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马哈迪近日又有搞作;他在社交平台上批评大马以每1000加仑3仙的价格向新加坡出售生水,指责这一价格导致我国每年为新加坡提供超过33亿令吉的“生水津贴”。他同时强调与其关注新加坡脱离大马的历史问题,还不如将焦点放在解决当前的生水价格议题上。然而,从他两度任相期间,都没有主动修改1962年签署的第二份水供协定,却选择在今天才来提出批评,可以窥出他的讲话目的,更多的是在制造话题,刷存在感。
大家都知道马哈迪曾在1981年至2003年,以及2018年至2020年两度任相,执政总时长达24年。这样漫长的执政时间,他完全有足够的机会重新审视1962年的水供协定,并推动协定修订。但他显然选择“视而不见”,始终没有处理这个问题。
马哈迪在第一次任相期间,马新关系其实并不算融洽。一些诸如双边桥计划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的问题,始终争议不休。但水供问题却从来不是核心议题。即使在他第二次任相时,虽然曾公开提及水供协定不公平,但依然未见任何实质性突破。因此若说马哈迪深知协定对我国不利,为何不在在任期间给予处理?
如今马哈迪提出“更应关注生水售价问题”的说法,试图将这一议题提升为国家的“优先事项”。然而,我们都知道马新两国关系不仅限于生水交易,其他更重要的议题如贸易、投资、区域安全合作以及跨境交通等,都需要双方保持良好关系,才宜于处理解决的。马哈迪挑出单一问题穷追猛打,其用意司马昭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962年的协定,这份协议将在2061年才会到期。虽然双方理论上可以在协定到期前重新谈判,但鉴于协定具备法律约束力,大马若要单方面修改协定,对双边关系只会是弊大于利,甚至是得不偿失。因此,生水价格问题绝非有如马哈迪现在所讲的那样简单。
马哈迪在生水价格问题上的批评,虽然表面上看似为国家争取利益,但其动机和时机却仍然让人有所质疑的。毕竟作为曾经掌权多年的领导人,他本有机会亲自解决这一问题,但却选择了将责任留给后人。
任何一位政治家都应该深知,历史的责任不能以批评他人来推卸。特别是对于马新关系中所存在的长期问题,需要更多的理性对话,而不是口头上的指指点点。因此,马哈迪如果诚心希望推动解决生水问题,或许,他应该先对自己的历史遗留问题作出解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