本身的需求有關聯性,例如我減肥是希望達到健康的體魄,我要存錢是因為我要為退休做準備等,必須跟自己有所相關,才能更有動力去完成,而不是半途而廢。
時限性(Time-bound)
給目標設定一個明確的截止日期,避免因為拖延症而導致最後不了了之。
例如,可以把【我要減肥】的目標,改成
“我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每週至少3次、每次30分鐘的鍛鍊(跑步和力量訓練)以及控制每日熱量攝入(1500-1800卡路里),減重5公斤,並提升健康狀況。”
至於【我要發達】,可以改成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医疗保险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买”,而是“我们能不能承受没有它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调整、优化自己的保单,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直接断保。
“保费这样起法,哪里顶得顺哦?”
卅岁的弟弟看到保费涨价的新闻时,忍不住发出如此感叹。虽然他不算很年轻,但也才在职场站稳脚步,每个月的收入除了应付日常开销,还要供车贷和年少无知时欠下的债务,一家四口的压力都在他身上。可如今,连医疗保险都开始吃紧。
“到底该继续缴,还是直接断保算了?” 当时候他向我抱怨到。
天哥认为,他不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最近,大马保诚(Prudential Malaysia)宣布,由于医疗索赔率上升19.6%,医疗保险保费将从下个月起调整,平均上涨4%。有市场反馈指出,部分保单的实际涨幅或较高,引发了不少年轻一代的担忧。这让许多人开始思考,医疗保险还值得买吗?还是该放弃,省下这笔钱来靠自己?万一将来越起越高,直到无法负荷才断保,年老时的医药费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医疗保险涨价,问题出在哪里?
老实说,保险公司并不是凭空决定保费的,每一次调涨背后都有数据支持。根据大马保诚的数据,每1000名投保人中,提出索赔的比例已从62人升至74 人,增加了19.6%。不仅如此,每宗索赔的平均金额也增长了3.9%,从RM 14,113提高至RM 14,664。
这说明了什么?医疗成本在增加,投保人使用保险的频率更高,保险公司自然需要调整保费,以维持财务平衡。虽然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不爽,没问题时保险公司就赚钱,有问题时就把费用转嫁顾客,这样还得了?但是,保险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和我们做生意的道路相同,来货贵了,不就贵来贵卖,没理由赔本卖的。
但这只是表面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医疗科技进步、治疗成本上升,以前可能无法治愈的疾病,如今可以治疗,但代价是更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有就是药物价格上涨,尤其进口药品,价格受汇率影响,越来越贵,医院也贵来更贵卖。不久前,一则关于是否公开药物价格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层层叠加下去,就引发了整条链的价格上扬,保费也跟着上扬,最后变成顾客买单,这也是整个医疗行业成本上升的结果。
年轻人该不该断保?
面对涨价,很多年轻人第一反应是:“要不干脆不买保险了?”
这种想法看似合理,毕竟如果1年要缴RM 3,000的保费,10年就是RM 30,000,不如直接存起来?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能保证10年内都不会生病、不会出意外吗?如果真的发生意外,RM 30,000块恐怕就是杯水车薪了,以现在的医疗费用来看,住院动手术一次至少要RM 20,000-RM 50,000,如果是癌症治疗,费用更是高达RM 200,000或以上,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10年后的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RM 30,000可能连小手术都无法完成,更别说其他大型手术或癌症治疗的费用了。
而且断保后,未来可能买不起新的保单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也会更高,所以为何保险从业员总是说,保险是越年轻买越划算的,但是中间其实也有点猫腻,因为不同类型的保单,有些提早买也未必更划算,不过篇幅有限,今天就不聊这个课题了。而有些人则会认为,反正自己现在健康,等以后需要时再买就好,只能说我们想到的,保险公司也想到了,所以他们都是以健康状况来核保的,一旦身体出现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超标),可能会被加费、受限制,甚至拒保。
所以当我弟问我该不该断保时,我跟他说,既然你已经开始了,那么“老虎螃蟹”你都别让保单断掉,因为保险就是一种“以小搏大”的玩意,就算断保让你省回几年1-2万块,分分钟你也是花掉的,但如果真的无端端出事,那就一切都完了,虽然说可以去政府医院排队,但是政府医疗资源紧张,是否能负担所有需求?就算能都好,花费在政府医院排队的时间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意味着没法正常上下班,一场大病就毁掉一切了。
所以,断保恐怕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反而应该思考如何调整才能让自己既有保障,又不过度增加财务负担。如果真的无法负担,天哥认为可以考虑调整保单数额,而不是直接断保,如果保费压力太大,可以考虑调低保障额度,降低投保成本。公司若有提供Group Insurance,可以将它作为一道防线,以降低未来保费上涨的风险。
听完这些分析后,弟弟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问道:“那如果真的缴不起呢?”,我笑了笑,说:“缴不起也得缴,没事你每年省几千块,出事你人生直接完蛋,这个风险你能承担吗?”
其实医疗保险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买”,而是“我们能不能承受没有它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调整、优化自己的保单,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直接断保。毕竟,当我们面对疾病,保险是唯一能帮助我们分担风险的工具。而人生最大的无奈,就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买不起了,这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无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