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巴都林当地方掌故的资料不多,如果上网查询这个路名,首先就和战俘营扯在一起。日据时期,日军在巴都林当设立占地50英亩的战俘营,集中关押婆罗洲各地的战俘和平民。
历史悠久的大石路(Rock Road)全程3哩,早年是从古晋市中心通往近郊的主干路。其路名掌故源自一哩半处那面巨大黝黑的金央神石(Batu Kinyang),传说神石会“长大”,而且具有神力,吸引不少信众前去膜拜,至今在神石顶部仍然可见神瓮。
ADVERTISEMENT
距离金央神石不远处是一个十字路口,其中有一条车水马龙的公路名为巴都林当路(Jalan Batu Lintang),正好把大石路一分为二,路名也许是“大石路中间岔路”的意思。1963年,政府即以巴都林当路为界,将大石路前半段更名为敦阿邦哈志奥本路(Jalan Tun Abang Haji Openg),哈志奥本是砂拉越参组马来西亚后的首任州长。
曾是日军战俘营所在地
有关巴都林当地方掌故的资料不多,如果上网查询这个路名,首先就和战俘营扯在一起。日据时期,日军在巴都林当设立占地50英亩的战俘营,集中关押婆罗洲各地的战俘和平民。战俘营分为9个区域——妇孺、旁遮普士兵、英国普通士兵、平民战俘、荷兰军官、英国军官、澳洲军官、印尼普通士兵和神职人员,各区之间用铁丝网隔开,人数估计超过3000。
联军光复砂拉越后,战俘营旧址交由巴都林当师训学院作为校园。这所师训学院成立于1947年,最初位在爪哇路(今天的比南利路),1948年7月1日搬迁到巴都林当办校至今,据说当年是马来西亚最早、规模最大的师训学校。1998年,校园中设立了二战主题博物馆和纪念碑,并保留多个战时古迹,包括一座旁遮普士兵居住过的长屋。根据文献,在作为战俘营之前,这里原本是旁遮普军队的营地,驻扎着第十五旁遮普团第二营的英属印度军队,以保护古晋免受日本攻击。
有趣的是,距离师训学院数百公尺之遥,有一座名为“极乐山”的日本墓园,历史比二战更早。19世纪,日本人已经在婆罗洲活动,除了投资种植业的日本企业代表和员工,还有许多小贩、小生意人、风月女子等,有者去世后就安葬在极乐山墓园。二战后,根据调查,许多战前在马新各地活动的日本人,其实都是日本情报系统的一分子。
老报人口述历史,拼凑昔日岁月
我们不知道巴都林当路具体出现在什么年份,个人推测在20世纪初期本区已经有不少住民,也有一些政府的设施。我在报业工作时的前上司、老报人黄优才先生,在巴都林当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岁月,从他的叙述里约略可以梳理1940年代至1958年这段时期当地的景象。
当年的巴都林当只是一条碎石小路,除了有农场和种植园,还有一大片稻田。这片绿油油的稻田在二战后建起多栋公务员组屋和平房,不过这些房舍在本世纪初也陆续清空和拆除,这片地皮目前充作商业发展,已经建起几栋现代化公寓。
靠近大石路和巴都林当路交界处,根据黄优才先生的记忆,有两排长屋隔着石子路对望,分别居住着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锡克人主要受雇于政府,担任守卫或警察。至于居住在巴都林当的印度教徒,则是19世纪后期前来为拉者的马当咖啡茶园工作。随着园丘在20世纪关闭后,部分印度劳工留下为公共工程局工作,居住在巴都林当的长屋里。
话说马当的咖啡茶园里有一座砂拉越最早的印度庙,当这批印度教徒离开园丘时,也将印度庙里一尊玛哈玛里安曼女神的神像带到巴都林当,供奉在长屋旁的一座木板小庙中,小庙的旁边则是一家华人经营的杂货店。黄优才先生还记得,早年印度庙游行的时候使用牛皮鼓,因此每隔不远会烧起一个火堆,用来为牛皮鼓祛湿。1991年5月26日,玛哈玛里安曼神像迁移到咫尺之遥处那座新建的印度庙,古晋印度人协会也设立在新庙中。这个协会成立于1946年,宗旨是推动印裔社群在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消失的印度庙、米仓、屠宰场……
木板小印度庙的原址,即今日的古晋沙迪亚赛峇峇中心。其隔邻是政府印务馆,起源可以追溯到1870年白人拉者时代,最早的印刷品是《砂拉越公报》,初期的厂房先后位在旧法庭和汉阳街,1951年才搬迁到现址,1963年后归入马来西亚国家印刷有限公司。印务馆以北的一栋楼,过去是闻名一时的婆罗洲文化局办事处,成立于1958年9月15日。根据《冷战时期的婆罗洲文化局与中文〈海豚〉杂志(1961-1977)》(黄其亮著)提及,“文化局的成立就是为了组织、编辑和出版各类型书籍与刊物”,对当代文化与出版界影响深远。
在印务馆对面,早年是政府米仓所在,随着米仓迁往朋岭地区后,原址建起青统大厦(Wisma Saberkas),一度是古晋最大的购物商场,商场上方则是办公楼。1985年8月22日,青统大厦举行隆重的落成礼,邀请时任首相马哈迪亲临主持开幕,同时展出马来西亚史上第一辆普腾赛佳国产车,轰动全城。
青统大厦的建筑师是杨民献博士(1938-2020),他不只是扬名国内外的建筑师兼估价师,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在古晋,除了青统大厦,著名的敦阿邦哈志奥本路的圣若瑟天主教堂、新邦令金的伊斯干达政府大厦等,都是杨民献博士的项目。他出生于马来亚,在古晋接受中英文教育,曾经在砂拉越工程局服务,而后前往新加坡留学,先后考取美国、英国等大学的建筑工程相关学位。
在青统大厦旁边,白人拉者曾经在1912年设立了一座屠宰场,负责宰杀生猪和牛羊,由于邻近金央神石,因此坊间流传拉者此举有意破坏神石的能量。屠宰场在1950年代迁往他处,这块地皮如今已经是店屋区。
那天跟着黄优才先生在巴都林当各处巡游,在车里听他娓娓道来,哪里是他儿时戏水的小河,哪里有一座大池塘,哪里长着一棵什么果树,清明节的时候协助清理广惠肇公会义山的野草可以赚取两毛钱等等,我知道巴都林当的故事是难以在一篇文章里写完的。透过他的叙述穿越时空,想像的画面和今日实体画面一对比,我安静的在车厢里解读一幕活生生的沧海桑田。
延伸阅读: 蔡羽/消失中的墓柱文化 蔡羽/英雄纪念碑工程与迁坟始末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蔡羽/宏愿路上消失的记忆风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