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认为,通过提供特别税务激励措施,包括先锋地位(PS)和投资税务津贴(ITA),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将更加吸引投资者和企业落户发展。
中总对马新正式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议表示欢迎,认为该协议将为促进贸易与投资提供明确框架,同时简化行政程序,深化区域连接。
ADVERTISEMENT
中总会长拿督吴逸平今日发文告指出,这项协议的签署不仅标志着马新两国在推动贸易增长和战略合作方面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未来开辟了新的商业与投资机会。
他表示,两国领导及其团队在备忘录及协议签署过程中展现了积极且建设性的合作精神,最终达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成果。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长期以来保持紧密的双边贸易与经济联系。在2024年前11个月,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前三季度各经济领域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国。
中总期待柔新经济特区蓝图的出台,以推动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密切合作,携手积极打造两国及区域间的经济特区。柔佛投资促进中心(IMFC-J)作为单一窗口,应借助数字平台,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从初步咨询到项目落地一路畅通的全方位服务,加速特区发展进程。毕竟时间就是关键!
特区蓝图应包含关键内容
吴逸平强调,两国在特区规划、监测、协调与沟通方面的高效合作至关重要,关系到特区的绩效与两国的信任。获圈定的项目计划(首5年内完成50个项目、首10年内实现100个项目)必须能在明确的时程与可取的资源内落实。特区蓝图应包含以下关键内容:
a) 清晰透明的监管框架:确保政策一致性与明确性,维护投资者信心;
b) 明确的管理责任:由专责机构全面负责特区管理与营运中的问题解决;
c) 资金需求评估:针对特区内外基础设施开发、潜在投资者及配套产业进行评估,符合优先行业方向;
d) 营造亲商环境:保持支持企业发展的监管制度,简化行政程序;
e) 促进包容性增长:确保特区收益惠及不同地区与行业,加强特区企业与本地中小企业间的联系,创造更多本地供应商与服务提供商的机会
f) 基础设施与资源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与市场准入;
g) 资源发展:通过技能与职业培训以及能力建设项目,满足工业部门的人才需求。
中总相信,柔新经济特区的有效实施将进一步深化马新经济合作,推动多元领域的重大投资机会,加强区域经济连接力。
吁中小企积极参与
吴逸平呼吁国内中小企业积极探索特区内的各种机会,寻求适合的合作伙伴进行投资。他同时强调,政府必须确保本地产业能通过外资引进实现技术转移、专业知识共享,并为本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20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恭贺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卢成全获委为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并深信在其领导下,马中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深化,迈向新的里程碑。
中总今日在文告中说,中总坚信,他的这项任命不仅将进一步促进马中经贸合作,也将为马来西亚各族群企业家创造更广阔的商业机遇。中总将作为卢成全的坚实后盾,全力支持并配合其工作,携手推动两国工商界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创更繁荣的未来。
文告说,卢成全肩负重任,自2023年获委为国会上议员以来,始终尽心尽责,积极在国会上议院为工商界,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声,广泛收集业界对各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更具竞争力的经济环境。
文告说,同时,他亦致力于协助商界解决难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部长及官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文告指出,卢成全于2024年成功率领中总举办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吸引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168个组织的4000余名海内外代表参会,其中超过半数为中国企业家,为马中企业搭建了更紧密的合作桥梁。
卢成全多次率团赴中交流
文告说,担任中总总会长期间,卢成全更是不遗余力推动马中经贸发展。他多次率团赴中国交流,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钦州、江苏等多个省市,并拜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侨商联合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机构,进一步深化两国工商界的友好合作关系。
文告说,2023年,他更积极配合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访华,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协办千人规模的 “马来西亚-中国商务高峰论坛”,号召逾300名大马企业家赴京参与。此外,在他的领导下,中总成功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马期间举办 “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午宴” ,并与其他华团联办 “华人华侨欢迎午宴” ,欢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访马。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