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陈丽盈穿着卡峇雅,纱笼有点窄,乔了几个姿势才安稳地蹲坐在矮凳上。她帮妈妈陈金珠把自家调配的咖哩粉装进玻璃樽里。舀一勺咖哩粉放进漏斗,用筷子(sumpit)戳一戳,再舂一舂瓶樽,扎扎实实装满一整瓶。
剪一方红纸套在盖上,母女俩联手包装,用薯粉浆糊黏起来。再加上一罐亲手腌制的酿辣椒阿渣(acar cili sumbat),这样过年送礼,不只礼不轻,情谊还很重啊!
ADVERTISEMENT
约访娘惹私厨陈金珠(Jennifer Tan)谈娘惹年菜,她赶紧回复,虽然从小在“百万富翁街”荷兰街(现已改名敦陈祯禄街)长大,却不是富裕家庭。“那些名菜,Ayam buah keluak(黑果焖鸡)、Bakwan kepiting(娘惹蟹肉丸汤),我小时候没有吃那些。”
又问能否配合新年专题穿卡峇雅?下厨当然没在穿卡峇雅的,陈金珠的妈妈李亚桃(Lily Lee)甚至已经把卡峇雅送给国外亲戚留念了。21世纪,娘惹真的没在寻常日穿卡峇雅了。
即便已经搬离荷兰街祖屋(rumah abu),陈家把许多古董家具搬进住宅区排屋里。祖先的照片高挂墙上,神台、神桌摆在客厅占了大半空间;祖先牌位供在饭厅,后厨供奉灶君(Datuk Dapur)。峇峇娘惹慎终追远的精神,依旧体现在这间现代排屋里。
还有持续实践的峇峇娘惹精神,当然是一年一度的团圆饭。一家约30人全都聚集在一起,陈金珠掌厨,至少要准备7到8样菜。一早准备根本来不及,每道菜有不同香料搭配,几天前就得开始舂舂舂。“去年简单点,我把食物做好摆在dulang(巨盘),一桌两盘。”
捞生不是峇峇娘惹的传统,她仍准备一盘鱼生,让家人都捞个好预兆。陈金珠坦言,每年准备的团圆饭不单只有娘惹菜,近年融入了华族、马来料理。祭祖的菜肴,少不了传统娘惹菜如Pongteh(豆酱焖鸡或猪肉)、Nyonya Chap Chye(娘惹杂菜)、Udang Masak Lemak Nanas(黄梨椰香虾)等。
“以前我做的时候更简单,吃火锅。”妈妈李亚桃说。“其实我以前也不会这些的,嫁进来后,我就看家婆怎么拜、怎么煮、怎么摆放那些菜肴。”
她模仿已故家婆说:“看清楚啊,以后我不在了,你就要负责这些。”一家掌厨的责任就传承到她身上。“她(家婆)是不能马虎的,拜天公的饭一定要插上仙丹花,以前要特地去外面找。”
豆油肉,团圆饭必吃的年菜
李亚桃原是小贩,与丈夫陈有财(Donald Tan)生前在荷兰街祖屋门口摆摊卖经济粉早餐。陈金珠继承自父母的是那些街边美食如椰浆饭、米暹、叻沙等。后来,她以父母的名义“Donald and Lily”卖叻沙、香料包等。
至于娘惹菜,有好几道是陈金珠后来自学的。不过每逢过年,李亚桃一定会准备的家传年菜是“豆油肉”(Tau Yu Bak)。三层肉、香菇、蒜头、肉桂、八角、丁香,加入香菇水、五香粉、胡椒粉、酱青和最重要的黑酱油一起卤。到此,看起来与一般华人的卤肉无异。
“我们峇峇娘惹吃豆油肉会沾参巴峇拉煎(sambal belacan)或者酸辣椒(cili cuka)。”陈金珠说,好些亲戚已经离开马六甲到外发展,每年回家吃团圆饭,最期待的就是妈妈的豆油肉,所以是他们家的家传年菜。
【豆油肉】
酿辣椒阿渣+咖哩粉──手作新年礼物,礼重意也重
李亚桃、陈金珠母女俩还会精心准备新年好礼,酿辣椒阿渣和咖哩粉。看着女儿陈丽盈蹲坐在矮凳上装咖哩粉,陈金珠说,“以前我们就是这样,新年的时候就做童工。”
先说咖哩粉。李亚桃说,很多峇峇娘惹家庭都会送自家调配的咖哩粉,既有心意又非常实用。心意在于,咖哩粉的配方共有8到9样材料,亲自洗净晾晒后再拿去印度店请店家研磨。所以,小时候的陈金珠过年前忙着装瓶这些咖哩粉,现在轮到她的女儿陈丽盈接棒。
【自制咖哩粉】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酿辣椒阿渣也是一道家传料理,食材有青木瓜、辣椒、黄瓜、萝卜、包菜、洋葱、大蒜、南姜和白芝麻。首先,青木瓜去皮刨丝。陈金珠记得祖母还在世时,妈妈负责刨丝青木瓜,拿去三楼曝晒。一下雨,她就要冲上祖屋3楼“拯救”木瓜丝。
黄瓜、萝卜切条洗过盐水沥干,盖上砧板再摆石臼挤压出水。青木瓜丝、黄瓜和萝卜条都需晒干2至3天,腌渍时才会脆口。
腌料则有小红葱头、南姜、干辣椒、香茅、峇拉煎、黄姜、蒜头和石栗。把所有材料摆进石臼里舂碎炒香,放凉后才能加入蔬菜和一点醋和糖,增加酸甜滋味。另外,拿一点腌料拌入木瓜丝,再塞进辣椒里,和其他蔬菜一起腌。
每年过年,李亚桃和陈金珠四处搜集玻璃罐,为的就是把亲手做的酿辣椒阿渣装瓶,送给亲朋好友。
家里还有一把家传剪刀,一剪就剪出锯齿状,专剪红纸。当李亚桃忙着装罐,陈丽盈在一旁剪纸。先剪出一个四方形,对折几遍剪出圆边,再用小剪刀雕花,摊开来用薯粉浆糊贴在瓶盖上即可。
【酿辣椒阿渣】
祖孙三代:我们是娘惹,我们很不一样
与娘惹祖孙三代畅聊,陈丽盈会说简单华语,陈金珠则以英语为主;李亚桃从小说峇峇马来语、广东话,也会说英语、福建话。从前去巴刹买菜,不会说华语的她被卖菜老板嫌弃,她理直气壮“我是娘惹,有什么问题?”
李亚桃一直过着娘惹生活,尤其嫁入陈家后与丈夫留守马六甲祖屋里,所有祭祀、烹饪的重任都传到她手中。身为小贩日夜忙碌,年关近时大扫除和团圆饭仍然由她操办。
“以前很bodoh(傻),新年前两天才开始大扫除,洗完地后金珠负责在地上画线。”原来,祖屋地板是红色混凝土地,划上白色格线较好看。每年大扫除洗地后,陈金珠负责重新漆上格线。“所以我们家只要闻到油漆味,就知道要过年了。”
陈金珠小时候并不怎么在意娘惹的身分,她有一群从小一起长大的娘惹朋友,大家一句华语都不会说。上了中学,开始结识更多华裔朋友,她才明显感觉到差异,意识到自己的娘惹身分。
“越长越大,才越珍惜自己(身为峇峇娘惹)的价值。”她开始研究、传承娘惹美食。她有点遗憾,家里摆设那么多老照片,却搞不清楚祖先的过去。父亲在世时很严肃,所以她不常请教父亲,如今姑姑年纪也大了,很细节难问清楚。
大学刚毕业的陈丽盈,更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不同。2007年本地纪录片《扎根》记录了峇峇娘惹陈家如何过年,当时陈丽盈只有两三岁。从小外婆、妈妈教她过年时要soja(峇峇娘惹敬茶拜年) ,和其他华裔同学拿柑拜年不同。
“语言也不一样,我的外婆虽然是福建人,但她在家都说峇峇马来语。”班上的华裔同学则不怎么说马来语,相较之下,她的华语不是很好。“还有我们的祭拜方式也很不一样……”
问生活在21世纪的小娘惹,峇峇娘惹的祭拜的方式会很麻烦吗?妈妈陈金珠一听就笑着插话:“我不觉得啰,都不是她在准备。”
身为女儿,只好苦笑一番。陈丽盈有点腼腆地说,“我爸爸也常教我和阿嬷学煮菜,可是我们这一代要上学,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这些。”陈金珠其实是理解的,她的家婆也是非常传统的娘惹,香料一定要用石臼舂,不能用搅拌机搅碎。
“我会尝试学啦,只不知道有没有时间。”陈丽盈不是没兴趣,不然就不会乖乖特地换上卡峇雅和纱笼蹲坐在矮凳上,帮妈妈把咖哩粉装瓶。即将步入社会展开打工人生的小娘惹说,会尽量找时间向妈妈学习厨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