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设计师黄凯毅,在疫情期间迷上麻将游戏。如此趣味的桌上游戏,他为此深深着迷。于是,他将麻将图案更改成更符合马来西亚的样子,希望我国各大族群,都能体验打麻将的乐趣……
ADVERTISEMENT
马将馆(Myjong Mahjong),一个融入本地特色的麻将品牌。
创办人黄凯毅在英国完成建筑学系后返马,在思索未来的路怎么走时,面试上了本地艺术家康怡(Red Hong Yi)的工作室。除了日常工作外,康怡要求下属思考属于自己的“热情项目”。
于是,他左思右想,想起了疫情被迫隔离的那段日子,姐姐教的麻将游戏。开始有了眉目后,他着手收集关于麻将的资料,尝试寻找刻在上头的图案意涵。
为什么麻将只有华人玩?
“为什么麻将长这个样子?东南西北为什么是东南西北?筒子为什么是筒子?”在网络搜索的过程中,他思考是否能将这些图案换一换,换成更贴近马来西亚的特色。
“我也想了一下,小时候我都有在玩其他种族的游戏像Congkak和Wau,为什么麻将只有华人玩?”
于是,他从麻将图案下手,如筒子换作我国的食物:沙爹、咖哩角和娘惹糕。希望借此吸引其他族群的注意,麻将也能有华人以外的玩家。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成功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同时也顺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建立起品牌“马将馆”(Myjong Mahjong)。
多元民族特色造型吸引他族
除了马来西亚特色美食,拿起一张张麻将牌,亦能看见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设计。他形容这些麻将像是“复活节彩蛋”,慢慢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我把本来的梅兰竹菊改成本土花式,你看这是伊班族的盾牌图腾。”除了三大民族,他也加入少数族群的图腾,“我用翅膀取代中文的‘飞’,让看不懂华文的人也懂得怎样玩。”
他在试着打破语言界限的同时,也努力保留中文元素,希望人们能有趣的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比如东南西北的字,我还是保留。同时放着拼音,让人们还是能念出读音。”
说起来轻巧,但过程中也经历不少难处,尤其是一张张麻将牌在经由机器切割后,靠的全是人手打磨。
手工打磨的麻将
展间摆放3个不同材质的麻将套件。
回忆最初麻将的原型,使用的是plywood(三夹板),优点是轻盈小巧,但缺点是无法发出清脆的碰击声。
“一开始我只是想展示启发人们思考,但之后陆续有人要求购买。”于是,他开始思考要用怎样的材质,又得和马来西亚有关联,“我一想到就是Chengal(橡果木)了,它是马来西亚最顶级的木,而且质地很硬。”
也是在这时,他邀请中学好友黄伟良加入团队。前者负责设计、企划,后者负责制作。
放弃三夹板,选择Chengal木,让制作麻将的过程更加复杂。虽然一副三人麻将有84张牌,但他必须准备120张,因为在切割、镭射时难免会因失败而报销,无疑增加成本开销。
加上,一套麻将里头的牌必须色泽一致,不能时浅时暗,因此从选木开始就必须下足功夫,“就算是同一个Chengal木,不同木头有自己的性格,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花纹。”
“如果一棵树有黑斑,就要确保其余的都要有黑斑。”黄伟良对此补充,而每一组设计都会有10套,“像是Chengal木的三人麻将,我们做了10套,之后就会开始下个设计。”
这一次两人往水泥材质挑战,制作Rummy麻将。
“做这个麻将要经历两个过程,要先把木制的模板做出来,再做石灰泥倒进去。”没想到水泥材质,相较木头更不稳定,“做了出来可能它有泡泡在里面,形成一个小凹槽,一些符号无法复刻、颜色也会跑掉。”
惟在反复试错后,还是成功制成水泥版的Rummy麻将,在茑屋书店展出亦得到好评。
原本只是一个工作需求而生的企划,最终成为一个品牌。黄凯毅带着自身设计的麻将,开设更多的展览,让更多族群能够接触。他也会在展览现场摆设麻将桌,让到访者不只是欣赏,也能当场感受游戏的乐趣。
“在一次展览我还遇到会玩麻将的马来人,我蛮惊讶的。”看着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一起在三角形的桌子打三人麻将,仿佛达到了他最初的目的。
“麻将那么好玩,为什么只有华人在玩?”
点击链接观赏视频:
相关文章: 走进八零剃头铺 邂逅老Barber理发院 不仅爱喝,并且爱上收藏白酒 满满牛油果围绕的Avosome Day 来场与中国数千年璀璨玉文明的约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