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陈丽盈穿着卡峇雅,纱笼有点窄,乔了几个姿势才安稳地蹲坐在矮凳上。她帮妈妈陈金珠把自家调配的咖哩粉装进玻璃樽里。舀一勺咖哩粉放进漏斗,用筷子(sumpit)戳一戳,再舂一舂瓶樽,扎扎实实装满一整瓶。
剪一方红纸套在盖上,母女俩联手包装,用薯粉浆糊黏起来。再加上一罐亲手腌制的酿辣椒阿渣(acar cili sumbat),这样过年送礼,不只礼不轻,情谊还很重啊!
ADVERTISEMENT

约访娘惹私厨陈金珠(Jennifer Tan)谈娘惹年菜,她赶紧回复,虽然从小在“百万富翁街”荷兰街(现已改名敦陈祯禄街)长大,却不是富裕家庭。“那些名菜,Ayam buah keluak(黑果焖鸡)、Bakwan kepiting(娘惹蟹肉丸汤),我小时候没有吃那些。”
又问能否配合新年专题穿卡峇雅?下厨当然没在穿卡峇雅的,陈金珠的妈妈李亚桃(Lily Lee)甚至已经把卡峇雅送给国外亲戚留念了。21世纪,娘惹真的没在寻常日穿卡峇雅了。
即便已经搬离荷兰街祖屋(rumah abu),陈家把许多古董家具搬进住宅区排屋里。祖先的照片高挂墙上,神台、神桌摆在客厅占了大半空间;祖先牌位供在饭厅,后厨供奉灶君(Datuk Dapur)。峇峇娘惹慎终追远的精神,依旧体现在这间现代排屋里。
还有持续实践的峇峇娘惹精神,当然是一年一度的团圆饭。一家约30人全都聚集在一起,陈金珠掌厨,至少要准备7到8样菜。一早准备根本来不及,每道菜有不同香料搭配,几天前就得开始舂舂舂。“去年简单点,我把食物做好摆在dulang(巨盘),一桌两盘。”
捞生不是峇峇娘惹的传统,她仍准备一盘鱼生,让家人都捞个好预兆。陈金珠坦言,每年准备的团圆饭不单有娘惹菜,近年融入了华族、马来料理。祭祖的菜肴,少不了传统娘惹菜如Pongteh(豆酱焖鸡或猪肉)、Nyonya Chap Chye(娘惹杂菜)、Udang Masak Lemak Nanas(黄梨椰香虾)等。
“以前我做的时候更简单,吃火锅。”妈妈李亚桃说。“其实我以前也不会这些的,嫁进来后,我就看家婆怎么拜、怎么煮、怎么摆放那些菜肴。”
她模仿已故家婆说:“看清楚啊,以后我不在了,你就要负责这些。”一家掌厨的责任就传承到她身上。“她(家婆)是不能马虎的,拜天公的饭一定要插上仙丹花,以前要特地去外面找。”


豆油肉,团圆饭必吃的年菜
李亚桃原是小贩,与丈夫陈有财(Donald Tan)生前在荷兰街祖屋门口摆摊卖经济粉早餐。陈金珠继承自父母的是那些街边美食如椰浆饭、米暹、叻沙等。后来,她以父母的名义“Donald and Lily”卖叻沙、香料包等。
至于娘惹菜,有好几道是陈金珠后来自学的。不过每逢过年,李亚桃一定会准备的家传年菜是“豆油肉”(Tau Yu Bak)。三层肉、香菇、蒜头、肉桂、八角、丁香,加入香菇水、五香粉、胡椒粉、酱青和最重要的黑酱油一起卤。到此,看起来与一般华人的卤肉无异。
“我们峇峇娘惹吃豆油肉会沾参巴峇拉煎(sambal belacan)或者酸辣椒(cili cuka)。”陈金珠说,好些亲戚已经离开马六甲到外发展,每年回家吃团圆饭,最期待的就是妈妈的豆油肉,所以是他们家的家传年菜。
【豆油肉】



酿辣椒阿渣+咖哩粉──手作新年礼物,礼重意也重
李亚桃、陈金珠母女俩还会精心准备新年好礼,酿辣椒阿渣和咖哩粉。看着女儿陈丽盈蹲坐在矮凳上装咖哩粉,陈金珠说,“以前我们就是这样,新年的时候就做童工。”
先说咖哩粉。李亚桃说,很多峇峇娘惹家庭都会送自家调配的咖哩粉,既有心意又非常实用。心意在于,咖哩粉的配方共有8到9样材料,亲自洗净晾晒后再拿去印度店请店家研磨。所以,小时候的陈金珠过年前忙着装瓶这些咖哩粉,现在轮到她的女儿陈丽盈接棒。
【自制咖哩粉】


酿辣椒阿渣也是一道家传料理,食材有青木瓜、辣椒、黄瓜、萝卜、包菜、洋葱、大蒜、南姜和白芝麻。首先,青木瓜去皮刨丝。陈金珠记得祖母还在世时,妈妈负责刨丝青木瓜,拿去三楼曝晒。一下雨,她就要冲上祖屋3楼“拯救”木瓜丝。
黄瓜、萝卜切条洗过盐水沥干,盖上砧板再摆石臼挤压出水。青木瓜丝、黄瓜和萝卜条都需晒干2至3天,腌渍时才会脆口。
腌料则有小红葱头、南姜、干辣椒、香茅、峇拉煎、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16日讯)网传一名男子为庆祝开斋节而在更衣室试穿卡峇雅和摩登款式的马来套装,引起一名化妆师的批评,并担心社会逐渐将男性穿着女性服饰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
社媒X早前流传的一则贴文显示,一名男子在更衣室内试穿卡峇雅(Kebaya)及摩登款式的马来传统服装(Baju Kurung Modern),引发网民热议。
据了解,该名男子所试穿的服饰,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开斋节庆典。
@aaddanish Stop normalize this thing 👊🏻
对此,化妆师尼希透过TikTok账号@aaddanish发布视频表示,他对男性穿着女性服装的风气日益盛行感到担忧,并指出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已愈发普遍,令人关注。
“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也能穿卡峇雅?而且还是在开斋节期间?男生的传统节日服装是马来装才对。男人穿卡峇雅真的不合适。”
他进一步表示:“以前大家过节都穿马来传统裙装(cekak musang)或直落布兰雅(Teluk Belanga)款式的马来装,现在的男人却突然开始穿卡峇雅,真的不太对劲。
“有些人说是为了时尚,但时尚也要看场合,这又不是时装秀,而是开斋节。”
尼希也指出,虽然马来传统男装设计较为简单,没有女性服装那样多样的图案与款式,但却展现出一种经典之美。
“传统服饰要被现代化改造,其实并不适合。就像老人家常说的:‘宁丧失儿子,也不要败坏习俗’。”
他也在影片结尾呼吁大众,应停止鼓吹这种风气,并希望社会不要将男性穿着女性服饰视为正常现象。
不少网民纷纷认同尼希的观点,认为男性在开斋节期间穿着女性传统服装确实不妥。
“一直以来终于有男性愿意站出来,提醒其他男性有关节日服装的分寸了。”
也有女性网民指出,男性不应以“没有选择”作为借口来穿女性服装。
“又不是没衣服穿。马来服、长袍(jubah)、古尔达(kurta)都不只有一种款式。马来装的款式其实也很多,没必要说没选择就跑去穿卡峇雅。”
Nak tanya orang perempuan, korang okey ke bila lelaki/pondan try baju perempuan dengan berpeluh kepam pastu korang pulak kena try dan beli pic.twitter.com/x59OysM3Dx
— MALAYSIA PROBLEM (@Malaysia_Problm) April 11, 2025








ADVERTISEMENT